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艺术: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Dominoart

由米诺创建,聚焦文化艺术优质内容,独立发声。
83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相对现代主义的文化观点而言的。伴随着历史剧变,人们难免对旧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产生厌倦、怀疑,甚至嘲笑。在这种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中心变成多元,永极成为变迁,绝对变成相对,整体成了碎片。
在现代主义艺术看来,距离既是艺术和生活的界限,也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界限,它是使读者思考作品的一种有意识的控制手段。后现代艺术中,这些界限已经暧昧不明。后现代主义艺术以迎合商业目的的形象出现,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它从对机械和工业社会的反感转向与工业机械的结合;从表达主观感情转向客观世界,漠视或敌视个性和风格。
有的那些艺术团体在战争中土崩瓦解,许多艺术家纷纷逃亡美国,后现代艺术重心转向美国纽约,欧洲艺术严重衰弱。
普普艺术

普普艺术(PopArt),又译为「通俗艺术」或「流行艺术」。是20世纪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势力最大、最为风行、传播最广、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形式。普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初兴起于英国,并于60年代中期传至美国,渐次在欧洲、亚洲等地广为流传。普普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寻觅艺术创作的内容题材,商品形象或工业设计品形象大量进入艺术创作中,反映出工业化和商业化的时代特征。
在艺术发展史中,第一件著名的普普艺术作品,是英国艺术家R·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于1956年创作的《是什么使今天的生活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浓缩了现代消费文化特征,并在1993年6月13日开幕的第四十五届威尼斯国际双年展上获得「绘画金狮奖」。汉密尔顿的作品往往用极具代表性的视觉元素并置来表现,或者干脆就采用印刷、黏贴创作作品,拼贴是他最常用的创作方式。

是什么使今天的生活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R·汉密尔顿,1956


欧普艺术

欧普艺术(Op Art)又被称为「光效应艺术」和「视幻艺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建立在反对抽象派和普普艺术的基础上,利用光学加强绘画效果的抽象艺术。其作品摒弃了传统绘画中的自然再现,而是在作品中使用黑白对比或强烈色彩的几何抽象,在纯粹色彩或几何形态中,以强烈的刺激来冲击人们的视觉,令视觉产生错视效果或空间变形,使其作品有波动和变化之感。
瓦萨雷利(Vasarely,1908-1997年)是一位原籍匈牙利的法国艺术家,杰出的光效应绘画大师,被誉为「欧普艺术之父」。他的画运用了各种设计方法,创造抽象组织中运动与变形的幻觉。瓦萨雷利一生都沉迷于线性图案结构,直接选取标准色彩,并透过几何形在平面上的延展,建立起炫目而又迷惑知觉的奇妙空间。他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第一幅重要的作品《斑马》,被认为是欧普艺术的第一件代表作。之后,他才逐步发展到运用规则的几何形态和色彩的变化,来达到特殊的视觉效果。

ION-11,瓦萨雷利,油画

虽然光效应绘画盛行的时间不长,至20世纪70年代就走向了衰落。但它打破了纯绘画艺术和装饰艺术之间的界限,对工艺艺术、电影艺术、广告艺术和建筑艺术都产生了影响。
原生艺术

「原生艺术」(Art Burt)这个词对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代表人物杜布菲(Dubuffet,1901-1985年)是个多才多艺、个性复杂微妙的艺术家。他擅把灰、沙和煤渣混合起来,从凝结起来的外壳上雕刻或切割出线条痕迹。这种风格被称做生涩艺术,或原生艺术。他重新在绘画中表现人和人的世界,将涂鸦似的儿童画人物形象,安置在棕色调的浓厚颜料构图中。
最初对原生艺术品的收藏主要是杜布菲的造性与边缘倾向的民间自学者的创作。这些原生艺术作品产生于作者天生的原动力与纯属本能的直觉,加之没有任何参照标准的个人独特审美判断,其作品诉诸笔端、画面的线性、色彩、构图、几乎全与传统背道而驰,体现出儿童绘画的单纯、稚拙、大胆,民间艺术中丰富的形式、原始艺术的强烈与质朴,以及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原生艺术为艺术史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其对美学、传统的反抗至今被看做影响20世纪文化领域的标识之一。
阿道夫·韦尔夫利(1864-1930年)是原生艺术的代表人物。在其创作生涯中,其精神处在疯狂状态。1899年,韦尔夫利开始在瓦乐道精神病院的独立小房间中作画。尽管如此,韦尔夫利的创作似乎遵循着一套相当严谨的秩序与结构。他把剪贴、图画和文字融为一体,创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装饰艺术。在阿道夫的画面里没有半点留白的空间,图案和颜色一直盖到纸张的边缘。

木雕奥古斯特

图中是原生艺术代表人物奥古斯特的木雕。出生农家、迷恋火车的奥古斯特,用木头和其他材料制作了一支庞大的军团。
贫困艺术

1966年,意大利艺术家梅茨(Mario Merz,1925-2003年)用霓虹灯刺穿帆布和物体,如瓶子、雨伞和雨衣,以改变物质的象征性,并注入新能量。1967年,梅茨与几个青年艺术家将废旧的日常用品拼装组合,并在艺术馆与画廊公开展出,此行动引起意大利艺术界的关注,并被著名艺评家杰尔玛诺(Germano Celant)称为「贫困艺术」(Arte Povera)。
此后,梅茨和他的小组就以反对艺术权威、反对日益泛滥的消费文化的姿态,出现在各种流派与艺术舞台上,并成为20世纪世界艺术史上的重要运动。贫困艺术的含意是指艺术家所选择的材料是普通的或日用的。贫困艺术家们主张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粗微的材料组织世界,反对失掉自然人性的资本主义消费观和工业化。他们注重物质简朴寒酸的环境和对于物品制作过程、功能,甚至是这些物质在保留其自身的原始特征的同时,衍生出可识别的形象性及情感性,以表现出事物的暧昧、本能、感情用事和自相矛盾。

参考白莹编著的《图解艺术史》

艺术,让人成为人。

THE ART OF BEING HUMAN

(0)

相关推荐

  • 现代、后现代和当代

    原著 / 阿瑟·丹托 (Arthur C. Danto) 翻译 / 秦兆凯 译者序 自从1986年发表的<艺术的终结>[1]引起广泛争议,丹托又在十几年后的<现代.后现代和当代> ...

  • 金影村 | 贡布里希《偏爱原始性》与现代主义困境

    <偏爱原始性:西方艺术和文论文汇的趣味史>, [英] E·H·贡布里希,广西美术出版社,2016 专栏 学术书评 作者:金影村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浙江省丝绸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 ...

  • 王端廷|什么是后现代艺术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术界最时髦的话题,然而没有任何一个源于西方的学术名词像后现代主义这样被赋予了如此丰富的多义性和歧义性.披览见诸报刊的众多有关文章以及打着这个招牌的各类美术创作,我 ...

  • 各抒己见 | 廖运权——后现代艺术有渣渣与石有大美!

    如是我闻,后现代艺术的渣滓,若无源之水,主观任意性极浓,且离自然日远.其病在不观天地之富,不识江湖之大,则不知人心之贫.尤其年轻一辈肉眼凡胎,整天临空画弧作风影之谈,瞎扯"心灵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