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试解No.178

178 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

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
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
得此脉者,必难治。
本条顺着上一条(《伤寒论》试解No.177)的“脉结代”,顺势解释了关于结、代、结阴、代阴的定义,其定义跟后世[注1]中不同,但可互参,其逻辑是不矛盾的。
结脉(名曰结),为提示津虚或病势不急之缓脉[注2]的基础上(脉按之来缓),出现时不时的脉搏中止一会儿后恢复跳动(时一止复来者),可对应为现代医学中心率不齐的范畴,可轻可重,轻则可见于(亚健康)正常人未至病理态者,重则可见于房室传导阻滞、冠心病等疾病,可一定程度上对应后世脉学中结、代脉。
代脉,为提示气机散乱之动脉[注3]的基础上,出现脉搏中止良久才能恢复跳动(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可对应为现代医学中心衰等疾病,一般病情比结脉重,可一定程度上对应后世脉学中促脉。
结阴脉(名曰结阴也),在有结脉的缓而偶有中止一会儿的基础上,不规律地间杂着中止后脉象恢复时为不柔和的动脉、突然一阵迅速的数脉(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是心律极度失常的表现,可对应为现代医学中心衰、恶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范畴,见于重症,可一定程度上对应为后世医学中雀啄脉[注4]、虾游脉[注5]等绝脉怪脉[注6],也可以对应姚梅龄老先生的《临证脉学十六讲》中三五不调脉[注7]、乍数乍疏脉[注8]。
代阴脉(名曰代阴也),在有代脉的动而中止良久才能恢复跳动的基础上,中止良久会恢复的脉为动脉[注3],如同另外一个脉象代替一样,可对应现代医学中重度传导阻滞、心衰等范畴,见于重症,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应为姚梅龄老先生的《临证脉学十六讲》中三五不调脉[注7]、乍数乍疏脉[注8]。
遇到结阴脉代阴脉,表示疾病程度重,为难治,在临床中遇到这些脉象,需要多加注意,在现代医学的支撑下,很多过去是死脉、绝脉、怪脉范畴的患者仍有可治之机,临床当把握住机会。当然前提还是能够本条所言的结、代、结阴、代阴四脉对疾病的严重程度作出区分,并判估预后。

[注1]按现代定义:结脉为“迟中一止,止无定数”,代脉为“动中一止,止有定数”,促脉为“数中一止,止无定数”。结代脉泛指心率不齐者,病位在心。

[注2]在太阳病中几种可能,一是病欲愈(如《伤寒论》试解No.23);二是表示病势不急(如《伤寒论》试解 No.2);三种表示水气之病(如《伤寒论》试解No.39);四是跟太阳伤寒证的紧脉相对应,提示津虚。

[注3]动脉为短+滑+数+实的复合脉,动脉的脉形如豆、滑数有力,提示①正邪相争;②气机散乱:如痛、惊。在《伤寒论》试解No.134也有叙述。

[注4]雀啄脉,七绝脉/十怪脉之一,常是解索脉(房颤脉)的先兆。《医学入门-死脉总诀》提到:脉在筋肉间,连连急数,三五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主脾气已绝。与现代医学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相合。

[注5]虾游脉,脉象名。七绝脉/十怪脉之一。脉在皮肤,如虾游水,时而一跃而逝,须臾复来,其急促躁动如前。为孤阳无依,躁动不安之候。

[注6]此类绝脉、怪脉均为真脏脉,特点是无胃无神无根节律紊乱,无从容和缓感觉的脉象。《医学入门-死脉总诀》提到七绝脉:“雀啄连来三五啄,屋漏半日一滴落,弹石硬来寻即散,搭指散乱真解索,鱼翔似有又似无,虾蝦静中跳一跃,更有釜沸涌如羹,旦占夕死不须药。”共包括七种脉:雀啄脉、屋漏脉、弹石脉、解索脉、鱼翔脉、虾游脉、釜沸脉。《世医得效方》提到十怪脉:一曰釜沸,二曰鱼翔,三曰弹石,四曰解索,五曰屋漏,六曰虾游,七曰雀啄,八曰偃刀,九曰转豆,十曰麻促。具体如下:(意义仅供参考,不必盲目尽信)

釜沸脉:脉位浮无力,如锅内水开之沸腾。极浅,极快,无根。【意义:三阳热极,阴液枯竭】

解索脉:如解乱绳,脉力不等、快慢无常。【意义:肾与命门之气皆亡】

鱼翔脉:浮面无力,似有似无,如鱼之翔水。【意义:三阴寒极,亡阳于外】

雀啄脉:三五不调,阵发如鸟雀啄食。【意义:脾之谷气绝于内】

虾游脉:浮弱无力,时隐时现,如虾之游水。【意义:阴绝阳败,主死】

弹石脉:脉管坚硬,甚者纡回曲长,指若弹石。【意义:肾水枯竭,阴亡液绝,孤阳独亢,风火内燔】

屋漏脉:充盈有力,脉缓如雨后屋漏滴水。【意义:脾气衰败,化源枯竭,胃气荣卫俱绝】

麻促脉:极细如麻,微弱如风卷残竹。

偃刀脉:脉坚管细、弦紧如刀刃。

转豆脉:应指圆滑流利,旋转如豆粒。(编者按:也可一定程度上对应其脉如豆的“动脉”中重者

图截自茶叶蛋《脉法专题》课程

[注7]三五不调脉,为姚梅龄老先生在《临证脉学十六讲》中提出,为时时歇止,促结交替,止无定数,提示气血阴阳虚兼气血阻滞,多见于心房纤颤、传导阻滞、心肌病,危脉!治疗宜通补兼施,如四逆汤加麝香、破格救心汤等。

[注8]乍数乍疏脉,为姚梅龄老先生在《临证脉学十六讲》中提出,为脉搏快慢交替出现、速率不匀、节律不整,提示①气血虚兼气滞血瘀;②气血虚兼虚风内动、心气浮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