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蛮到文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地缘碰撞?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当你面前摊开一幅中国区划图时,你有没有发现甘肃与陕西接壤的北半部分显得十分另类?甘肃东北部仅以极其狭窄的一段与其余部分相连,反倒是向西凹陷的陕西与之合并起来更像一个完整板块。当然,我们今天不是为了讨论中国省份的划分渊源,提醒大家注意这个地方只是为接下来出场的“陇右”做好铺垫。甘肃东北部那片与其余部分格格不入的地方古称“陇东”,与秦人的发祥地“陇右”仅有一山之隔。介于两者之间的山脉称为“陇山”,如果你对陇山的位置不熟悉的话,那么甘肃地图上最为狭窄的那段便是。两千多年前,秦人正是从陇右出发占据关中,继而统一天下,开辟出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那么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地缘大碰撞中,各板块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周人、秦人、晋人、犬戎和申戎又分别面临着哪些战略选择呢?
“陇右”得名于陇山,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这片地区恰好位于陇山以西。陇山东侧是“陇东高原”和“渭河平原”,前者被古老的游牧民族犬戎占据,后者则是周人的大本营。当然,在今天的地图上已经找不到“陇山”的字样,因为它有一个新名字:六盘山。毛主席翻越六盘山时曾惊叹于山脉的险峻,行人必须盘山六次方能通过,由此可见在交通落后的古代,陇山绝对是陇右与关中的天然屏障。现在我们把地图放大,以关中平原为中心环视四周,看看定都镐京(今西安市长安区)的周人面临着什么样的地缘格局:南方背靠秦岭,西面隔陇山是秦人占据的陇右,东面跨黄河是晋人盘踞的河东,北面以子午岭为界分别是西北的陇东高原和东北的陕北高原。显然,除了南方的秦岭外,周人要同时与剩下四个地缘板块打交道,而文明的碰撞与秦人的崛起正是由此开始。
首先,我们将目光锁定于陇右,祖居于此地秦人起初以善于养马而受到周天子的赏识,这项技术在今天看来可能不值一提,但在马匹逐渐影响战争结局的年代,牧马人的作用丝毫不亚于今天的火箭专家。然而尽管受天子青睐,但低下的身份并不能使秦人获得与其他诸侯同等的地位,在周朝的封国体系里,“秦”的级别是“附庸”。正式的诸侯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而“附庸”不在此行列当中,其地位大致相当于诸侯的卫星国。从陇右与镐京的位置关系来看,前者显然太靠西了,而且中间又有陇山相隔,王室一旦有难,秦人势必救驾来迟。因此为了便于秦人效命,同时也便于更快捷地得到优良马匹,周王特意在陇山以东为秦人划出了一片草场。这是秦部落第一次翻越陇山,来到梦寐以求的关中平原。
周王为秦人选定的牧马之地位于“妍渭之交”,也就是妍水与渭水之间形成的三角洲。自分封天下开始,周人就尽量把宗族近支安排在王畿附近以充当藩篱,毕竟在周人眼中血浓于水,把宗庙的安全托付于外人是靠不住的。因此你会看到镐京以西是虢国,镐京以东是郑国,两者距离王畿均不过百公里出头。讲到这里,便有必要提及周朝的“烽火”勤王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外敌一旦来犯,天子可通过点燃烽火来通知各诸侯前来救驾。这个原理并不难懂,可问题是周人的封国遍及四海,比如燕国、鲁国即使率兵赶到,少说也要数月时间,届时恐怕镐京早就变成一片废墟了。因此合理的解释是这种机制只针对关中范围内的诸侯,而齐国、燕国这类封国则不承担此项义务。从位置来看,秦人所在的“妍渭之交”比虢国更加靠西,但令周人没有料到的是秦人在对周王的忠诚度上丝毫不比那些王族近支逊色。
