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宾川——寻觅宾川历史文化古迹
白羊村新石器遗址
位于宾川县城北1千米白羊村西500米处的桑园河东岸,属金沙江流域,当地人称“大墩子”。遗址现存面积约3000平方米。文化层较厚,可分八层,深达4.35米。1973~1974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房屋建筑遗址、窖穴、墓葬等,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牙器和碳化谷等遗物。经科学测定,白羊村遗址年代为3770±50年。从出土文物看,遗址上的先民早已过着定居生活,建造了原始的房屋,且形成了较小的村落。从事着原始的锄耕农业,辅之以狩猎、采集与饲养。处在母系氏族社会由盛而衰,父系氏族社会已经萌芽的变革阶段。白羊村遗址是洱海区域典型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内涵比较丰富,文化特征鲜明,也是云贵高原地区目前所知年代较早的以稻作农业为主的文化遗存,遗址出土的古稻谷是云南省出土较早的稻谷之一,在亚洲栽培稻起源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州城文庙、武庙
位于宾川县城南12千米的州城镇古城南。文庙武庙总占地面积14908平方米。文庙坐东向西,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为四进中轴式建筑。文庙大成殿始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嘉靖二十年(1541)重修。崇圣祠在大成殿后,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修。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重修两庑、大成殿、棂星门、名宦乡贤祠、金声玉振坊。现存照壁、棂星门、名宦乡贤祠、大成门、两庑、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现存主要建筑的年代在清中后期。武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初年(1662~1670),建筑风格与文庙相似,现存照壁、大门、两庑、中堂、武成殿等建筑。现存的主要建筑年代为清光绪九年(1883)。文庙武庙是大理州建筑年代较早、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建筑群。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文庙武庙修缮建设工程第二期完工。
上沧本主庙
位于宾川县城西35千米的鸡足山镇上沧村西500米处。明代建在村北的沙沟甸,清乾隆年间,被特大山洪冲毁后,迁建于现址,沿袭至今。现存大殿、子孙殿、南北厢房等建筑。庙内供奉的本主像雕制于明代,由整块木料雕刻而成,高约1.5米,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当地白族人民的聪明才智。本主像是大理州现存时代较早,保存最为完好的木质雕像,对研究大理地区的古代雕刻艺术有着重要价值。1998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址多元宗教文化
沙址村位于国AAAA级景区宾川鸡足山脚下,,距宾川县城30公里,西邻大理,北邻鹤庆。辖寺前、沙址、白草龙等13个村民小组,白族人口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8%。沙址背靠著名佛教圣地——鸡足山,宗教文化受鸡足山佛教文化影响较为明显,同时沙址村有白族本土的本主文化信仰,历史悠久,还兼有儒教文化、道教文化,形成多元的宗教信仰格局。宗教文化信仰空间包括:鸡足山大王庙、二王庙、罗卜地本主庙、文昌宫、魁星阁等;宗教文化神祗包括:鸡足大王、鸡足二王、释迦牟尼太子、文昌帝君、子孙娘娘、孔子、孟子、山神、猪神、牛神、马神等;宗教仪式包括:佛圣诞、本主节、磕“平安头”、朝山会、朝斗等;宗教组织包括莲池会、洞经会,形成沙址村多元的宗教文化特色。其次,沙址历来重视教育,白族文化水平与汉族接近,较其他少数民族为高,沙址人杰地灵,能歌善舞,喜唱山歌,性格开朗,开放包容,善于学习先进文化。沙址各村寨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内容丰富。沙址地区崇尚龙文化,尤以黄龙为尊,每逢佳节、人间喜事、迎春接佛均要舞龙耍狮,求得和顺安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对研究宾川地区白族文化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作用。
古底石棺墓群
位于宾川县城东65千米的古底乡水盘磨村与甸尾村之间,分布面积1平方千米多。暴露于地表的石棺墓有50余座。1991~1994年,州、县文物管理部门先后四次对古底石棺墓抢救性发掘,发掘墓葬30余座。墓葬大小不一,最大的长10余米,宽1.5~2米,深约2米;最小的长1米,宽0.3~0.5米,深0.4米。出土了铜剑、铜矛、铜箭镞、铜铃、陶罐以及少量不明器型的铁器。从墓葬型制、埋葬方式及出土的器物来看,与祥云检村、弥渡苴力的石棺墓型制和出土器物大致相同,时代在战国至西汉时期,为研究我国古代民族的迁徙、衍变和大理地区古代社会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89年2月,宾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获洞石棺墓群
