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年记忆:祭灶官·祭灶糖

灶爷画

祭灶糖

祭灶官·祭灶糖

腊月二十三,王村人不叫“过小年”,叫“祭灶”。

一过了腊八,王村的大街小巷里突然就出现几个骑着老式洋车的老男人。“几个”的数量不等,有时候一个,有时候两个,出现三个的时候很少。

他们不会同时出现,一般会像接力赛一样,一个走了,又一个来了。又一个走了,又又一个来了。他们的长相都很模糊,被岁月风干的黝黑脸庞,一身粗布的不是太干净的衣服,有时候会戴一顶破旧的火车头帽子,有时候什么也不戴,就这么在寒风中晾着头。

我不认识他们。可是王村的其他人都认识他们。他们一进村,就开始吆喝起来:“请灶爷喽!请灶爷喽!”

忽啦一下,从那些有院墙的没院墙的家里,跑出许多要请灶爷的人来。

多少钱请一张?

五毛。

太贵啦,便宜点吧。

一张老灶爷才五毛钱,还嫌贵呀?

……

搞来搞去的,其实也没有什么搞头。最终还是每家花五毛钱请了一张老灶爷像回去。也有的不愿意现在就请,想货比三家,觉得那个没来的会比这个更好更便宜些。或者去年此时就是请那一个人的,于是就空着手回家去继续支着耳朵听更晚一些的时候另一个吆喝声在王村的街巷里响起来。

我家里请老灶爷是父亲愿意尽心去做的事情,就像我家里每年腊月二十三祭灶也是父亲愿意尽心去做的事情。我母亲是一个朴素的无神论者,不喜欢烧香,不喜欢拜庙。不相信世界上有鬼神。

老灶爷是用一张薄薄的白纸画的,纸的质量很差,颜料把纸浸得皱皱巴巴的,从背面也可以看出来画像的痕迹。画像大同小异,正中间画的都是老灶爷和老灶奶。这是最简单的,最复杂的要在主像的上方和下方画上其他神仙的像来衬托这幅灶爷画的神秘与威严。画的颜色都是用红的,黄的,绿各种鲜艳的颜料涂绘。

这幅灶爷画就像一幅缩小的中堂,横批,上联,下联齐全。最没有变化的也是这幅对联,年复一年,老一套的说辞。

对联的用纸很严格,用的都是绿纸,为什么要用绿纸呢?我一直都没来得及问父亲。对联的上联是:上天言好事,下联是: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或者还有一种写法也很流行及正统。上联:二十三日去,下联:初一五更来。横批:一家之主。总而言之,老灶爷是铁定的任谁也不能撼动的一家之主。

腊月二十三,有灶爷像的人家要记得把旧的灶爷像揭了去,送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去,等到腊月二十八当天,再把新的灶爷像贴上去,请他继续从天庭回来保佑一家人的一年平安和顺。这一系列的祭灶工作每年都是父亲主力完成的,打下手的是母亲和我们。

上第一柱香给老灶爷,敬奉过年时的第一碗饺子给老灶爷,这都是父亲的工作。上香的时候是要下跪磕头的,父亲让母亲去做,母亲不肯。母亲是很厌烦这种仪式的。父亲只好自已去履行职责。父亲只上香磕头,偶尔也会做做祷告。不像那些信念坚执的老妇人们,一跪下来就半天再也不肯爬起来,家长里短前世今生的和老灶爷唠叨个没完没了,也不怕他老人家听得腻烦。

母亲对天地尊神的敬奉之情只体现在大年初五晚上那一顿饺子上,母亲叫“天苍儿”。我根本不懂。只是眼睁睁看着母亲在傍晚时分端出出锅的第一碗饺子走到院子里向空里敬一敬,念叨几句话。后来偶尔母亲没空,会吩咐我替她做这件事。我不会念叨,只端了饺子碗往暮色苍茫的天空里举一举,心情忐忑地赶紧跑回堂屋里去了。

我对祭灶的态度不和母亲一样,我喜欢看那一张花花绿绿的灶爷画,也喜欢去别人家研究和我家不一样的灶爷画。喜欢看父亲烧香磕头的样子,一闻到那浓烈的劣质土香味,就知道年真的要来了。

而且,到了晚上,祭灶糖就可以吃到了。我不知道它后来的官名叫麦芽糖。祭灶糖粘牙,甚至会粘住上颚,逼得你不得不伸出手指去剔除它。可是它是那么甜,香。是我至今吃不厌的记忆中的甜食。

祭灶糖也是买来供奉老灶爷的,要不然它为什么这么粘牙呢,其实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巴,让他上了天庭之后不好说主家的坏话。可是我比灶王爷更盼望吃到这一年一次的祭灶糖。

