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Facebook扎卡伯格的26条做事法则,对你绝对会有帮助
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为了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亲自做了这26页的PPT。
本文分享了来自Facebook内部的26张PPT,同时加上我本人的注释,希望可以借此提高大家工作或者是生活上的做事效率。
第一,时间常有,时间在于优先事项。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在这张图中,扎克伯格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睡觉和玩乐,但由于他秉持“时间在于优先事项”这个原则,而工作就是他的“优先事项”,自然在实际上,他花在工作上的时间也就更多。
所以,不管你每天想做多少事情,花时间把最重要的那一件事做完,对你才是最有益的。剩下的时间,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第二,时间总是塞得满满的:每天只计划 4~5 小时真正的工作。
我们一天可以工作十个小时,但真正起到有效工作的时间,只有4到五个小时。
所以,把最重要的事情,用4到5个小时去完成它,其他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就可以放在其他时间去完成。
这样我们专注力就能够有针对性地运用出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了。
第三,当你在状态时,就多干点;不然就好好休息:
有时候会连着几天不是工作状态,有时在工作状态时却又能天天忙活 12 小时,这都很正常的。
所以,当你需要工作的时候,就投入足够的精神;当你不需要工作的时候,就尽情地休息和游玩。
千万不要陷入两者的极端,最好取得平衡。
第四,重视你的时间,并使其值得重视:
你的时间值 1000 美元/小时,你得动起来。
时间有多少价值,取决于我们对其有多重视。你越是重视自己的时间,你就会利用它去创造出某种价值。反之,时间就不会给你带来什么。
所以,管理时间的第一步,首先是提高你对时间的重视度。
第五,不要多任务,这只会消耗注意力;
你什么事都想做,到头来你什么事都做不成。好比你什么书都想看,最后你哪一本书都看不完。厉害的人,每次工作都会排除杂念,让自己一心一意在手头上的事情。
《深度工作》一书的作者说过,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良好的意图,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第六,养成工作习惯,并持之以恒,你的身体会适应的。
为什么制定计划会这么重要?因为一个好的计划,可以让我们的行为变成固定的习惯。一旦我们的行为形成习惯,坚持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
所以,一定要给自己在每天制定一些固定的前进目标,让其成为自己习惯。例如每天几点看书,什么时候工作,用多少时间等等,都要详细、清楚。
第七, 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总是非常专注并且有效率。
我们的专注力,一次顶多只能维持45-9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的注意力能够到达顶峰。
所以每一次工作或者专注目标,可以划分为几个25-30分钟的时段去投入注意力工作。在每一个时间段一心一意去完成,然后休息一下后,再接着完成下一个时间段。
这样我们就能够很好地完成工作了。
第八,进入工作状态的最佳方式就是工作,从小任务开始做起,让工作运转起来。
大脑总是抗拒去处理困难的事情,但对于一些容易入手,容易完成的时候,就不用花费太多的意志力。
所以,把大的目标切片为一个个小任务,然后在每个划分的时间段内逐个击破,这样你的工作效率就会很高了。
第九,迭代工作,期待完美收工会令人窒息。
“做完事情,要胜于完美收工”,这是 Facebook 办公室墙壁上贴的箴言。意思是说,不管你要做什么时候,开始着手去做,总比任何炽热的想象更加好。
有时候由于我们希望要把事情做得完美,才导致自己对于要完成的任务望而却步。其实,完成要比完美重要。
所以,从小事入手开始做,开始了,再慢慢去完善,好像写文章那样,先写下开头,完成文章之后再慢慢修改完善。
第十,工作时间越长,并不等于效率越高。
1926年,福特汽车工业亨利福特(Henry Ford)执行了一项实验发现有趣的结果:当把一日的工时从10 小时降到8 小时,从一周工作6 天减少至一周5 天,人们的生产力将会提高(注一)。
换言之,当你工作得越多,不论是短期或长期而言,您的效率、生产力都会降低。所以,工作一点时间后,要适当休息。
第十一,按重要性工作,提高效率。
还记得艾森豪威尔法则吗?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懂得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去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也就是说,重要而紧急的排第一位,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排第二位,不重要而紧急的放在第三位,不重要不紧急的排在第四位。
第十二,有会议就尽早安排,用于准备会议的时间往往都浪费掉了。
这里的安排,不仅仅是适用于会议上,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应如此。都一个好的安排,时间都不会被白白浪费。
