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多媒体走进新课改

关敏

网络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我们一直在思考,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整合?网络又如何改变学习方式?最终会达到怎样的效果?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尝试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运用网络技术来进行,经过一年来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不能简单地运用到课堂中去,必须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最佳效果。今天,我与大家谈谈信息技术在语文不同课型中运用一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

一、信息技术走进新授课

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融合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的。网络的最大优势就是及时为我们提供各类有用的信息,这是语文学习的资源宝库。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的让学生跨越教学内容的理解及认知过程体验中存在的鸿沟。既可以构建个别化的学习环境,又可营造协作式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认知过程与感悟、体验过程的统一,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教学《秋魂》一文时,我就让学生在网上查找相关的网页,了解、感受秋天的五彩缤纷。学生通过搜索和交流,获取了丰富的资源信息。当请学生描述秋天的各种水果时,有的说:鲜红的山楂挂在枝头上,像一串串红玛瑙;酸甜的葡萄晶莹剔透,像玛瑙、又像珍珠;描述秋天的美景时,有的说:秋,犹如诗一般的脚步,漫过田野,田野就留下漫山遍野的红高粱,仿佛漫山遍野的火把;秋天的露珠洒落在树叶上,犹如少女那纯净、透明的明眸;仲秋夜晚的月亮犹如艺术家雕刻的大玉盘。在学生兴致高涨之时,我抓住时机让学生仿照课文续写秋天的美丽。学生认真选择搜索到的内容,由《秋魂》中的水果、落叶,联想到小昆虫、小动物、各种植物。如:小昆虫在秋天里的叫声为什么那么响亮?小松鼠在秋天里是最忙的收获者。枫叶怎么在秋天里会红?其它的树叶为什么会枯萎变黄?等都成了学生们探究的内容,兴趣更广泛、知识更丰富了。

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化隐形为显形,再结合教师适时的传播信息,通过图、文、声、动作的演示,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强化感知效果,降低抽象思维坡度,有效地解决了教师用语言难以讲清、讲透的重、难点内容,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其辅助功能。

二、信息技术走进复习课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展示大量的教学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浪费,而且能加大课堂的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另外,配合讲课时所用的思考题事先写好,需要时及时打出,有利于及时地引导并启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于课外小资料的显示,即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知识的精神。

这些特点,让我在复习课上收益匪浅,尤其是在毕业班复习阶段。总结一单元的知识结构、知识脉络,这是复习的灵魂,所以这部分适合板书,让学生能随时回顾。而伴随复习知识的同时,相应的一些知识信息题、拓展题等可通过大屏幕或实物投影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教师可以从满堂说教的方式解脱出来,彻底改变课堂教学围着教师转,师生关系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增大课堂容量的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与此产生的副作用:课件的使用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但学生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容易产生夹生饭,使教学效益反而下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标。所以,在备课过程中要把握好尺度,控制好习题的质量、数量,从课堂教学需求的角度来使用多媒体,真正为解决教学难题并且是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而不是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三、信息技术走进阅读课

当信息技术走进阅读课,课堂“活”起来了。如:在进行《阅读与积累》训练时,我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一)广泛猎取,博采众长。让学生在教师指定的网站上查寻有关中国名胜古迹的资料,看看能找到多少个自己喜欢的中国名胜古迹,并了解所在区域,接着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最喜欢的名胜介绍给大家,并用自己的话介绍那里的名胜风景区。(二)读、评、记同步进行。学生讨论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按照自己研究的名胜古迹收集资料,找到能体现名胜古迹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接着把与研究专题有关的资料整理在随笔本上,最后小组交流读书笔记,并完成小组评价。

网上阅读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质的转移,在网络环境下,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进一步提高探索能力、研究能力,提高对信息的获取、分辨、筛选、加工能力。学生再也不把阅读课视为一种负担,而把它看成是一种乐趣。此时的阅读、思考、讨论都成了他们自己的主动需要,主动性、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所创造的语句丰富多彩,富有个性;声情并茂,感人肺腑。信息技术与阅读课的整合达到了最佳效果。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一个急需要不断研究、开发的课题。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一种兴奋、愉快、渴望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今后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它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联系,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具体、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使语文教学如虎添翼。

(0)

相关推荐

  • 对课堂教学的九个思考

    对课堂教学的九个思考 刘向军 一.高度重视发挥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学科上,只要可能,要尽可能地让实验走进课堂,或者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在实验中学习是最好的学习. 教师不能因为 ...

  • 努力掌握教学规律  切实提高教学效益

     努力掌握教学规律 切实提高教学效益 --长安区小学教学观摩活动评课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们观摩.研讨小学语文.数学教学.各乡镇老师争相前来,许多乡镇突破了规定名额,节节课场场爆满,这 ...

  •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参考论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的重要表现形式体现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多媒体确实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本文探讨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三个问题,并根据这些现象,提 ...

  • 新理念 新教学 新课改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方法与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本文立足于新课改的新理念与新教学,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展开探究,探讨了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可供参考. 关 ...

  • 依托教科研,走进新课改

    彭小艳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的课程体系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生活.特别是依托着教育科研的深入,我们也一步步的走进了新课改. 一.以课题为突破口,推动学 ...

  • 张春燕:新课改背景下人文教育走进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策略研究

    加急<基础教育参考> 21年5月刊,快递地址:湖北省来凤县高级中学,张春燕,13403096655 新课改背景下人文教育走进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策略研究----推荐人:胡阳新 湖北省来凤县高 ...

  • 走进新课程,体会新课改

    王世民 --对化学新课改的浅显认识 长期以来,我们就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教师安排实验,全班学生依葫芦画瓢,教师没有给学生 ...

  • 朱江涛:例谈“互动”教学理念走进小学数学新课改课堂的尝试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0月刊 例谈"互动"教学理念走进小学数学新课改课堂的尝试 湖北省恩施市桂花园小学   朱江涛    邮编:445000 [摘要]教学是 ...

  • 肖永斌:新课改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发<比较教育研究> 21年4月刊 新课改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推荐人:胡阳新 湖北省利川市沙溪乡建设小学     肖永斌    邮编:445425 摘要:德与法 ...

  • 沈世圆: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发<中小学教育>21年3月刊 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胡阳新 湖北省鹤峰县铁炉乡民族中心学校   沈世圆    邮编:445802 摘要:数学解题能力是初中生在初 ...

  • 备课技能三: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如何备课

    备课是将教师已有的素质变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是教师内在素质的"外化",是教师对教材进行钻研和处理的一次重新"编码"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已隐含着教师是" ...

  • 评课技能十四:新课改理念下如何评语文课

    评课也称课的分析,是听课人依据一定标准对所听课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效果做出诊断.它对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有着积极作用.下面就新课改下如何评小学语文课的一些浅见与同行们作以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