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法家人物·张岳崧,书法得晋唐诸家奥秘,临仿各造精妙
张岳崧楷书《南安书院碑记》张岳崧(1773-1842),字子骏,另字翰山(一作澥山),号觉庵,海南省定安县(原广东省)永丰乡高林村人。清代名臣,文学家、书画家。是海南明、清两代唯一的探花郎。历任国史馆协修官、会试同考官、文颖馆纂修官、武英殿纂修、教习庶吉士、四川乡试正考官、陕甘学政、文渊校理、翰林院侍讲、江苏常镇通海兵备道、湖北布政使、两浙盐运使、浙江按察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詹事、护理巡抚等职。
张岳崧博学多才,涉猎很广,文章书画犹为称道,他又是清代知名书画家,尤以工书著称,现代出版的《中国书画家大辞典》、《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岭南画征略》等书都有专门介绍张岳崧的条文,称他“书法与郭兰石(尚先)齐名,画宗元人,不多作,零缣残墨,人多宝之。”清代《国朝画征略》将张岳崧列为广东四大书法家之一,《翰山公崇祀乡贤实录》称其“书法得晋唐诸家奥秘,临仿各造精妙,片楮只字,人争宝之。”《中国书画家大辞典》称他“书宗欧(阳询)柳(公权),尤长擘窠大字,当时碑版多出其手。”张岳崧的手迹遗物有不少留传后世,定安县博物馆目前还保存着张岳崧手书的条幅、对联、抄本、匾额以及各种印章等。海南民间亦有不少人收藏有他的书法作品,但碑刻底稿仅见。
张岳崧是海南历史上一位难得的人才,他除了精通文章、书画以外,法律、经济、水利、军事、医学样样精通,真可谓是一位全才。他一生著有《钧心堂文集》、《钧心堂诗集》、《运河北行记》、《训士录》、《公牍偶存》等,至今仍保存在广东中山图书馆。我们最为熟知的道光《琼州府志》就是由他编纂的。张岳崧还曾主讲过琼州琼台书院、雁峰书院,羊城越秀书院,肇庆端溪书院,一生对海南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被历代海南人民誉为海南四大才子(丘浚、海瑞、王佐、张岳崧)之一,是海南“四绝”中以笃学不倦、精通书画而著称的“书绝”。南安书院及《南安书院碑记》《澥山公行述》提及:清道光四年(1824年)张岳崧提督陕甘学政,曾捐俸修复汉中之涅中书院、巩昌之南安书院、绥德之雕山书院等。邓洪波等编辑的《中国古代书院资料》中记载:巩昌南安书院建成于道光五年(1825年)。巩昌,即现在的甘肃省陇西市,清圣祖康熙八年(1669年)设巩昌府,这里曾经是甘肃西部最大的政治、经济和文教中心。南安书院,即现在的陇西师范学院的前身。张岳崧《南安书院碑记》记载的就是该书院的修建情况。
册页开篇记述道:“巩,赢秦故壤也,祖龙置郡陇右,汉季易南安,割据沿革代不胜纪。闗陇巴蜀,背拊吭扼焉。”言明南安书院所处巩昌位置及历史沿革。其中“祖龙”指秦始皇。张岳崧在五言古咏史六首中,多次用到“祖龙”一词,如“祖龙漫东游,宁知真人藏”;“祖龙制万方,祆彗发二世”等,可见这与张岳崧的用词习惯吻合。
“…国家远抚长驭,百有余年。桴鼓稀声,甿用敉辑。道光四年,使者持节视学,既下车,集髦士语以礼让之风,义利之辨高明庳琐,涂辙所繇往复步…”。清道光四年,张岳崧出任陕甘学政,助学兴教,兴办书院是其职责所在,也正是确定《南安书院碑记》写成时间之考据意义所在。“…诸髦先后拾级又百十武,有楼翼焉,屋三楹为:文昌阁,旁罗斗室十余区,北俯雉堞,城宇鳞次,渭流清洌,首阳鸟鼠,远迩环列,…此地幽峻,远胜闤闠,加以萁治,植之嘉蔚,僧寮梵室,咸资栖止,肄弦诵之音,则恭让生焉;居之清旷,近利之习泯焉。…”可见“南安书院”内部布局与外部环境鳞次栉比幽然静宓之全貌,以及对书院理想之期望。
纵观全篇,可以确认是一篇中规中矩关于书院建制沿革的上佳文作。短短五百余字,就将书院的建制沿革、内部结构、外部环境,以及兴办书院之必要和书院办成后的前景展望,都交代得一清二楚,使当时的情景跃然纸上。如此语言之精炼、用词之精确,让人叹为观止。再加上,通篇诗一般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流畅。不仅再现了张岳崧才高八斗、满腹经纶的文人风采,同时也折射出他乐善好施、为官勤廉的高尚品德。
