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临床应用心得体会

咳嗽是多种肺系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又是具有独立性的一种病症。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主要病机),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主症)的一种肺系病证。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一般通称咳嗽。

  1止嗽散的临床应用

  止嗽散出自清代名家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原方组成如下:炒桔梗、荆芥、蒸紫菀、蒸百部、蒸白前各二斤,陈皮(去白)一斤、炒甘草十二两。用法:共为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食后,临睡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功用:止咳化痰,疏表宣肺。主治:风邪犯肺。咳嗽咽痒,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等。现代常用药物剂量为:紫菀15g,百部12g,白前12g,桔梗15g,荆芥10g,陈皮15g,甘草6g。作汤剂,水煎服。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辨证论治,运用加、减、裁、采、穿、合、化等七种方法对止嗽散灵活使用,治疗各种类型的咳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1对于外感风寒咳嗽伴发热恶寒,咳声重浊,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者,加用防风、杏仁、羌活等疏风解表散邪止咳

1.2对于外感风热咳嗽伴身热咽痛,咳声音哑、咳嗽频剧,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者,去陈皮、紫菀,加用桑叶、薄荷、菊花等轻清止咳。

1.3对于咳而兼喘者加用炙麻黄、杏仁、地龙等宣肺止咳平喘。

1.4对于风燥伤肺干咳,连声做呛,无痰或痰少难吐,舌质红,苔干燥,脉浮数者,可去荆芥和陈皮,与桑杏汤合用。

  1.5对于痰湿雍肺咳嗽伴有咯痰,痰液为白色粘稠,舌苔白腻,脉濡滑的可加用半夏,茯苓化痰止咳,加用生姜,大枣和胃去湿;还可与三子养亲汤合用。

  1.6对于肺胃阴虚久咳无痰或痰少难咳者,可去陈皮,加用瓜蒌、贝母、杏仁、沙参、麦冬、百合滋阴润燥止咳。

  1.7对于肺热咳嗽伴有咯痰色黄,咯吐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的患者,可加用黄苓、前胡、桑白皮、知母、石苇等清热化痰止咳。

  1.8对于气逆作咳咳时面红,咳引胸痛,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者,可去荆芥、陈皮,加用黛蛤散配丝瓜络、丹皮、郁金等疏肝理气活络。

  2讨论

  以上八点在实际病例中绝大多数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错综复杂地交溶在一起,这就需要临床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辨证施治,合理灵活地应用,掌握好药物的剂量和加减,才能达到去病的疗效,共同为发扬中国的传统医学做出努力。肺属金,如钟,非叩不鸣。叩钟之器,不外两端,一为外感,一为内伤,而其中又以外感首居其位。外感与内伤关系密切,常相互影响致病情复杂或加重,止嗽散以其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在临床上通过灵活加减,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所导致的咳嗽治疗作用显著而得到诸多医家广泛的应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