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北宋的情况(一)
中国前代的北族,像匈奴、突厥这样的,都是纯粹的游牧民族,他们侵入中国的目的完全是经济性的,只是为了财物和掠奴。就政治上,这些民族并无统治一群中国臣民的兴趣和能力。在文化上,除了物质享乐以外,他们也并不接受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因如此,这些民族本身发展较慢,力量不能持久,一旦中国振作就可轻易将其驱逐。西晋末扰乱中国的五胡,他们虽是异族,但久居中国境内,都已不同程度的汉化,所以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然而正是因为汉化,其民族原有的悍勇之气被淡化了,而在文治上他们又终究不是汉族的对手,所以最终他们都失败了。宋初的辽国则完全不同,得益于辽太祖创立的两院制,辽国有效的结合了游牧民族的武力和农耕民族的富力。经过唐末、五代几十年的积聚,又占有燕云十六州的战略优势,辽国实力之盛,对中国威胁之大皆是亘古所未有。
北宋立国亦深知辽国威胁之大,所以宋太宗灭北汉后立即举兵伐辽,结果大败于高粱河。985年,宋太宗又举大兵分路北伐,结果先胜后败,亦无寸土之功。作为报复,辽国亦连年南侵,虽然不能占住地盘,但大肆掳掠,使河北经济受害惨重。宋太宗死于997年,其三子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此时北宋对辽已全取守势,辽则连年用骑兵入寇,破坏河北地区的经济生产。1004年,辽景宗之子穆宗在位,举大兵攻宋。辽军长驱直入,一举进至河北澶州,距宋都只有300里。宋真宗为辽国声势所慑,欲迁都避敌,为群臣力阻才作罢。经过宰相寇准力谏,真宗御驾亲征,前线宋军因此军心振奋,终于将辽军挡住。此时辽军长驱急进,身后的很多城池都没有攻下,长期对峙难免后援不济。宋真宗亦一力求和,双方遂定“澶渊之盟”。依此盟约,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各依旧界,从此罢兵。宋、辽双方此后百余年无大战,可知此约是个良约。宋朝用微薄之费换得北边的宁定,本可以专心于内治,迅速走上繁荣之路。
北宋的经济得益于唐末以来南方的开发,其富力亦蔚为可观。然而社会经济虽有长足的发展,北宋却未能实现国富兵强。恰恰相反的,其在军事上积弱不振,在财政上长年患贫。北宋积贫积弱的头号原因就是其禁兵制度。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的藩镇之弊,他自己又是以武臣篡位,所以北宋立国深戒武臣擅权,一力要造成内重外轻之势。于是宋廷选四方精兵集中于开封,名为“禁兵”,实际上就是将全国正规军集中于首都一处。留在地方上的名为“厢兵”,数量既少,亦乏装备、训练,那是不能作战只能充夫役的。前代王朝扫平天下之后,一定要裁兵,因为和平时期并不需要战争时期那样多的兵力,而裁兵对国家经济有特大的好处。北宋之初,对外有强敌辽国,对内要预防藩镇跋扈,加强中央力量,所以非但不能裁兵,反而渐次增兵。北宋初年用以扫平天下的禁兵大约20余万,到真宗时已增至40万,到宋仁宗时又增至80万。此数仅为中央之禁军,加上四方厢兵,北边戍兵,天下兵数多至一百数十万。唐代开元时,边防十镇有兵不到50万,内陆武备甚少,则宋代开国未百年,其兵数已倍于唐代。宋代的禁兵、厢兵皆是募兵。因为宋廷用兵数量太多,如果征发平民服役,服役期一定会很长,平民长期服役,其个人的产业必然会荒废,那样国家就不得不供养他,这也就与募兵无异了。将数十万禁军集中于开封,又要供给他们衣食军饷,其耗费之巨自不待言。据《宋史·食货志》统计,在1065年,宋英宗在位的时候,养禁军每年需钱3500万缗,养天下厢兵每年用钱1500万缗。天下养兵每年要花掉5000万缗,而当时宋廷每年的收入只有6000万缗。财政的80%都用来养兵,政府当然要闹穷了。
北宋虽然耗费巨资来养兵,可是其军队却多不堪用。地方上的军队,国家既不重视,饷械两缺,当然毫无战力。在首都的禁军,首先是没有实战经验。再一方面,宋廷为了抑制武臣,常使将、兵隔离,而多用文臣掌兵,于是禁军的训练亦差强人意。北宋的军队是用来维持朝廷的安全感的,所以首先追求的就是数量,因为数量比较直观。任何东西一味地追求数量,其浮滥就不可避免。一旦这个军队对外敌战败了,宋廷就又觉得是因为其数量不够,于是再行增兵,如此即陷入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