任何时候,给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大概的安排,这样每一天就会过得很清晰。
第十三,把会议和沟通 (邮件或电话) 结合,创造不间断工作时间。
一个小会,也会毁了一个下午,因为它会把下午撕成两个较小的时间段,以至于啥也干不成。
意思就是说,要懂得给自己创造一个不间断工作的环境,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在每一个专注力的时间段里,尽量让自己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
第十四,一整天保持相同的工作环境。
尽量让自己待着一个环境里工作,不要经常跑来跑去。因为在项目/客户之间切换,会效率低。
而经常切换不同的项目,那么你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从而降低你的效率。
第十五,运用番茄工作法,工作—放松—工作=高效。
番茄工作法是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一种相对于GTD更微观的时间管理方法。
使用番茄工作法,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
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
第十六,把不切实际的任务分割成合理的小任务,只要每天都完成小任务,你就会越来越接近那个大目标了。
这条信息,我在上文已经提到过。
分解任务,分解目标。从较易入手的项目做起,一个一个地完成这些小的项目,那么综合起来,大的目标就因此而完成了。
第十七,从来没有两个任务会有相同的优先级,总会有个更重要,仔细考虑待办事情列表。
每一天你要做的事情里,不可能所有事情都是最重要的,总有一个是最重要。
所以,懂得按照轻重缓急去制定你的“待办事项”,你的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很多。
第十八,必须清楚白天必须完成的那件事,是什么。
在当天,只去做那件有着最大影响的事情,而这件事可以决定你这一天是否已经完成任务。
例如我白天上班的任务就是见客户,这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写作和看书,虽然对我在网上的兼职工作也很重要,但只有当我见完客户,完成了工作上的任务,接下来我才可以好好写作。
否则,只写去写作而忽略见客户,对我的工作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力。
所以,必须完成那件影响当天进度的工作。
第十九,把任务按时间分段,就能感觉它快被搞定了。
这也是我在上文说过的。把每一天划分为几个时间段,然后根据任务的性质,分配在不同的时间段去完成。
我的写作时间,是放在晚上的时间段,而看书却往往在早上。或者把一个大任务划分成小的项目之后,再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去做。
例如上午先搜集写作资料,中午铺排文章资料的思路,下午就开始写文章,直到完成。
第二十,授权并擅用他人的力量。
俗话说,君子善假于物(人)也,如果某件事其他人也可以做到八成,那就给他做!
懂得分配工作。
第二十二,把昨天翻过去,只考虑今天和明天。
不要纠结过去的事情。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你无法改变,但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情,依然存在改变的机会。
不管昨天你获得什么样的成绩,是好还是坏,都要懂得放下,然后着眼未来,开始为明天的工作而努力。
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赢得整个游戏。
第二十二,给所有事情都设定一个期限。
如果一件事你觉得什么时候完成都可以,那么你多数都不会完成它。这就是拖延发生的机制。
所以,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给自己设定一个“dead line“期限,在限期之前,尽量把它完成。这是制定目标的重要要素之一。
千万不要让工作无期限地进行下去。
第二十三,针对时间紧迫或有压力的任务,设置结束时间。
这个跟上一条的法则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对于紧迫的事情,更加要明确结束的时间。
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接下来一切行为,都按照这个结束点去做。
第二十四,多记,多做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大脑在短期记忆所接触到的事物,都很容易忘记。
想要让短时记忆转为长期记忆,除了不断重复去接触那个事物,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不同的渠道去深化记忆。
而记笔记,就是其中一种。记完笔记,然后不断回顾,你的记忆力自然就会增强了。
第二十五,进入高效状态后,记下任何分散你注意力的东西。
比如Google搜索词、灵光乍现的想法、新点子等等。如果你把它们记下来,它就不会再蹦来蹦去了。不要让灵感溜了。
同样,当你忙着一项事物事,大脑却想到了其他事物,也心心念念想去做,怕自己不记得,那么记下来,直到自己完成当前工作后,才再去做那件事。
一旦把要做的事情记下来,你的大脑就会获得放松,焦虑感也不会影响到你了。
第二十六,有时要适当休息一下。
最后当然,就是要懂得劳逸结合了。不要一味工作,也不要一味休息,两者交叠进行,这才是高效的做法。
所以,忙完之后,记得找点时间让自己放松放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