我一拿到祭灶糖就立马跑出去,跑到大街上去,和小伙伴唱歌去了。傍晚时分的街巷里,家家户户都洒水清扫路面,黄土路上散发着一种好闻的清冷的泥土的气味,它象征着年的脚步正马不停蹄地向我们飞奔而来。我们一边撒欢,一边唱歌,唱的是——

二十三祭灶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拐豆腐,

二十六蒸馒头,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贴花花(画画),

二十九门上瞅,

三十儿褪皮儿(洗澡),

初一撅墩儿(磕头拜年),

初二串亲戚儿……

原创作品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0)

相关推荐

  • 程子恩作品:祭灶

    祭灶 文.程子恩 "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贼祭六". 这是小时候孩子们经常唱的歌谣.前两句意思是说官宦之家腊月二十三祭灶,普通百姓二十四祭灶.后两句就是民间俚语,互相开玩笑之用 ...

  • 手写春联

    手写春联 作者:李广生 过年贴春联是老家的风俗,家家户户都贴.大门口没有一副大红春联,总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即便是常年没人居住的房子,这时候主人也要赶回来贴副春联,图个喜庆.我家的春联,每年都是老父亲 ...

  • 倔强的父亲

    灵宝市中等专业学校  强小有2020.6.21 去年暑假期间,我回了趟老家,距离灵宝市20余公里的阳平镇强家村.年迈的父亲早已候在村口.蹒跚的脚步,看得出来父亲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了. 体形魁梧,为人耿直 ...

  • 父亲的美好生活

    父亲的美好生活 作者:李广生 父亲是一名小学退休教师,但他职业生涯的绝大部分时间不是在课堂度过的,而是和钱打交道.因为忠厚老实,值得信赖,还因为内秀,他被领导委任做财务工作,也就是会计.父亲是见过钱的 ...

  • 国家记忆 红色官窑

                                                    国家记忆 红色官窑 红色官窑瓷是指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的景德镇陶瓷.经历了 ...

  • 王树森||宁武的杀戮记忆之十一 祭灵和悔罪

    根据采访调查线索,摄制组拟订的拍摄计划,是奥村和一沿着当年遇害中国煤矿警被押赴屠场的路线,边走边讲述,一路步行至日军杀人场地,在那里作详细讲述,摄像师全程摄录. 5月29日早8时,笔者陪同奥村和一从原 ...

  • 道教的腊月二十三祭灶官

    爆竹声声高,送君登碧霄. 尽言人间事,休顾糖若胶. 善恶分明示,正法乾坤道. 神力惩奸佞,慈悲护弱小. 导民度劫难,司命你应保. 今日农历腊月廿三,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糖瓜是古老的汉族传统名点,既 ...

  • 旧年记忆:腊八粥·腊八蒜

    腊八粥 腊八祭灶,年歇来到.这是老话儿.王村人过年叫年歇.这个歇字用得极妙,有大彻大悟,不管不顾的意思. 每年的腊八节,母亲都做腊八粥.母亲做的腊八粥,食材是简易的,大米,小米,绿豆,江豆,红薯.白糖 ...

  • 【长河星空】贾国勇丨祭灶糖

    灶王爷是中国众神仙中最最基层的神,其级别是比土地爷还要低.土地爷是一方百姓的土地爷,而灶王爷却仅仅管理着一家一户的事务.别看官职小,却有上可通天的汇报权:玉皇大帝要听到民间呼声,还得靠灶王爷如实地汇报 ...

  • 【香溪记忆】厚同村:叙仁堂里祭刘焜

    厚同村:叙仁堂里祭刘焜 香溪镇厚同行政村由原来的厚同行政村与择树潭行政村合并而成. 厚同村地处香溪镇,位于香溪镇政府驻地偏东4300米,区域面积2.65平方公里.辖厚同.墙元垅.灵石寺3个自然村.以种 ...

  • 王者荣耀:官宣两款文创新皮肤即将上线,一款文创联动,一款国民记忆!

    hello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小白君! 腾讯游戏发布会已于5.16号晚结束,本次腾讯游戏发布会官宣了非常多的游戏,作为王者荣耀游戏爆料媒体人,小白君今天就说下这次腾讯游戏发布会,涉及的王者荣耀相关消息 ...

  • 王纪,字惟理,芮城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池州推官。入为祠祭主事,历仪制郎中

    ​王纪,字惟理,芮城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池州推官.入为祠祭主事,历仪制郎中.秉礼持正,时望蔚然.二十九年,帝将册立东宫,数迁延不决,纪抗疏极论.其冬,礼成,擢光禄少卿,引疾去. 四十一年,自太常少卿 ...

  • 辽宁记忆,民间文保的典范 ——官媒点赞辽宁记忆给文保志愿者的启示

    关注辽宁记忆,了解历史 文化是民族的传承,是文明的延续,文化离不开物质作为载体,因此,记录历史的文化符号理应得到关注和保护.对于社会层面,文保的本是一项公共事业,一般被认为应由官方主导:但是,从文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