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成语的概况及来源1.doc
导读:文档《中古成语的概况及来源》共1页,当前为第1页,大小为33kb,是教育专区、高等教育、文学相关类别的资料,并提供若干种中古成语的概况及来源的文本文档下载,如word文档下载、wps文档下载等。以下便是第1页的正文:
中古成语的概况及来源
10文秘一班 08 苗宁
摘要:成语作为汉语词汇中重要的一部分,拥有长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发展源泉。成语作为一种固定的、意义完整的四字格,在我国汉语史上发展可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即上古、中古、近代。本文就成语发展变化最巨大的中古时期论述成语的概况、发展与创新之处。
关键词:成语、发展、来源
一、中古成语的概况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应用中压缩凝练而成的固定词组。”[1]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瑰宝,早在商周金文中就有“万年无疆”(《兮甲盘》、《虢季子白盘》)、“眉寿无疆”(《秦公镈》、《昊王光鉴》)等成语出现,到了先秦时期,成语广泛存在于典籍当中。中古时期是成语大发展的时期,汉代特别是东汉时产生了许多新成语,如:见于《论衡》的有“白日见鬼”(《订鬼》)、“不可多得”(《超奇》)等。继而,魏晋、南北朝时期都产生了大量的成语,丰富了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成语数量及种类。
中古时期新出现的大量成语有不同的出处,“有学者认为成语具有经典性,多出自古代的权威性著作;既是源自古代的口语,也必为名家征引过,从而传布开来。不是出自权威性著作,也未为名家征引过,不成其为成语。”[2]按此标准,我们大概可以把成语从出处的角度分为两类:
(一)具有明显出处的成语
这类成语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由原有词组或短语改造而成。如《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成语“得鱼忘筌”就是来自此处。
二是由原有的典故概括或浓缩而来。如《吕氏春秋·观世》:“晏子之晋,见反裘负刍息于涂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曷为而至此?’”由此得成语“反裘负薪”。
(二)无明显出处的成语
这类成语不能一下子找到源头,或者原始出处不确定。会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不同典籍中同类词语的合并。如成语“吊民伐罪”,《左传·哀公二十三年》:“以辞伐罪足矣,何必卜!”,《周礼·夏官·大司马》有“伐有罪”的说法,魏明帝曹睿《棹歌行》有“伐罪以吊民”的诗句,由此我们无法判断“吊民伐罪”这个成语到底出自哪本典籍,又或者是这三个出处的集合。
还有的成语是逐步演化而来的。如“闭目塞听”,原作“闭明塞聪”见于《论衡·自纪》;还有“闭目塞耳”见于《隋书·东夷传·高丽》:“上赐汤玺书曰:‘王乃坐之空馆,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我们也无法确定“闭目塞听”是出自哪里。
二是在众多典籍中常见的当时流行的普通四字格词语。如汉魏六朝时期一些类似的词组和习语,“一无所知”、“一无所长”、“一无所能”、“一无所好”等,已经成为固定的构词方式。若按照上文所说的判定方式,词类不应看作成语,但后世至今一直当做成语来用。
所以,我认为,就成语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我们可以把出自权威性著作的成语看作是经典成语,而把那些没有明确出处的成语视为一种普通成语,但不可
把这类词组或习语判出成语的范围。
二、中古成语的来源与创新
中古时期成语的来源有多种分类方法,但从本质上说都是大同小异。本文综合王云路的《中古汉语词汇史》和向熹的《简明汉语史》中的分类方法,得到以下几种来源:
(一)源于先秦文献的成语
成语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承古,绝大多数成语是从古代继承和延续下来的。所以在中古成语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来自上古典籍。其中又可分为几种情况:
1、原样沿用上古成语
这种情况是对上古成语完全不变的使用。如“进退维谷”,《晋书·刘琨传》载刘琨上表:“自守则稽聪之诛,进讨则勒袭其后,进退唯谷,首尾狼狈。”《世说新语·纰漏》6:“仲堪流涕而起曰:‘臣进退唯谷。’”《隋书·杨玄感等传》史臣曰:“……或毙锋刃之下,或殆鸠毒之中,赏不可以有功求,刑不可以无罪免,畏首畏尾,进退维谷。”“进退维谷”语本《诗·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也有中古沿袭上古,而现代汉语改动的例子。如“绰绰有余”,《诗·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裕。”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猗欤汝阴,绰绰有裕。”近、现代汉语称“绰绰有余”。
2、改换上古传承的成语
这种改换,一般是改换音近或义近又或音义都近的。如“兢兢业业”,《宋书·明帝本纪》:“业业矜矜,若履冰谷,思与兆亿,同此维新。”《诗·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毛传:“兢兢,恐也。”“矜矜”与“兢兢”音义都相近。
3、捏合两句中的词语为新成语
利用上古词汇创造新成语,是中古成语的鲜明特色之一。最为常见的就是将上下两句捏合成一个新的成语。如“一日三秋”,语本《诗·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中古概括成为成语,形容对人的殷切思念。梁何逊《为衡山候与妇书》:“路过人遐,音尘寂决,一日三秋,不足为喻。”
还有将同类词语捏合为成语的情况,其中的字词来自不同的文献。如成语“浆酒霍肉”,其中“浆酒”出自《诗·小雅·大东》:“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霍肉”则出自《说苑·善说》:“祖朝对曰:‘……食肉者一旦失计于庙堂之上,若臣等藿食者,宁得无肝胆涂地于中原之野与?’”以此造出了“浆酒霍肉”。
或将同类典故捏合到一起,这往往需要经过两次概括与提炼。如“让枣推梨”,“让枣”,典出萧梁王泰,见《梁书·王泰传》:“泰幼敏悟,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上,群儿皆竞之,泰独不取。问其故,对曰:‘不取,自当得赐。’由是中表异之。”“推梨”典出后汉孔融,见《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引《融家传》曰:“兄弟七人,融第六,幼有自然之性。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后来就把两个故事合而为一,构成成语。
也有来自中古时期常见句式的成语。如“虽死犹荣”,这个成语来自魏晋时的一个套语:“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4、将一句紧缩为一个成语
把一句话紧缩、凝练成四字格,往往取消虚词或代词等,保留关键字以保证意义不变。如“淡而无味”,《老子》第三十五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后来演化为“淡而无味”。
(二)来自佛家作品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经六国至唐宋而广泛传播,对汉语词汇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在中古时期,出现了很多与佛教有关或由佛教词汇意义过来的成语。
如,“想入非非”,宋释子睿集《首楞严义疏注经》卷9:“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非想非非想处”指无色界四空天之一。后以“想入非非”指意念进入想象中的境界,又指胡思乱想。
又如“独一无双”,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卷2《佛说舅甥经》:“此人方便,独一无双,久捕不得,当奈之何?”后有成语“独一无二”。
(三)源于道教典籍的成语
“道家的文献、道家的思想、道家的传说都是汉语成语的宝库。”[3]
如“白日升天”,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2《正失·淮南王安神仙》:“俗说淮南王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鸿宝》、《苑秘》枕中之书,铸成黄白,白日升天。”晋葛洪《神仙传》卷3《陈安世》:“安世道成,白日升天,临去,遂以要道传叔平,叔平后亦得仙也。”
以上是我所总结的对中古时期成语的来源及创新的分类,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来源于人民口语,但这一部分已经不像上古时期占有那么大的比重,所以在此没有仔细说明。
注释:
[1] 向熹.《简明汉语史(上)》[M].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年,(444).
[2] 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史》[M].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年,(747).
[3]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史》[M].商务印书馆出版,2010年,(765).
[4] 李松.《汉语成语词典》[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