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肺者,五藏六府之盖也
《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脏六府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二者,地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故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员其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物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
一、名家注释
王冰注:“位高而布叶于胸中,是故为脏之长,心之盖。”
二、五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盖也
从位置上看,肺在五脏中位置最高,应天。从功能上看,“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通过鼻进入肺,肺与天相通。
肺受五谷之精气,加之天气从鼻入肺,形成宗气。又肺主呼吸,贯心血脉,通行卫气。因此肺藏气,主一身之气,为气之根本。
所有水谷精微经过胃的腐熟,脾的运化生成为精气上归于肺,精气从胃到肺的过程好像地气上升为天气一样。“地气上为云”这个过程是纯净水气化的过程,地上的水本来是污浊的,但上升变为云时就是清气了。水谷精微从胃经过脾的运化上升到肺时,糟粕已经代谢掉,水谷已经完全转化成纯净的精微物质。清气上为云,天上的清气变为雨而降下时,就变成了地上的纯净水。
在这个过程中天起到了两个作用:第一,天是秘闭的,由于天的秘闭,所有地气上为云的水都可以变为雨而降。第二,天是产生纯净水的源头,今天我们知道如果空气清新雨水是非常干净的。记得有一次到加拿大的洛基山脉去旅游,看到很多碧清翠绿的湖水,都是来自山上融化的雪水,这真是天工造物,这就是纯净水的源头。
肺的功能应天,也具有这样两个功能:第一,肺是秘闭的,所有的精微物质都要上升到肺,通过肺来分布。第二,肺也是纯净的精微物质的源头,肺主呼吸,将吸入的清气与水谷精微相结合成为宗气,贯心血脉,推动卫气运行,是一切营养物质的源头。
肺的这个功能特点源于古人最早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叫做“盖天说”,“盖天说”作为一个古老的宇宙结构学说,包含着很多中医理论的基本内容,对中医的影响应该是巨大的,为了能了解得更清楚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盖天说”。
三、盖天说
图3-53-1 盖天说
盖天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图3-53-1)。
另外,人们发现天并不与地相接,而是像一把大伞高高悬在大地之上,设想在地的周边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和地的形状犹如一座顶部为圆穹形的凉亭。传说中的共工怒触不周山和女娲氏炼石补天的神话正是以持这种见解的“盖天说”为依据的。
还有一种形成较晚的盖天说提出天是球穹状的,地也是球穹状的,两者间的间距是8万里,北极位于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旋转不息,盖天说通常把日月星辰的出没解释为它们运行时远近距离的变化所致,离远了就看不见,离近了就看见它们照耀。
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时高时低,冬天在南方低空中,一天之内绕一个大圈子;夏天在天顶附近,绕一个小圈子;春秋分则介于其中,“盖天说”认为,太阳冬至日在天盖上的轨道很大,直径有23.8万千米,夏至日则只有11.9万千米。盖天说又认为人目所及范围为8.35万千米,再远就看不见了,所以白天的到来是因为太阳走近了,晚上是太阳走远了。这样就可以解释昼夜长短和日出入方向的周年变化。
对中医的影响至少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天圆地方说”,天圆为阳,地方为阴;天圆是清气上为天的结果,清气是无形的,充斥于天空的各个角落,具有最大限度的膨胀,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在相同表面积条件下体积最大的物体是球体。从结果来看也说明,天圆代表了气态。地方是气生浊阴的结果,浊阴是有形的,代表地上的具有五行属性的有形的物质。由于天圆地方有着稳定的结构,因此使天地间万物处于一种平衡稳定的状态。
北京为了筹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北京的北边盖了两座著名的体育场馆,一是鸟巢国家体育馆,另一个是水立方游泳馆。鸟巢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东方,形态为圆形;水立方位于北京中轴线的西方,形态为方形。东西代表万物的始终,为阴阳关系。鸟巢在东方,为阳,形态为圆,对应天圆;水立方在西方,为阴,形态为方,对应地方。因此鸟巢和水立方就是天圆地方的关系。不知道建设者是否有意这样设计的,还是巧合,无论怎样都说明天圆地方的结果最为稳定和平衡。
第二,就是盖天,天上有盖似乎是一个很古老原始的神话,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实际上天有盖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人体都是至关重要的。从自然界中我们知道,天有一个严密的盖就是大气层,由于有了大气层地上的水才不至于流失,也才有水液的循环。从人体结构来看这个盖就是肺和皮肤,肺居五脏最高位,外合皮毛,皮毛是人体体表的大气层,只有这样严密的保护,人体才有水液的代谢循环,这是生命的基础,不论是对人还是自然。
对于宇宙天地结构的认识古代一共有3个学说,除了“盖天说”以外,还有“浑天说”和“宣夜说”,这些学说的产生对中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有很多帮助,但不能因此而否定“盖天说”的理论。中医的理论发展不是建立在新的理论否定旧的理论的基础上,而是一个理论包含着另外一个理论,好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式的,不相矛盾,而且是渐进式深入的。
四、浑天说
图3-53-2 浑天说
“浑天说”最初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的朴素地动说的先河(图3-53-2)。“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着于“天球”上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因而“浑天说”采用球面坐标系,如赤道坐标系,来量度天体的位置,计量天体的运动。
“浑天说”在中医当中的应用,应该体现在三阴三阳学说,昼时太阳在天上,夜晚太阳藏于地下,如果地球不是浮在气体中,太阳又如何藏于地下呢?因此我们今天的阴阳理论的基础也应该与“浑天说”紧密相连。
五、宣夜说
“宣夜说”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到汉代则已明确提出。“宣夜”,就是“宣劳午夜”之意,另一说是讲古代观星者们在夜间进行辛劳的天文观测。根据《晋书·天文志》记载:“汉秘书郎郗萌记先师相传云:‘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精绝,故苍苍然也。譬之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是以七曜或逝或住,或顺或逆,伏见无常,进退不同,由乎无所根系,故各异也。故辰极常居其所,而北斗不与众星西没也。摄提、填星皆东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迟疾任情,其无所系着可知矣。若缀附天体,不得尔也。’”宣夜说的根本观点就是所谓的天并没有一个固体的形体,而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组成,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游动。因此可以说明,宣夜说是中国古代一种朴素的无限宇宙观念。
宣夜说在中医中的应用,天是由无边无涯的气体组成,说明天的神秘,天就像神一样,具有巨大的神奇的力量。正所谓在:“天为玄,玄生神,其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天主生,地主成。
总之,“肺者,五藏六府之盖也。”体现着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自然界中由于有了大气层这个天盖,天地之气才能相交,体现为天气降为雨,地气上为云,有了天地之气的相交才有了生命的诞生。人体好像一个小天地,头为天,足为地,其天地之气相交的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天盖”,对整个人体来说就是皮肤,就五脏本身来说就是肺。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变化都要在这个天盖之内发生。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