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秦何必洗白?《大秦赋》结局难平观众怒火!重读历史深究其罪
在26号晚上号称是大秦系列收官之作的《大秦赋》终于迎来了大结局,但是这个结局观众不满意,历史学家也不满意。整部剧就像是秦始皇的洗白剧一样,所有的杀戮都是为了天下苍生,这一点是此剧最大的bug。
《帝王世纪》一书中提到“秦兼诸侯至三十六郡,其所杀生三分有二。”秦王确实做到了统一六国,但是在当时中国的农耕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华夏民族靠着长久的耕作和水利的发展才得以艰难地增长人口,而秦始皇在短短10年屠杀了六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这对当时的百姓来说其实是一场灾难。
而《大秦赋》中似乎故意把秦始皇屠杀的画面一笔带过,并不做拍摄,有洗白的嫌疑。比如秦王母亲赵姬在赵国的旧居所被亡国之后的赵人推倒焚烧拿来泄恨。而秦王路过旧居之时,看见了烧毁之后的残垣旧壁,下令直接屠杀方圆五百里的百姓。而后续怎么进行屠杀,并没有被拍摄出来,但是光是想想就已经触目惊心了。
如此不分青红皂白,连累无辜百姓的帝王,看过《大秦赋》的观众还觉得他是明君吗?如果是明君至少应该下令彻查是谁主导了焚烧旧居的行动,抓住幕后布局之人,而不是拿手无寸铁的百姓来出气。
剧情中樊於期对太子丹有救命之恩,他领着一队秦军明明已经逼近了太子丹,完全有能力做到生擒,但是他送了一匹马决定放走他。这个举动让很多观众好奇是什么内在原因?这要从人物性格来分析,樊於期在领兵的时候已经外露刚愎自用的性格,此人过度自信且太有主见了,所以很容易以自己的思想作为判断,他觉得做得对就是对。
而樊於期与太子丹的交往其实不深,但是也算是长久的相处在同一个皇宫之下,难免有些朋友之间的交情。樊於期的性格为人仗义,所以因此才敢自作主张放走太子丹,他敢于挑战秦王的权威和秦国的法度,所以导致了他最后因为过度自信而没有保护好秦王的冬姐,成为秦国的通缉犯。
正是因为他是秦王的痛恨之人,所以最后太子丹选择牺牲恩人的人头换取一次荆轲刺秦王的机会。可以说樊於期一生无脑仗义,该保护的人不能保护好,不该管的闲事硬要往身上埋炸弹,最近曲终人散,两面不讨好,落个成为礼物的下场。
甘罗是战国时期名臣甘茂的孙子,小小年纪已经是声名在外了,因为家学非常的渊博,所以自幼就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但是他这个少年政治家却死于秦王的刀下,究竟是为何呢?
首先甘罗出使赵国的大背景是秦王已经决定联合燕国一起攻打赵国,所以甘罗去赵国这一趟,不可能与赵国握手言和的,否则就是啪啪打嬴政的脸,弄得嬴政两边不是人。但是甘罗是谁的少庶子呢?是吕不韦的。所以作为吕不韦的门下之人,自然是要替吕不韦卖命的。
小小年纪他没有什么城府,他属于家道中落型,没有在秦国的基层混过,最多是有点才华,并不是懂得生存法则的人。所以他去赵国,只考虑了吕不韦,他认为大秦打赵国,为的不过是赵国的城池和土地,其实不是的,秦王攻打赵国2个原因说的很明白,第一个是因为年幼的时候遭到了赵人的欺辱,需要打架出口恶气。第二个是想要灭了赵国,作为统一天下的第一步。
那么甘罗走这一趟也算是不辱使命了,确实靠着口舌之争拿到了5座赵国的城池,但是嬴政的胃口岂是5座城池可以喂饱的?人家要的是整个赵国,甘罗走这一趟最重要的目的是让赵国不知道秦国联合燕国抗赵的计划,做到迂回。但是少年不懂帝王心,一心只为了在吕不韦面前急于表现自己,要立功,所以死也是意料之内的事情。
相反,这一点姚贾就做得很好,完全做到了领会大王的意愿,总是周旋于列国权臣之间,一步步推进秦国的计划。
《大秦赋》为了塑造嬴政的美好人设,给嬴政的台词加了很多“糖”,动不动就来一句“为了天下苍生才努力统一中国”,说实在的帝王之心来看,统一之后他管理的辖区变大了,那么意味着以后增收的赋税也就增加了。那么赋税增加之后,嬴政就可以修建自己想要的建筑了,比如阿房宫、长城等等,哪一个不是用百姓的血汗钱换来的。
剧中很多关于六国百姓的情节纯属虚构,比如楚国的老百姓不堪官府压榨纷纷逃往秦国,三晋的百姓迫于生计前往秦国乞食等等。然后秦国还给他们发放农耕用的工具和种子、牛等等。真的不晓得这个编剧是怎么想出来这些桥段的,实在太荒谬了。秦王暴政,六国百姓避之不及,怎么可能还前往投靠呢?
在我看来,胡编乱造、篡改历史,为秦始皇的暴政涂脂抹粉真的没必要,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努力洗白嬴政呢?虽然他是暴政,但是他的暴政确实是他得以成功的理由,他已经做到了威慑天下,每个人都惧怕他,所以粉饰暴力是没有必要的,崇拜强权这种思想明显不对劲。
如果一部历史剧想要用历史的教训来启发当下的人去看待现代的生活和政治,那么必须要学会运用一些情节,让观众看到其中的矛盾性。比如虽然秦王征服了韩国,但是其子民仍然过得不好,并没有秦王所说的那样能够过上吃饱穿暖的太平日子,而是陷入了无尽黑暗的深渊中,这样的情景并不用很宏大,而是仅仅需要几个饿殍遍地的画面即可。
但是此剧中把韩国亡国之前拍摄得非常的凄惨,地里没有任何的粮食,百姓都开始啃树根了。而归依秦国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效提高,有吃有喝,过上富足的生活?无知加荒谬就是形容这部戏编剧最好的词语了。
《大秦赋》在剧情上是非常不符合历史的,但是整部剧的服化道却出奇得写实。比如在剧中秦王在翻一个大漆木箱的时候,整个木箱的构造其实仿造了战国早期的漆木器,而战国时期这种木器只有红黑两种颜色,基本没有黄色,色调相对单一。
还有剧中用到的“秦箭”是完全符合历史的,秦国的箭为了能够减少浪费,所以箭羽、箭杆、箭镞三个是分别制作,从而使得三个组成部分不论缺乏任何一个部分,都可以通过换零件来顶上,从而能够保障正常使用。这一点上确实做到了对历史的尊重。
我们在很多剧情中都可以看见骑兵的脚下并没有马镫,马镫是用来稳定人的骑坐位置的,而我们从多国的战争中可以看出,骑兵在当时不算是主力。步兵才是冲锋陷阵的主力,骑兵主要是起到包围的作用,用马的身体把敌人包围起来,画圈骑射,这样可以避免敌军逃出包围圈。
那么“马镫”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是当骑兵从辅助兵种成为主力的时候,明显这个时候还不是,所以马鞍和马镫都还没有发展出来,该剧在这部分也算是冒着拍摄的危险展示给观众看了秦国时期的骑兵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