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真的明白康熙青花瓷器的收藏和鉴定?
晚期青花瓷器中的款识可谓繁杂多样,除了已有的具本朝年款者,另有干支纪年款,吉语款以及大量的堂名、斋名款出现在了器物的底部。著 名的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等。图形花押者也可见到。
康熙青花有官窑和民窑之分,官窑青花精工细作,典雅优美;民窑青花也毫不示弱,同样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甚至在装饰题材内容上较之官窑更为广泛,绘画风格也更为生动。
在瓷器的生产烧制方面,清政 府首先于顺治二年宣布:“除辖直省匠籍,免征京班匠价。”废除了明代以来的匠籍制度。而后又于康熙二年实行“班匠价银,改入条鞭内征收。”这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和工匠在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上的束缚,促进了陶瓷业的长足发展。
康熙青花的图画题材极其丰富,青花色料和技艺上的改进,大大地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花卉图案,写意真实,笔力刚劲,线条韧练,山水以“北派”斧劈皴的崎岖山峰为主,人物多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演义小说、戏曲故事,如《东周列国》、《西厢记》、《三国演义》等,这与明末以来木版刻画的风行有关。花鸟图案往往别出心裁,如博古、冰梅、枝梅、月影梅、月影玉兰、双钩缠枝莲。其他则还有吉样图案,如婴戏图、缠枝花卉等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间色彩。有的器具型如瓶、坛在绘图案外的近器口、近器底处,常加一道边饰,有的如城垛状,有的像竹编纹。这两种不同的边饰,往往代表了中 心图案绘画的精粗,城垛状边饰其中 心图案大多精细,而竹编状的由较粗。
永乐、宣德两朝的三十余年里烧造的青花瓷堪称稀世珍品,其颇具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发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康熙朝在仿制时,同样刻意模仿青料浓艳流淌的艺术效果,神形兼备。仿永乐青花花卉斗笠碗,胎体轻盈,釉质细腻,釉面晶莹肥润。经过查考,其制作母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碗外壁绘缠枝牡丹四朵,线条疏朗,笔法流畅,可以清晰看出描绘青花时,用反复点染描摹追求“苏麻离青”色调。碗外壁所绘的四朵花卉并没有按照一般官窑作“十”字状对称。通过与馆藏永乐原器比对发现,原器的花头就是不对称的,同样是两朵紧贴,相互依偎。可以说,康熙仿品是对原物一比一复制的忠实写照。据笔者查考,除了这种无款花卉斗笠碗外,康熙一朝烧制过为数不多的落有本朝款识的缠枝花卉斗笠碗,其花头同样不对称。
康熙中期青花瓷画艺术,直追明末华亭派董其昌画意。是青花瓷画艺术最为兴盛的时期。康熙中期青花无论从山水之大廓形,或从细部分析,均受明末清初山水画家董其昌、陈老莲、华喦、刘泮源的影响,其中以董其昌的影响巨大。
康熙官款出现在中后期,主要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和“康熙御制”四字款,字体以楷书为主,亦有篆书、行书、满文、波斯文、八思巴文等,双圈六字款多,单圈、无圈、方框款少。还有堂名款、纪年款、人名款、题记款、吉语款、花押款、章款等,其中堂名款、吉语款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