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非逻辑感悟碎片(三十六)
1、第一年翻倍,第二年亏50%,涨幅就全都归0了。第三年要想把年化收益拉回10%,就需要增长33%。100%,-50%,33%,感觉上是赚了不少,实际只有10%的年化。投资最重要的是不要有大亏,这算是做大蓝筹的优势了。
但在估值到了绝对低位的时候,我是不在意股价涨跌的,或者说只要企业发展趋向很好,对我来说股价跌得越多,利好就越大。我的重仓只会在自己能力圈内,而且是非常有信心的股票上。没有信仰的股票我是不会重仓的,有信仰的股票则是越跌越贪婪。
2、我开始做投资的前7年,一直在控制投入资金,大部分时间里股市上只有一个月工资在里面。直到某一天,感觉对市场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才开始不断加仓。
做投资要知道市场是什么,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更要知道时间是什么。有些布局是经年累月的,这是规矩。很多股票我一直在盯着,建仓的契机往往都是一次较大的回调,如果没有,我宁可错过。
3、所谓持有和买入的差异,实质上是如何看待浮盈的态度,在客观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买入是一种仓位态度,持有也是一种仓位态度,在不同的环境里,每种态度的意义并不一样,但终归都是仓位。
价值投资就是赚企业成长的钱,跟择不择时是两个概念。很多人买入后一直持有,仅仅是因为被套了,和价值投资一点关系没有。
4、有些劳动是当期的,有些劳动是历史沉淀并不断释放的,还有些劳动不是出自商品制造者,而是出自渠道传播者甚至商品购买者。从更长的时间周期来看,有些劳动被透支了,仍会还给商品。
鸡犬升天的年份,以后大家会觉得到处都是天狗。最可怕的是有些人会在后面的投资生涯里,不断去重复今年的经验,就如同守株待兔。
5、国情决定了,高杠杆一向都是严管控,过去十年比银行、保险更稳定的赛道并不多。即便是经常爆出新闻的地产,在头部上市公司中,波动虽大,但多数是估值在变,业绩普遍是稳步上升的。其实,赛道无所谓好坏,自己能懂就是好赛道,不追高就没有大危险。
不说太远,过去5年,有多少基金能跑赢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更不用说和融创中国比了。有些股票看起来涨得挺快,但有多少人敢把全部身家投在上面?股票归根结底是靠仓位赚钱的,不敢重仓并长期持有,涨的不过是些泡沫。
6、在GDP增速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下,企业逆袭比行业逆袭难得多。多关心企业经营,少关心市场情绪,这是避免情绪化的最好办法。市场先生是老花眼,近了看不清,远了才能恢复正常。我们永远都找不到市场先生这个人,但它一直都存在于投资者心里。
每个人眼中的市场都是不一样的,明白自己的市场就好。有些东西,确实如同索罗斯所说的反身性,资金带动情绪,情绪引导资金,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股票的内在价值。只要骨头香,不怕狗不来。
7、很多地产股下跌了30%多,心里发慌的就是不懂;有些股票,已经到了历史估值的最高位,而年利润增速只有百分之十几,以后也看不到业绩大幅提升的可能,心里不慌的也是不懂。
股票的交易周期还是短暂的,对创业来说,很多时候都要3、5年之后才能看到眉目,有些甚至要更久才知道自己是否成功。重要的在于是否真正理解了市场,是否知道自己的定位和能力,知道自己所选择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控制人的品性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