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用不能乱用!正确认识和使用水产微生态制剂
专注养殖,通俗易懂,贴合实际,严谨求是。不标题党,不大惊小怪,不学术化。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
第一线实践养鱼者,深知养殖从业不易,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共谋水产繁荣!
近期精选内容(请点击):
7.认识鱼鳃及其鱼类的呼吸特点
8.水产养殖高产高效益的要求
10.养殖“智商税”“割韭菜”套路多
11.类似于"鱼类缺氧"的硫化氢中毒
12.简析和认识鲫鱼:种类最繁且多!
13.鱼类败血症疑难杂症的防控
14.抬网捕鱼解决"捕鱼难"问题
15.简述鲫鱼品种常见5大类15个种类
16.败血性出血病或坏血病的治疗
17.两种烂鳃病的辨别与防治
21.车轮虫既常见又危害大
22.养鱼水体的维护和亚硝酸盐的处理
24.林文辉:水产养殖业“欲速则不达”
25.藻类造“氧“与开机加“氧“
正确认识和使用水产微生态制剂变得十分关键,尽管有益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上,结果表明其有许多优点,研究和开发工作日益加深,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待研究领域没有触及。实验室里也许是正面的效果,但在室外大塘的体量环境复杂,它与小水体(实验室)非常纯净的环境有天渊之别,其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甚至是相反的结果,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一线生产中,有养殖人把一切希望寄于调水和培养菌藻上,不论时机,不分情况,动不动就调水培藻养菌,甚者象被洗脑似的一年到头都在往塘头一股脑的下这样菌放那种藻的,有必要吗?有时是需要的,但有时是无用的,甚至稍不注意还会把一塘好水搞得稀烂。
许多养殖户对有益微生物制剂一知半解,或推广宣传、进群听课受夸大、神话"效果"的影响,简单地认为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只要向塘中泼洒、倒下去即可,不管是什么菌种的制剂,有何使用要求等等,一概不讲究,有时是不知,使用上存在着很普遍的盲目性问题。各种水环境因子都可能对微生态制剂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应把不良因素的影响降到最小,选择适宜的水环境来投用,其效果不但好而且是加倍的好。
其实,微生态制剂的使用也是有条件的,无论是芽孢杆菌还是光合细菌,等等,都是需要特定的生活环境的细菌,与其它成千上万种细菌一样,只有在能满足其生理特性需求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地繁殖与生长,才能发挥其有限的作用。相反,如果将这些微生态制剂随意地泼洒在塘中,将有可能导致这些塘中固有的微生态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甚至引起池塘微生态群落多样性的消失,而这是非常有害的。
(水微生态群落结构)
水体溶解氧的高低,会影响到菌藻生长速率和氧化分解污染物的效率。在常用的微生物制剂中,比如芽孢杆菌为好氧菌(或兼性),硝化细菌为严格好氧菌,什么是好氧菌!说通俗一点,就是喜欢氧气而且还必须要有足够氧气的菌种,相反,在欠氧不足的环境中,这些好氧菌不能生存,还会窒息而死。因此,养殖户使用这类好氧活菌产品时,一定要保持水体中有足够的溶氧,才能维持细菌的生存繁殖,否则,用了好氧菌后还会反而引起整个水体更加缺氧,触发一系列水体不良变化的走向。
有些养鱼人平时忽略"溶氧"工作导致水体恶化后,才急于花钱去买这样菌那样藻的,猴急火燎的调水改底。殊不知,如果在水中本身溶氧不足的情况下,大多数的微生物制剂泼下塘后,是根本没有效果的,等于是花了冤枉钱而并没起到什么作用的,因为微生物本身也是"生命体",哪怕是厌氧菌种,也要依靠有适度的氧气供给自身生命其后才会"运转",没有氧气或者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何来活力。
菌藻都要有一个最佳pH值的范围,过大的pH值波动会影响微生物制剂效果。比如硝化细菌,虽然各种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不同,但它们都在微碱性反应的环境中才能良好地生长,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如果水体pH值偏酸,使用硝化细菌等于白用。
天气好坏也会影响到藻类的繁殖和水色变化,大多数微生物制剂在20~30℃内有比较好的活性,水温10℃以下时活性明显降低,在使用微生物制剂时,要注意水温对产品效果的影响。有些厂家胡乱鼓动人们在低温时节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说是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非常令人遗憾!
强烈的光照和透明度,对于亚硝酸细菌影响较大,因为亚硝酸细菌对近紫外波段很敏感,因此在使用硝化细菌类产品时养殖水体的透明度不能太大,或者选择合适的时间使用,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水体肥瘦及营养水平也与细菌进入水体后繁殖速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水体太瘦,或营养成分单一或失衡,有些异养菌为主的活菌制剂不会大量繁殖,使用活菌几乎无效,此时应向水体中适当补充缺乏的营养后,也就是说,水要有一定的肥度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清汤寡水不宜。
不同的微生态制剂,有着不同的生物学特征,要想把微生态制剂的效果发挥到极致,最起码的要求是:pH值 6-8,水温15℃以上,水体溶解氧3毫克/升以上。另外,在计划使用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时,两者并不适合同时投放在同一养殖塘中,因为它们相互有抑制作用,会降低其使用效果。
在养殖水体和水生动物无异常时,尽量不投入或少投用药物(含制剂)入塘,尽量维持现有的自然平衡状态,不要动不动就大量投用药物和生物制剂,花了钱不一定就有好的回报。有些东西入水后还有可能"按下葫芦起了瓢",任何调水、改水、促藻、培菌的东西,虽然有利但也有弊,某种情况下可能反而会破坏水体的自然生态系统,打破平衡,适得其反,如果不慎引起整个水体生物生态系统紊乱,后果不堪设想。即使在水体发生异常(比如水质恶化,蓝藻暴发等)时,应在判明水体系统出现何种的问题,对症施治也不能乱用乱整。
另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