麻黄汤临床运用及类证
刘杰(刘丹)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执业医师,经方杰出传承人,现任遵义经方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药促进会经方分会常务理事,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术传承人,禅门医学龟山派传承人。刘丹中医经方门诊负责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正宗传人,遵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遵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义经方学派副主任委员。
麻黄三两(9g),桂枝二两(6g),炙甘草一两(3g),杏仁七十个(12g)。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伤寒证(风寒表实证):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或咳嗽,或气喘,或呕逆,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或兼紧。
麻黄汤=甘草汤+桂枝甘草汤+甘草麻黄汤+杏子汤所组成。
麻黄汤+白术=麻黄加术汤(卫闭营郁夹寒湿)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
麻黄汤去桂枝+薏仁=麻杏薏甘汤(卫闭营郁夹湿热)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名风湿。
麻黄汤去杏仁+干姜、细辛、芍药、五味子、半夏=小青龙汤而成(溢饮夹寒证水肿)。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小青龙汤亦主之。
麻黄汤+生姜、大枣、石膏=大青龙汤(溢饮夹热证水肿)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
麻黄汤去桂枝+生姜、文蛤、石膏、大枣=文蛤汤(胃热阳郁贪饮)。
吐后,渴欲饮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
麻黄汤去桂枝+连轺、赤小豆、大枣、桑白皮、生姜=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汤去杏仁+升麻、当归、知母、黄芩、葳蕤、芍药、天冬、茯苓、石膏、白术、干姜=麻黄升麻汤(寒热夹杂下利)
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1.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2.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3.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36)
4.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
5.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眼,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46)
6.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1)
7.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52)
8.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55)
9.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232)
10.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麻黄汤主之。(235)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岁旦、大年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