位于宾川县城东北50千米的平川镇孟获洞村周围的罗九河岸至西面半山坡一带,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暴露于地表的石棺墓有20余座,墓葬一般长2~3米,宽1.5~2米,出土了铜斧、铜剑、铜矛等器物。从墓葬型制和出土器物的器型来看,与古底石棺墓属同一个时期,时代在战国至西汉时期。1989年2月,宾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宾居清真寺
位于宾川县城南22千米的宾居镇东北角。始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清咸同年间被毁。民国12年(1923)重修。现存朝真殿、宣礼楼、厢房等建筑,总占地面积2514平方米。朝真殿坐西向东,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宣礼楼位于朝真殿前30米,高约12米,为六角三层攒尖顶亭阁式建筑。宾居清真寺是宾川县建筑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伊斯兰教寺院,对研究宾川地区的回族历史有着重要意义。1989年2月,宾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笔山书院
位于宾川县城南11千米的州城镇古城中心,为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知州甘国辅在原秀峰书院前建,因背倚钟英山,取“钟灵毓秀”之意,定名育英书院。清雍正四年(1762),知州周钺捐资重修,因其面对笔架山而易名笔山书院。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宾川公立高等小学堂。民国18年(1929)在此建县立初级中学,民国33年(1944)设立私立正惠高级中学,1950年建成宾川县人民中学,现为宾川一中所在地。笔山书院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现存大殿、南北厢房、过厅等建筑。大殿坐东向西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过厅为重檐歇山顶建筑。笔山书院是宾川现存建筑年代较早、保存较为完好的书院,对研究清至民国时期的宾川教育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州城古城墙遗址
位于宾川县城南11千米的州城镇西北角,明弘治七年(1494)设置宾川州时建。古城坐东向西,城墙周长2000多米,高约5米,宽2.3米。清、民国时期对其进行过局部维修。解放后,部分城墙被拆除。现存城墙长约120米,高2.3米,城墙基础高约1.5米,由条形石块支砌,其上由青砖包砌,中间用土和卵石夯成。州城古城墙是宾川建筑时代较早、规模最大的城墙,对研究明代大理地区城镇建筑具有较高的价值。
州城川庙
位于宾川县城11千米的州城镇古城东南角,又名四川会馆,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占地面积1666平方米,现存大殿、南北厢房、门楼等建筑。大殿坐东向西,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南、北厢房在大殿前两侧,为单檐歇山顶建筑,门楼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正面中部为大门,背面中部为小型戏台,整个建筑保存完好。川庙是清末至民国时期四川籍客商在州城活动的主要聚会之地,对研究当时宾川经济商贸有一定价值。
上沧文昌宫
位于宾川县城西40千米的鸡足山镇上沧村,始建年代不祥。据大殿正梁上文字记载,大殿于清光绪四年(1878)重修,过厅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总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现存大殿、南北厢房、过厅、耳房等建筑。大殿坐西向东,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南北厢房在大殿前两侧,为五开间单檐硬山顶建筑。过厅在大殿前,距大殿约17米,为二开间重檐歇山顶建筑,两侧有耳房。过厅明间为大门,在过厅后檐建门楼,门楼为重檐歇山牌楼式建筑,与过厅相连,形成整体。门楼的木结构部分雕刻工艺精致,保持着清代风格。另外,文昌宫内还存有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嘉庆二十四年(1819)的两块碑记,对研究清代上沧的历史有着史料补正作用。文昌宫整体建筑既保持着汉族地区清代宗庙建筑的风格,又体现了当地白族地区的建筑特点,对研究大理地区清代宗庙建筑与白族民居建筑有着重要价值。
萂村老太庙