通过收服秦人,西面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东面的河东则是自己下属的封国——晋,因此也大可不必担心。至此,周人唯一需要警惕的便是正面的陇东高原和陕北高原,与所有平原地区面临的威胁一样,栖息在这两处的也是来去如风的游牧民族。如果单纯从海拔上说,实在没有必要把这两处紧贴在一起的高原区别对待,最终造成两者分道扬镳的恰恰是渭水的两个支流——泾水和洛水。作为黄河的支流,渭水滋润着整个关中平原,而为其补充水分的正是从陇东高原与陕北高原流下的泾水和洛水。这两条河流以子午岭为界各自形成独立水系的同时,陇东高原与陕北高原的区分也由此开始。西周时盘踞在这里的分别是两支戎族,周人根据其对自身威胁程度的高低而贯之以不同的前缀:犬戎和申戎。
相较而言,陇东高原的威胁最大,周人对这路敌人毫不犹豫地贯之以侮辱性的“犬”字;而陕北高原那支则通过成功的外交运作将危险降到了最低,因而周人只是呼之为“申”。具体来说,就是周王把确立王后的权力让渡给了申戎,以此换取双方的和平甚至联盟。如果不出意外,局面可能一直这样维持下去,但到了幽王时期,局势的平衡最终被打破了。史书记载,周幽王因宠幸褒姒而废申后,最终引得申周两家反目,以至于申戎与犬戎联合对镐京发起了进攻。不过我对这种“红颜祸水”论历来是不大相信的,作为一个传统制度的延续者,周王不可能不知道废黜申后意味着什么。那么能够促使其下决心与申戎反目的深层次原因必然不会是褒姒,而是对自身实力的高估。联想到从西周建立到幽王继位,周朝的王位已经稳稳传至第12代,这一点就更不难解释。
对周初的先人们来说,放下身段与申戎联合不过是权宜之计,而随着姬姓诸侯在各地站稳脚跟,周天子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可以撇开申戎而独自抵挡异族的入侵。在这种情况下,周王选择了与传统盟友的决裂,结果便导致了后来的西周覆灭、平王东迁。当勤王的诸侯赶到时,镐京早已变成一片瓦砾,整个关中都笼罩在戎族的肃杀氛围当中,显然渭河平原不能再呆了。此时从“妍渭之交”抵达镐京的秦人也加入到了护主的行列中,为表彰其护送平王东迁的功劳,王室特意下旨将其从“附庸”升格为“伯”。从等级上说,这应该是个不错的爵位,但更重要的是秦人获得了在渭河平原上的封地。在此之前,法律意义上的“秦地”仍旧在陇右,而“妍渭之交”尽管交予秦人养马,却从未被正式赐封。当然就当时来看,周人的许诺更像是一种空头支票,因为整个渭河平原都为戎族势力所覆盖,想要就自己去打。不过对秦人来说,这种空头支票未见得有什么不好,反正关中从来也不是自己的,现在好歹还获得了官方的授权。
往后的几百年,秦人果然不孚众望,在同戎族的战争中秦国的几代先王战死疆场,但秦人最终打下了整个渭河平原。此时的秦国已不再是陇右那个养马的弱小部落,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西方大国,相反周王室却在中原的强敌环伺下逐渐没落。然而尽管如此,各方仍旧不能忽视王室的存在,毕竟“尊王”的大旗指不定哪天就会忽然被某个诸侯扛起来利用一番。这一点具体表现在秦国都城的选址上,平心而论,被后世称为“八水绕长安”的镐京绝对是定都关中的理想之所,其背靠秦岭、直面渭水,东部还有南北向的骊山环护,从任何一个角度而言都堪称完美,但秦人却不敢承担占据周王旧都的政治风险,因而将都城建在了渭水北岸的咸阳。时光荏苒,转眼进入到战国时代,秦统一天下的步伐已不可阻挡,此时周王室的最后一丝尊严也被打翻在地,始皇帝毫不客气地把自己的陵寝选择在骊山脚下。
联想起当初陇右那个养马的部落,谁又能想到它的后人最终开辟了一个如此前无古人的辉煌时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