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该如何破局?

前国务院温总理温家宝在看望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时候,钱老对他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段话被演绎成为“钱学森之问”的转折点是在钱老于2009年10月31日逝世后不久,即同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信中说:“钱学森走了,又一颗巨星陨落了。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振聋发聩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才让“钱学森之问”成为国人关注的问题。
人才其实有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知识,一方面是思想。思想是知识的灵魂,没有思想,再多的知识也难以组合起来产生创新;知识是思想的载体,没有知识,再多的思想也无法得到人们的认识。学校可以教给人知识,但它却教不会人思想,而我们的教育所缺的就是一个能够产生思想的环境。
何为思想?当然是对大自然最普遍规律的认识!这个规律不是什么可观察的东西,而是一个无形无象、无所不在的原理,要正确地认识它,路子只有两条,一条是通过社会生活,主要是苦难,因为只有苦难才能够真正让人认识到世界力量的宏大,个体力量的渺小,进而领悟到决定万物的自然规律的客观存在,并谦卑地去探索它。一条是通过自然生活,主要是通过修炼,因为只有一个人真正达到无妄无我,天人合一的境地,才能够真正认识到人的变化和自然变化是一一对应的,大自然决定着人。
民国时期涌现了很多大师,主要是当时的中国苦难重重,比如当时的西南联大走出2位诺贝尔奖得主和172位院士,而这个学校当然物质条件极其穷酸,学生宿舍无一砖一瓦,全是夯黄土为墙,堆茅草为顶,窗户没有一块玻璃,仅有几根树枝聊以象征。绝大多数师生经常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不时还要在敌机轰炸下逃生,当时的学生只有2000人,时间只有八年。而西南联大身后的三校 (北大、 清华和南开 ),当今在校学生总数当在 60000-70000 之间,相当于当年的30多倍,三校校园内高楼大厦林立,与当年西南联大的茅屋草舍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所耗费的资金当在西南联大的数百倍以上。三校的年寿,从1950年算起,已有70余年,若从改革开放算起,亦有40余年 ,为当年西南联大寿命的4倍至5倍。以人力、财力和时间来看,都是当年西南联大无法望其项背的。以如此优越的条件和实力,却又无1人获得诺贝尔奖,原因何在?
苦难是思想的源泉,可我们现在的教育,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家庭的宠儿,学校的宠儿,根本不知道苦难是何味?这样的环境怎么可能产生思想!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靠浮华的“ 形象工程 ”建不成世界一流名牌大学,它还需要一个能够产生思想的环境,尤其是苦难的环境,而它与当下富丽堂皇的大学反差巨大。
中国古代为什么人才百出?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精神上的修炼!这需要人从杂念到一念,再从一念到无念。一旦达到无妄无我、天人合一的境地,就能够得到大自然力量的优先支持,使人出现各种功能。比如,中医学的经络就是通过气功修炼内观出来的。而我们现在,从一上学就被“分数”所控制,考好初中要分数,考好高中要分数,考好大学要分数,考研究生、博士更要分数。除了分数之外,还有一个个规定的成功的前提——要符合西方科学标准的论文,硕士毕业要论文,博士毕业要论文,晋级要论文。一条条绳子把人捆住了,一个个名利场要把陷住了,怎么可能还在自由的创造,思想的自由驰骋。
创新需要执着如一,耐得住寂寞,对目标锲而不舍的追求和专注,不受社会影响。比如,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第一次考大学失败,第二次也仅考取当时名气不大的瑞士苏黎世高工,上大学时还常常抄袭别人的作业。但另一方面,他对如何随光一起运动的狂想如痴如醉,并深度自学了尚未列入大学物理教材的电动力学。另一个例子,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天才画家毕加索,在小学阶段,他上课就如受刑:面对“2+1等于几”的问题,他就一直搞不清。当几乎所有人都认定毕加索是弱智时,他的父亲始终坚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绘画极有天赋,给予了孩子最需要的理解和赏识,在关键时期拯救了他。
而我们的高考,把所有人拴在了分数的大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潜能。全国每年近千万考生中的绝大多数,或许是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中,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内心都有“失败感”,这是一个多么可怕又残酷的现实。若孩子内心不够强大(主要来自家庭),哪里还能够保持住人天生就该有的好奇心、自信、勇气等创新必备素质?
钱学森在和温家宝总理探讨教育问题的时候就说过:“但还缺一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小时候,我父亲就是这样对我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他让我学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就是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我要宣传这个观点。”
中国自解放后,虽然举全国之力创办了成千上万的高等院校,可培养出的创新型人才有几个?而我们邻国日本,自2000年以后,平均一年一个诺贝尔奖,而我们中国只出了一个,而且是毛泽东时代的成就。是中国人不如日本人吗?当然不是,而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中国的教育问题了!知识的教育虽然重要,但思想的培养更重要。而这需要整个改革当下的教育模式,应该向日本学习,向以色列学习,向德国学习,别搞自己所谓的特色了!
(0)

相关推荐

  • 抱歉,你需要知识来喂养自己——是什么在刺激着我们探寻和成长?

