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做事和思考更加理智?你的决策能力是怎样很重要

回想一下,在你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而感到后悔?

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这都是一个决策的过程。而决策,自然有理智和冲动之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跟着感觉走”的。

有时候做决策时,过于情绪化,就会让我们后悔莫及了。而想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更为理智的人,我们就要懂得,怎么去做好每一个决策。

在生活里面,让我们纠结的往往是不止有一个选择的情况。当一件事有多于一个或以上的选择供我们考虑时,我们就需要做出决策。

那什么是正确的决策呢?

根据经济学的定义,就是在有限的资源下,我们所做的决定能够尽量符合自身各方面的需求,从而获得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从这个定义出发,怎么在有限的资源下,让自己的决策符合自身的利益,才是理性人做的事情。否则,虚耗资源,做任何事都不经大脑,就不是那么好了。

以下这些建议,可以让你做决定时,能够更加理智。

懂得分析成本与收益

我们想要做出正确的决定,那么在做任何事情时,我们必须要考虑付出了多少成本和获得多少收益。

谁都知道,假如一件事情让我们付出的成本大于收益,我们一般都不会去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做出与之相反的决定。有些人想买更便宜的衣服,兜兜转转逛了几家商场,花了不少体力还不止,连车费时间都倒贴进去,才勉强买到一条打了九折的裙子。如果算上这些成本,这条裙子你还觉得买得划算吗?

计算成本,我们不但要计算所有金钱上的付出,还要加上时间,劳力和与之相关的机会成本,才能衡量这个决定是否值得去做。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成本和收益一定要全部考虑在内,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而有一种情况我们要特别注意,就是有时我们做决定时,还会算上自己的喜好程度,因为这会影响到我们如何决策。

正如同样的一百元,你在银行取出来的跟你爱人折成心形送给你的,对于你来说后者的价值会更大,你也不会轻易花掉。

但如果急需的时候你也不愿意用掉心形这一百块,那就不是一个正确的决策了。毕竟两张一百块能买到的东西都是同样多,实际金额没有任何变化,是你赋予一百块更多价值而已。

换句话说,如果你存款有三十万,而你却买了一辆很喜欢价值二十九万的小车,即便你买了小车之后天天吃泡面,这也不能说是一个不明智的决策,顶多是不好而已,只要你能够应付日常生活,只要你不后悔就没有问题。

但如果你买了这辆小车后,还要东奔西跑找别人借钱度日,甚至还麻烦别人为了你这个决定买单,那么这辆小车就算你再喜欢,那你买下来就是一个“愚蠢”的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一样东西,可以为它一掷千金也没关系,只要你这个决定不会影响到别人太多。

如果你为了一样东西,而做出了一些影响别人的决定,那么你就要认真考虑一下,是否真的有必要这样做了。

毕竟你这个决策的成本,还要加上你对别人所造成的压力和负担,而收益仅仅是你喜欢而已。如果不行,你就要学会取舍。

除非你有了这个东西后,你自身价值的产出会较之前的多很多,足以弥补这些成本。

尽量掌握与决策相关的充足信息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说的就是信息的重要性。

想要做出一个好的决策,我们一定要建立在掌握充足信息的前提下。

我们每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都不尽相同,从而造成局限,对事物的了解肯定也会千差万别,这也是我们很多时候咨询专家的原因。

例如我们想买一辆小车,销售员对这辆车的优缺点肯定会了如指掌,倘若我们无法掌握车辆相关的信息,我们很可能就会被销售员牵着鼻子走。

他刻意掩藏车辆的缺点,避重就轻只说优点,我们就会蒙在鼓里买下一辆不怎么适合的车辆,从而吃了“信息不对称”的亏了。很多情侣之间发生矛盾,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你不懂我,我却以为我懂你!

孙子兵法上写道,“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就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来制敌,故意制造一些假的信息来混肴敌人,从而让他们麻痹松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决策前尽量要掌握充分的相关信息,把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减到最低,我们才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

说走就走的旅行虽然很潇洒,但面临的风险也会相对较大。如果出行前能够对目的地做做功课,了解一下当地的景点、交通、住宿、饮食等信息,我相信在这个基础上再说走就走,你的人身安全和游玩趣味会得到更多收益。

一个人掌握的信息越多,他做出的决策就会越对自己有利。设定一个目标,可以帮助你筛选有用的信息;围绕着这个目标搜集信息,你的效率会更高。

同时,很多新闻报道说不少女生被网上的高富帅骗财骗色,就是一来骗子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行骗,二来女生不懂如何甄别信息的真伪。

也就是说,想要做出一个好的决策,你不但要掌握充分多的信息,还需要懂得如何甄别信息。那要怎么做呢?