萂村老太庙位于宾川县城西南30千米的大营镇萂村东2千米的新村,始建年代不祥。现存大殿、东西厢房、过厅、戏台等建筑,现存建筑为清代中后期所建。总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大殿坐北向南,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过厅位于大殿前10米,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戏台在过厅前约30米,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戏台木结构部分雕刻工艺精致,顶部藻井为八角形,中间绘八卦图,四周绘有八仙图,是宾川县建筑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戏台。老太庙为二进中轴式对称建筑,对研究宾川白族地区民族宗教信仰有着重要价值。
萂村文昌宫
位于洱海东岸宾川县城西南30千米的大营镇萂村,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现存照壁、泮池、过厅、大殿、南北厢房等。大殿坐西北向东南,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过厅在大殿与照壁中间的中轴线上,距大殿约6米,为三开间重檐歇山顶建筑。泮池在过厅前,半圆形,半径约6米,深约2米;照壁长15米,宽1.2米,高约8米。萂村文昌宫,整个建筑保存完整,对研究宾川县清代白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萂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南诏时期大天兴国皇帝赵善政和大义宁国皇帝杨干贞故里,萂村又是一个家家藏书、户户种花,白族传统文化保存十分完好的古村落,本主崇拜以及外界绝无仅有的“天子节”在这里传承了上千年,南诏大理的古风遗韵被原汁原味的封存在这个千年古邑里。萂村是云南最具有代表性的白族古村落之一。“萂村王者地,白乡古遗风”这是对萂村最全面的标注。走进萂村,就像跨入一道历史的门槛。古老的村落,斑驳的古墙,众多的古迹,一条条青石板路穿街串巷,弯弯曲曲地牵引着您探寻着那昔日千年古村的白乡风韵、古建民居的艺术宝库、“帝王之乡”的无限魅力。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传统保护区和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两顶桂冠”使萂村声名远播,享誉中外。
平川古镇
位于宾川县城东北50千米的平川镇平川街,清咸丰六年(1856)杜文秀发动云南农民起义,其部将杨荣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攻占平川,在此筑城(俗称新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此成立平川初等小学校。民国元年(1912),为平川高等小学校所在地,民国31年(1942)在此创办平川中学(今宾川二中的前身)。平川新城,总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现存大殿、天子台、照壁等建筑。大殿坐西向东,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照壁长约20米,高约10米,宽1米。整个建筑保存完好,对研究大理地区杜文秀起义以及平川地区清至民国时期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州城南薰桥
位于宾川县城南12千米的州城镇南钟良溪上。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修。桥为单孔石拱风雨桥,全长15.6米,宽5.16米。明代李元阳,清代黎洪熙为桥作过碑记。南薰桥是宾川建筑时代较早,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桥梁。1936年4月20日,贺龙、肖克率领的红军第二、六军团长征过宾川时,在此打响了攻打州城的战斗。经过一天的激战,红军攻克州城后,继续北上。红军到达距州城南3千米的周官营一带,某连曾在周官营李藩家驻扎,并在他家的山墙上写下了“打倒卖国的南京政府”的革命标语。现标语保存完好。1988年5月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被中共大理州委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1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川杨氏宗祠
位于宾川县城东北50多千米的平川镇盘谷村。杨氏宗祠占地面积1380平方米,建筑面积837平方米,一进两院,由大门、照壁、百岁亭、过厅、东西厢房、祠堂等部分组成。民国19年(1930)始建,民国25年(1936)竣工。民国18年(1929),时任云南省宪兵司令的杨如轩师长之母寿享百龄,国民党政府特准建坊,以彰人瑞。海内外名流争为诗歌古文以纪盛者,凡一百二十八家。现存有祠堂、过厅、东西厢房、百岁亭等建筑。宗祠内现存民国时期要人和海内外名流题刻80余通,汇汉、满、蒙、藏、回五族文字于一堂,有隶、楷、行、草等书体,有胡汉民、蒋介石、于佑任、李根源、朱培德、蔡元培、章炳麟、袁嘉谷、陈荣昌等人的诗文题刻。是云南省现存民国时期要人和名流题刻最多,保存较为完好的近现代纪念性建筑。2003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