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扔垃圾的小孩!”
午休期间,老师们正在课室里探讨关于教学问题的事情。一位一年级的学生走了进来,顺手把垃圾扔向窗外。杨老师看见了,提醒他:“诶,小杰,你刚才把垃圾扔窗外了啊,下次记得扔垃圾桶好吗?”小杰不予理会,杨老师耐心地重复道:“下次记得扔垃圾桶好吗?”
“垃圾桶没套垃圾袋!”小杰狡辩道。
“没套垃圾袋也不可以扔窗外的呀,万一楼下有人经过砸到他怎么办?”杨老师还是耐心又温柔。
“我作业还没写完!”
“可是我跟你讲的是扔垃圾的事情,不是写作业的事情。”
“我作业还没写完!不想理你!”他嘟囔着,显得不耐烦。
“我在好好跟你说话呢,你怎么这样说话,非要逼我不好好说话吗?”虽然杨老师口头上带着威胁,但她始终保持温和的语气。
小杰还是不理杨老师,自言自语地翻着书本。
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往窗外扔垃圾并且对于老师的劝告不予理会,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他的家庭从来没有对他有这方面的教育和要求。这件事情看起来很小,可是这真的是一件小事情吗?对教育一无所知的家长觉得无关紧要,但对于重视教育的家长来说这非常重要。
一个孩子的习惯,往往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大多数人都听过这句话,然而在引导和教育孩子方面,实践中的家长们并没有那么用心。
孩子的自制力,以及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并不是天生就如此,也并不是家长下达一个指令孩子就能执行。
在知乎上有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为什么越是喜欢讲道理的家长,孩子往往越不听话?底下答案几十个,分别从各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其中一个答案分析得不错,当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讲道理的时候(而不是下指令),孩子们也在发展自己的一套思维和语言。
所以家长越是讲道理,很可能孩子的语言组织就越发达,他们越会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倾向于和家长讨论(狡辩)。这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情呢?相比之下,让孩子屈服于道理之下,总比屈服于棍棒之下要强。再者,屈服于家长的权威和棍棒之下的孩子,很可能导致孩子不会梳理自己的情绪。当家长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的时候,孩子就会开始选择撒谎,此时孩子对家长已经失去了信任。
而小杰的问题,并不是出于家长有没有讲道理,更可能是出于,家长有没有对孩子做出正确的指导。比如往窗外扔垃圾这件事情,假设家长的确对孩子的行为曾做出过指正,那么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很可能是,家长对孩子的行为的忽视造成的。而这些家长把孩子送往辅导班,却指望辅导老师能改变他们的孩子。但他们不知道,自己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和榜样。
2019.7.16
往日精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