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车程一小时的卫星城,恍若重庆的第39个区县
很多年前,邻水属于达县地区,后来划归广安市;重庆直辖前,有传闻说邻水及整个广安市要划归重庆。
但没有如愿。
不过,邻水与重庆的渝北、长寿、垫江接壤,写满逃难帝王故事的御临河穿过邻水县城、被誉为千岛之湖的大洪湖等河湖串联其中,可谓一衣带水。
邻水离省会成都较远,很多人都把重庆当做自己的“省会城市”,一旦想“有所作为”,总想在心里问问自己或别人——下重庆不?
商户们进货时,都彼此问“下重庆不?”。之前,我不明白为何去重庆叫“下重庆”。原来,邻水的河湖大都流入嘉陵江或在重庆归入长江,邻水海拔高于重庆,自然去重庆就叫“下重庆”。
下重庆,是邻水人,乃至周边区县人打开视野、闯荡世界的第一步。比如,当年16岁的小平同志,第一站就是下重庆,然后到法国,几十年后,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对中国的命运力挽狂澜。
走邻渝高速只要一小时车程就可到达重庆,比重庆主城区到重庆的很多远郊区县还要近得多。相当于重庆主城到大足区的距离。
它是四川离重庆主城最近的县城,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川渝合作桥头堡县城——在邻水高滩镇与渝北茨竹镇的交界处,有一个工业园区,那里基本上就是重庆商人投资的乐园。
最近几次回邻水,发现这座县城变化特别大,穿行在它的工业园区或闹市区,你会发现,它有很多重庆的“脾气”和“标签”,让人恍若到了大都市重庆的某一个城区。
一个的哥说,邻水的房价比它的上级——广安市的房价还高。难道是重庆给它带来的“附加值”?
每到盛大的节会,你一定会留意到,重庆的各大媒体上有关于邻水的推介。今天,推荐大家看看一个文友写的邻水城,感觉它真的就是大重庆的一个城区——
原标题:邻水这座城
作者:涂朝晖
邻水城是川东地区的一个小县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面积仅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大镇,人口只有五万多。
当时,这座城市只有两条主街,一条是从西门起经过电影院到东门,然后拐进北门环绕银鼎山的街道,是那时的商业主街;
另一条是沿护城河分布在汉渝公路两边的街道。东西南北门的桥、电影院、门诊部、百花相馆、银鼎山、邻水中学等等,就是那时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一代人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邻水县城如今已是街道纵横、高楼林立了,城市面积也长大了不少,常住人口已逼近30万。
虽然在一些地图上找不到它的影子,可是邻水人在全国却是赫赫有名的,
比如熊复,中共新闻宣传活动家,曾任中宣部副部长、新华总社社长、《红旗》杂志总编辑,还是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常委;季水河,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教育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吴干,经济学家,东吴大学经济系、商学院的创始人;
冯叔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爆破工程专家。还有一位也是邻水人的骄傲,他就是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
他几度亮剑南海,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堪称中国百年来维护南海诸岛主权最有力的海军高级将领,他的故事被编成戏剧、拍成电影在全国各地上映。
邻水虽然隶属四川,但比邻重庆,所以邻水人的方言俚语、生活习俗乃至性格秉性、消费观念等都与重庆人相似。
四川人喜欢吃辣子是出了名的,川味饮食可以说是“无辣不欢”,但是我觉得重庆的辣味比成都的更胜一筹,邻水的很多火锅店都是加盟重庆店的,所以味道跟重庆一样。
在火锅里用勺子一捞,红彤彤的汤里全是花椒、海椒,爆炒的荤菜里面花椒、海椒也是主角。
邻水人与重庆人一样早晚都喜欢吃面,街上到处都是面馆,而且每家的面汤都是红彤彤的。
经常看到有的食客被辣得大汗淋漓,筷子却还要伸向饭桌一角的自助辣椒酱里。
我也曾经嗜辣如命,但是后来由于咽炎严重就不敢吃了,为此便常常遭到朋友的奚落,我也常常感觉自己丢了邻水人的脸。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邻水人性格也像辣椒一样火辣、刚劲、爽快,说话都是粗声大气的,走路踩得地面当当响。
对于看不惯的龌龊事,一定会有人捏紧拳头上去就是一顿毛怂(严厉训斥),甚至是几巴掌。随着社会的进步,邻水人的素质提高了不少,也加强了自律,但豪爽的秉性却一直没有变。
邻水人还有一个秉性,就是认真与勤劳。
无论是菜农还是菜贩子,他们总是把菜择得干干净净的,把老菜叶掰了一层又一层,捆成很多小把,码得整整齐齐地卖;
卖冬瓜、南瓜等有皮的蔬菜,他们会熟练地几下子就把皮刮得干干净净的装进你的口袋里;
卖鱼的也会把鱼鳞刮净,片成你所需要的形状,省了买家许多事。
习惯了邻水生活的大弟弟初到外地生活,看到菜摊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带有很多泥土或黄叶的菜都很是不习惯,老是念叨老家的好。
邻水的女人们非常独立,很少有在家当全职太太的。她们和男人一样在外面上班打拼,回家还要做家务,所以邻水的女人说话硬气,在武装自己的时候毫不手软,经常成群结队地去重庆大商场买衣服和化妆品。
邻水人追求美不仅仅停留在外表,他们特别重视对孩子的培养,每年送到重庆、成都、绵阳读书的小孩很多。
邻水城的校外兴趣辅导,像唱歌跳舞、乐器、画画、跆拳道等等一直都非常火热。有一年我女儿去广安参加钢琴过级,整个广安市600多人报考,邻水就占了500多人,还不算去成都、重庆过级的。
邻水的艺术氛围特别浓厚,不仅是学生参与艺术培训的多,在广场、公园,甚至背街小巷,吹萨克斯、弹电子琴、拉二胡或小提琴、跳各种舞蹈的中老年人到处都是。
有些老年人干劲十足,每天都在公园里拿着话筒使劲吼着比六月的苞谷粑还黄(跑调)的老歌,你听了绝不忍心去责备他们,因为他们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他们的歌声是那么的幸福。
这就是邻水,一座幸福指数很高的小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