又四个步骤:

第一,判断信息来源的途径,如果是第一手资料,亲眼亲身接触,可信度会较高,如果是道听途说,那就要小心了。

第二,不要盲目相信自己已有的信息。有时我们对自己的直觉有种认知偏差,不管真假,觉得是就认为是,这很容易出错的。

第三,透过各种渠道去核实和获取信息,通过对比,通过分析,来思考哪个渠道的信息更为准确。

第四,向权威或者官方机构核实。别人告诉你地震要来,跟地震局告诉你地震要来,你会相信谁?当然,你也要懂得避免“权威效应”。

根据轻重缓急的程度来处事

设想一下,在同一时间,有人按门铃,厕所漏水,手机响铃,你的孩子哭闹,你要怎么制定决策呢?

我不能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因为对于我来说,孩子哭闹会比其他事更重要;但对于其他人而言,说不定接听手机会是第一选择。

这就说明,处理事情,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

每个人对于“轻重缓急”的定义不相同,只要你能够分清楚事情的重要程度,那么你做出的决策,就会更明智。

无论是你从事哪个行业,做着哪些事情,想要做出相应的效果,你就要学会安排事情的行进次序。运用“艾森豪威尔法则”,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到我们。

“艾森豪威尔法则”又称为四象限法则,指的是处理事情应该要分主次,确定优先的标准是紧急性和重要性。

根据这个法则,我们可以将事情分为五个类别

1,必须做的;

2,应该做的;

3,量力而为做的;

4,可以托人做的;

5,完全可以不做的;

只要我们把自己要做的事套到这个法则上,判断哪些事情是紧急的,哪些事情是重要的,你就可以制定一个相应的策略,从而提高自己的处事效率。

有时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们很难看出哪些事情是紧急,哪些事情是重要的,这时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经验来判断。

对于事情能够准确判断其性质,能够让你更好地界定各种选择,从而做出最好的决策。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自身的客观条件也不一样。做任何事情,一定要从自身出发来制定策略,不能人云亦云。

毕竟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

正如一个高富帅和一个IT男想要学习追求女生,高富帅直接坐在星巴克里喝东西,看见哪个美女上前搭讪就可以了;但如果IT男也是这么做,只有失败的份儿。

两人在各自成长环境里,塑造出来的气质和态度,衣着打扮、言谈举止等表现,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高富帅的好决策,并不一定适用于IT男身上。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好决策”。

有些决策在短时间内,我们是无法得知它会带来什么样的收益。或许将来会出现一个结果告诉我们,这是不好的决策,但在此时此刻,我们能做出最好的决策也许就是当前这一个。

而当前这一个决策,只要是因应我们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条件所做出来的,那它就是一个最佳决策。

所以,当我们无法完全计算成本和收益的时候,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策,就要考虑到我们能够承受的风险系数。

也就是说,你考虑了风险后所做出的这个决策,以后万一带来不好的结果,你也不要后悔。

正如开头举的买车那个例子,只有三十万存款,却用了二十九万来买车。或许你不知道买了车后会对你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

但当你考虑到你能够承担这个决定所带来的风险,例如你只能天天吃泡面,又不可以天天出去玩乐消费,那买下这样一辆车,长期来看是一种“生产工具”,那这个决定说不定就是适合你的最佳决策。

无论你辞职创业也好,还是不工作环游世界也好,这些决定并无法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之别。适合你的,你又能为其承担风险,对其他人而言的坏决策,也许对你来说,就是一个最佳决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考虑问题时,理性地做出选择和决策,是非常有必要的,至少这样会减低我们的损失和不良的影响。

然而当我们对于选择感觉犹豫不决时,权衡各种利弊,对比各种成本收益之后,还是觉得自己喜欢去做那些适合自己的事,那么就放胆去做吧!

因为不管你做出何种选择,适合你自己的才是最佳决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