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西瓮城檐台上有一块“定城砖”,它真的六百年,无人动过吗
长城被称为是华夏的脊梁,在长城之上,有三处重要的关口,起点的关口是山海关,中间是镇北关,终点的关口是嘉峪关。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873年,陕甘总督左宗棠曾经亲提“天下第一雄关”六个大字,悬挂在关楼之上,嘉峪关名传中外,是游客云集之处。在嘉峪关西瓮城后檐台上有一块“定城砖”,传说它被放在哪里,经过了六百年的漫长岁月,也没有人敢动它一下。为何不敢动,因为这块砖的名字叫“定城”,只要一动他,嘉峪关城池都将为之不保,其实,这个传说是不靠谱的,为何这样说,下面就开始解密了:
1、定城砖的由来
嘉峪关西瓮城后檐台上那块“定城砖”的由来,谁也说不清楚,唯一能说清楚的,是一个不靠谱的传说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洪武五年,故事的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在主持修嘉峪关的朝廷官员李端澄,另外一个是工匠领班易开占。
李端澄为了修建嘉峪关城楼,请的都是工匠中的精英,他工钱给的不低,但为了贪墨朝廷给工匠们的赏钱,他起了一个坏心眼,那就是请工匠领班易开占做工程预算,他的要求是,嘉峪关城门楼完工,不许剩下一块砖。
易开占经过画图,放样,最后预算出,嘉峪关的用砖总量为十万块,可是工程完结,实际用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剩下的一块砖,被他放在了西瓮城后檐台上。
李端澄指着那块剩砖,就要扣下工匠们的赏钱,易开占冷笑,道:“那块砖叫定城砖,一旦取下,嘉峪关的城楼将不保!”
李端澄“挑刺”计划失败,最后只得给了易开占等人的赏钱。
可是如果仔细想一下,易开占的“定城砖”的说法,真的不靠谱。为何说不靠谱,我们首先谈一下烧制城砖,运输城砖,以及建筑嘉峪关关城之时的城砖损耗。
我们都知道“错误可以避免,但误差却不可以避免”的物理学定律。在嘉峪关城砖的烧制、运输和建设过程中,损耗就不可避免。随便解释一下,您就能明白,嘉峪关城砖的砖坯放进窑内,加火烧砖,大部分城砖应该都是合格产品,只有一小部分开裂,扭曲的必须要淘汰。故此,烧砖的时候,就要多烧一些,弥补损耗的一部分城砖。而运输时,城砖在碰撞、颠簸的时候,也会出现断裂和缺角的损耗。在修建城楼的时候,匠人在砌筑城砖时,其损耗就更不可避免了。
损耗率究竟是多少?按照现代《建筑手册》上给出的合理值是5%左右,也就是说,易开占就是神仙,他能算准了嘉峪关城楼用城砖十万块,但也必须要多购进5000块补充损耗用的城砖。
城砖损耗的数量究竟是多少,这是任何人也无法控制和计算的,故此,建筑完嘉峪关城楼,只剩下一块砖的提法,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也纯属是在自欺欺人。
2、嘉峪关定城砖出现的时间不对
明洪武五年(1372年),就是朱元璋从元朝统治者手中,将明朝江山抢来的第五年。当时的大明朝并不富裕。要知道当时灭元的战争刚刚结束,物质十分的匮乏,朱元璋为了厉行节约,严防奢侈,便制定了《礼制集要》,集要中规定,品级低的官员,甚至不许使用金玉之物,节俭之风可见一般。
《明人笔迹》中,曾经记录着朱元璋的午餐菜谱,上面有20个菜肴和茶点,其中最好的几道菜,无非是虾、羊肉,鹅肉和蒸鸡而已。朱元璋为何要这样节俭,首先和性格有关,接下来和治国理念有关,但更有关的就是明朝建国之初没有钱。
明洪武五年,嘉峪关开始建关,为了省钱,一开始修建的是土城。这座土城周长约733米,高度约为6.7米,也就是说,最早的嘉峪关根本就是有关无楼的状态。没有嘉峪关的城门楼,这块定城砖自然是无处安放。
修建嘉峪关土城,最苦最累的是夯土工将,这时候的易开占就算出现在修工的队伍中,估计也没法发挥预算的能力,因为没有银子,一切需要从简,更别说修建城楼了。
时间一转眼,到了1506年。当时的嘉峪关守将李端澄手里有了一些税赋的积蓄,他便找来工匠,修建了内城的光化楼和柔远楼,城内还修建了仓库,官厅等等的附属设施。
这时候的嘉峪关,还不算一个著名的关隘,因为内城只是一个小城,甚至还有两次被敌人攻破的历史,更气人的是,有时候敌人嫌攻城费事,他们竟骑马绕过嘉峪关,去攻击其他的地方。
1539年,嘉峪关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明朝的兵部尚书翟銮巡视西北,认为嘉峪关地理位置极其险要,应该重立城关,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嘉庆帝接到翟銮的奏折后,当即准奏,并给嘉峪关拨款,就这样,在嘉峪关的内城之外,又修建了高大的外城,嘉峪关雄伟的城楼,终于拔地而起。
如果嘉峪关开始有了“定城砖”的故事,就应该发生在1539年,但这时候,距离明洪武五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
我们假设定城砖的故事存在,这块定城砖到了清朝,又将面临怎样的局面?