      自我探索,心智的成长和升级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吗?拿这个问题去问任何一个教育从业者,你得到的答案必定的肯定的:是的,我们都应该在向往进步,并且能够进步.   但在心底里,他们都知道,有一些人,确实是 ...

  • 《那些民国浙江省教育厅长们的如烟往事》(上篇)

    <那些民国浙江省教育厅长们的如烟往事>(上) 文  | 黄瑞勇 江南向为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加上重视教育,所以江.浙2省,自宋代开始就成为中国的人才高地.这2个省所出的一等一人物太多,无论 ...

  • 漫谈人的潜能

    有谁会轻易地对身边的每个人身上所蕴含的潜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又有谁能对自己身上的潜能有足够的认识?又有多少人会因为别人的批评与指责而轻易地否定自己?还有多少人会因为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不足而不敢肯定自己? ...

  • 任正非北大演讲:我们要允许梵高的存在,科学创新最主要的是宽容

    原创:首发于牛虻公众号 任正非在北京大学交流现场 日前,华为老总任正非造访了北大大学,并进行了现场演讲,期间,发表了一些非常独到的观点,句句戳中中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任老非常委婉,他是以一种世界的眼光 ...

  • 新青年第1卷第1号001

    蔡先生治下的北大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的先声,可见其教学思想之一斑.被誉为中国教史上巅峰的西南联大,同样深受他思想与教学主张的影响. 可以这么说,西南联大的成功在于教授的思想独立性,在于联大管理层的开放与民 ...

  • 中国教育出了大问题,不改人才难出!

    智慧有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思想,一方面是知识.思想是知识的灵魂,知识是思想的载体.没有思想,知识再多也很难有机地组织起来并产生真正的价值,没有知识,思想再多也难以让更多人的认识.可以说,思想和知识是智 ...

  • 社群营销“破局”的灵魂十问

    编辑导语:社群营销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各行各业也都纷纷做起了社群营销.尽管如此,在社群营销上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一直困惑着大家.今天本文作者分析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看看应该如何破局. 前 ...

  • 立白长公主陈丹霞的二度破局 | 艾问人物

    艾问每日人物音频 第1078期 喜马拉雅FM/36氪/ 爱音斯坦FM/凤凰FM 蜻蜓FM/网易云音乐/十点读书/酷狗音乐/荔枝FM 欢迎来到本期艾问人物! 继农夫山泉和蓝月亮之后,又一国民级消费品品牌 ...

  • 2天回复深交所13问,招商蛇口欲借1458亿重组破局?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仅用2天时间,招商蛇口便完成了对深交所13个问题的回复. 近日,招商蛇口对深交所提出的关于变更募资用途.增资事项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注资资产的评估方法.具体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

  • 冰峰独闯IPO 上市成了老牌汽水破局的唯一选择?|艾问人物

    欢迎来到本期艾问人物! 近日,西安冰峰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冰峰饮料")与华创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预计于2021年5月31日前递交IPO申请材料. ...

  • 服务直达用户,百度破局存量竞争

    五一假期,人潮汹涌,拥堵非常.根据百度五一搜索大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超2.5亿人出行,"旅游"相关搜索热度达疫后最高水平,机票.火车票.酒店预订等搜索均大幅上涨,中国铁路1230 ...

  • 象棋瑰宝:梅花谱(1)#象棋 #象棋破局 #象棋残局 #下象棋 # #益智

    象棋瑰宝:梅花谱(1)#象棋 #象棋破局 #象棋残局 #下象棋 # #益智

  • 七个破局思维

    七个破局思维

  • “阿米巴模式”破局金字塔组织?

    有这样一个人,一手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仅用了1年半的时间,拯救了另一家申请破产保护的500强企业(当时负债折合约300亿RMB),使之扭亏为盈. 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被称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 ...

  • “中国式管理”破局金字塔组织?

    从逻辑上看,管理是针对具体对象的权变.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会不会"中国式管理"方法来破解金字塔组织难题呢? 于是,"中国式管理&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