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来临,末伏之后还热吗?哪一天出伏?适宜吃什么食物?

末伏,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不同的年份,入伏时间不同,再加上中伏有10天和20天之分,因此,末伏的时间也不固定。

2021年三伏天一共是40天,头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今年7月11日开始入伏,8月10日进入末伏,8月20日出伏(不是8月19日,这天属于末伏的最后一天)。

末伏还属于三伏天,进入末伏以后,天气还比较炎热,虽然已经立秋,但是有句老话说“立秋后还有一伏”,指的就是末伏,不少地方的温度还处于35度以上的高温。不过,毕竟已经立秋,末伏之后,早晚温差较大,白天很炎热,但是晚上会降到20多度,北方的部分地区,已降至10几度。有黑龙江的朋友说,他们那里晚上睡觉都需要盖薄被子了。

民间关于末伏流传着一些俗语,根据区域不同,末伏的天气也有一定的变化。“秋后一伏,热的人都哭”,这句谚语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了末伏之后天气还很热,都能把人热哭,因此,立秋后还有一个完整的末伏,以此来说明末伏温度高。

“秋后十八盆,塘中才断洗澡人”,这句谚语中的“盆”,有人说指洗澡盆,以前人们洗澡是用洗澡盆,一天洗一次,一次用一盆,秋后十八盆是说立秋后十八天。“塘中才断洗澡人”指的是池塘中洗澡的人,以前人们在夏季炎热的天气下,会去池塘里洗澡。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解释,立秋后十八天,池塘里才没人去洗澡,也就是说立秋后还有十八天的炎热天气,而末伏恰好包含在内。

另外还有“中伏热不透,末伏热死牛”的说法,意思是如果中伏当地的温度不炎热,那么末伏的温度能把牛热死,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以此来比喻末伏的炎热。根据此句话,大家可以想一下,当地中伏期间是否炎热,如果不炎热,那么末伏的温度相对就高。

何时会变凉快?

不少朋友觉得立秋之后,天气就会转凉,实际上是有差别的,根据以往的经验分析,处暑之后天气才会逐渐转凉,处暑又被称为“出暑”,寓意着暑天过去,秋天正式来临。而末伏十天包含在了立秋之后,所以,这样的解释也有一定的意义。因此,何时变凉快?等到进入处暑节气后,天气会开始逐渐转凉,今年的处暑时间是8月23日,而出伏的时间是8月20日,时间上也吻合。

根据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得知,今日进入末伏,东北和西部地区气温下降比较明显,最高温度只有20多度,华中、华北、华东等地区,温度没有太大变化,和中伏差不多。而南方地区,比如广州、福建等,温度持续升高,局部地区最高温度接近40度。

进入末伏之后,有些食物可以吃,有些食物不宜吃,建议吃的食物有:肉类可以吃鸡肉、鸭肉、鱼肉等高蛋白的为主。蔬菜类可以吃冬瓜、黄瓜,可以恢复肠胃功能,促进食欲。另外,莲藕也是不错的食物。

不建议吃西瓜,有“秋瓜坏肚”的说法,也不要吃特别辣的食物,容易生燥。可以多吃酸味、甘味的食物。

在农业种植方面,末伏之后,要注意田间病虫害的管理,杀虫剂、杀菌剂及时喷施,另外,叶面肥也可根据农作物的长势进行喷施。这里也提个醒,干农活的朋友,避开高温时间段,建议早上或傍晚再进行劳作。

以上就是关于末伏的相关内容,2021年8月10日进入末伏,8月20日出伏,等到8月23日处暑以后,天气会逐渐转凉。食物和农业管理上的注意事项,大家也要合理安排。

关于末伏,你还有其他的看法或观点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