3、清朝又对嘉峪关大修了三次
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明朝的“定城砖”就放在嘉峪关西瓮城后檐台上,我们看看他经过了明末清初的朝代变更,以及二三百年的风剥雨蚀,还有血光遍地的战火洗礼,它还能不能保得住。
清初的时候,嘉峪关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修筑,但为了防止祁连山厄鲁特进入河西,甘肃提督在康熙五年的时候,才修筑了长达三百六十多里的南山边墙。
清康熙三十二年,噶尔丹部发生叛乱,嘉峪关成为了指挥前敌的大本营,至噶尔丹部叛乱结束后,嘉峪关也顺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维修。
这时候,我们判定那块“定城砖”还在。
据《重修嘉峪关碑记》记载:清乾隆三十一年,清乾隆四十年,清乾隆五十六年,嘉峪关的关楼得到了加固,光化楼、柔远楼得到了包砖,摇摇欲坠的嘉峪关关城,获得了一定的恢复。
咸丰三年,经过各方筹集银两,一场更大规模修复嘉峪关的工程开始了,原来堞雉大半倾颓,几近废败的嘉峪关终于焕发出了一点生机。
清同治七年,嘉峪关又被重新修补。清同治十二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巡视嘉峪关,发现雄关颓败,当即调拨银两予以修补。让荒凉的嘉峪关,又能以新面目示人了。
嘉峪关颓败,修补;荒废,修补,摇摇欲坠,接着修补。为何不能对破旧的嘉峪关,来一次大的手术,让它重新焕发青春?这道理很简单,因为清朝当时没有银子。
这时候,嘉峪关经过多次的修补,那块“定城砖”还在不在,真的是未知数了。
清末以后,到了北洋和民国时代,城楼遭外来驻军、当地百姓的严重破坏,最重要嘉峪关楼已不复存在,其砖头被修了军营,木料被烧火做饭。而光化、柔远二楼仅存框架,作为配角的西瓮城估计也已经坍塌,而瓮城后檐台上那块“定城砖”估计早就没有影了。
解放后,嘉峪关又经过多次修缮,这才真正焕发了青春,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天下第一雄关”。
很显然,瓮城后檐台上那块“定城砖”太新,真的不是经历了五六百年风雨的“沧桑”样子,它应该是解放后,有关部门,为了呼应易开占修城的故事,而特意放上去的。
这块定城砖,每一次改建重修嘉峪关,都得被人动过,不仅动过,而且被太多的人动过,按照道理,它其实早就应该不存在了,为了照应那个故事,这才被近代人放了上去而已。
总结
嘉峪关是长城的终点,堪称是除了山海关之外的最重要的关口,这座重要的关口,理应有很多的故事和传奇,而说到故事,就可以有虚构的成分。
故事可以虚构,而弘扬工匠精神的“定城砖”,完全可以在瓮城后檐台上,放600年,或者更多的年份。但历史不容虚假,那块定城砖不可能在瓮城后檐台上,静静地放了600年。
还是让我们擦亮眼睛,看清历史的真面目吧。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文秀才
参考资料:《嘉峪关志》 编纂委员会 甘肃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