真伪考辨这件藏品来自民间,其真伪程度是价值所在。除前所述各机构专家就其材质、笔墨、包浆、风骨鉴定确认真迹之外,另从《南安书院碑记》内容及钤印也不难看出历史遗痕和传承轨迹。其特征有三:其一,从落款“赐进士第翰林院编修提督陕甘学政琼州张岳崧撰并书丹篆额”可以看出,“撰”表明撰文,“书丹”表明书写碑志(古人用朱笔写在石上再刻碑称“书丹”,后泛指书写碑志),“篆额”即表明用篆字题写碑名。说明《南安书院碑记》的碑文、碑志、碑名都是由张岳崧亲自撰写,该册页就是原碑刻碑用的原始手稿。其二,有碑稿应该就有碑,经多方查证确有此碑,但已不知去向,估计已经流失或已被毁。不过,在陇西市博物馆提供的《巩昌府志》里找到了碑记原文,经对照与册页上所书只字不差。说明碑文相符,册页有源。
其三,从册页所钤收藏印来看,该册页至少历经两人收藏。第一位收藏者是钤“养晦堂”印之堂主。经查,此人名叫刘蓉,又名刘容(1816--1873),字孟蓉,号霞仙,湖南湘乡人,是曾国藩麾下的一名文官。同治二年(1863年)任陕西巡抚,督办全陕军务,同治五年被革职回乡。弃甲归田后在宅院建“养晦堂”,取“韬光养晦”之意。此册页估计为其任陕西巡抚时所得,珍爱之余钤以堂号印藏之。第二位收藏者是唐氏则赵,未查到名头。但从所钤之印既精又多来看,应为晚清或民国一小有名气的藏家,详尽还待查证。因此册页完整,流传有序。
价值评估张岳崧(1773-1842),字子骏,另字翰山(一作澥山),号觉庵,海南省定安县(原广东省)永丰乡高林村人。清代名臣,文学家、书画家。是海南明、清两代唯一的探花郎。历任国史馆协修官、会试同考官、文颖馆纂修官、武英殿纂修、教习庶吉士、四川乡试正考官、陕甘学政、文渊校理、翰林院侍讲、江苏常镇通海兵备道、湖北布政使、两浙盐运使、浙江按察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詹事、护理巡抚等职。张岳崧博学多才,涉猎很广,文章书画犹为称道,他又是清代知名书画家,尤以工书著称,现代出版的《中国书画家大辞典》、《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岭南画征略》等书都有专门介绍张岳崧的条文,称他“书法与郭兰石(尚先)齐名,画宗元人,不多作,零缣残墨,人多宝之。”清代《国朝画征略》将张岳崧列为广东四大书法家之一,《翰山公崇祀乡贤实录》称其“书法得晋唐诸家奥秘,临仿各造精妙,片楮只字,人争宝之。”《中国书画家大辞典》称他“书宗欧(阳询)柳(公权),尤长擘窠大字,当时碑版多出其手。”张岳崧的手迹遗物有不少留传后世,定安县博物馆目前还保存着张岳崧手书的条幅、对联、抄本、匾额以及各种印章等。海南民间亦有不少人收藏有他的书法作品,但碑刻底稿仅见。
张岳崧是海南历史上一位难得的人才,他除了精通文章、书画以外,法律、经济、水利、军事、医学样样精通,真可谓是一位全才。他一生著有《钧心堂文集》、《钧心堂诗集》、《运河北行记》、《训士录》、《公牍偶存》等,至今仍保存在广东中山图书馆。我们最为熟知的道光《琼州府志》就是由他编纂的。张岳崧还曾主讲过琼州琼台书院、雁峰书院,羊城越秀书院,肇庆端溪书院,一生对海南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被历代海南人民誉为海南四大才子(丘浚、海瑞、王佐、张岳崧)之一,是海南“四绝”中以笃学不倦、精通书画而著称的“书绝”。
《南安书院碑记》全文巩,赢秦故壤也。祖龙置郡陇右,汉季易南安,割据沿革,代不胜纪,关陇巴蜀,背拊吭扼焉。国家远抚长驭,百有余年,桴鼓稀声,甿用敉辑。道光四年,使者持节视学。既下车,集髦士语:以礼让之风,义利之辨高明庳琐。塗辙所繇往复步,诸髦先后拾级又百十武,有楼翼焉,屋三楹,为文昌阁。旁罗斗室十馀区,北俯雉堞,城宇鳞次,渭流清洌,首阳乌鼠,远迩环列。相传,形家称吉,颇信。时诸髦旁侍使者席地坐,为言:学当如登陟之进而不已,毋捷径,毋窘步,捷径则迷,窘步则画。又言:此地幽峻,远胜阛阓,加以葺治,植之嘉蔚,僧寮梵室,咸资栖止。肄弦诵之音,则恭让生焉,居之清旷,近利之习泯焉。爽塏轩豁,千言因及学舍,佥曰:崇义崇文书院久圮,南安数椽,亦鞠茂草,且若何?使者曰:学校者,人才之本而风俗之纲维也,本之弗图,纲维曷立,诸髦且奚适归乎?亟新之吾其倡焉,众悚然首肯。会久旱,使者斋素兼旬,一再祷,皆雨众益。谅使者不膜视而休戚共之也,则大喜,走相语挟,日醵白镪四千。使者捐奉率守令助之,迄用有成。既竣,试撤棘,亟访南安故址。肩舆出城南半里许,为仁寿山,循其麓,泉流涓涓,漱庐舍闲,仰瞰其巅,堂宇隐约腹,岩岫历落如绘。稍陟焉,有榜于门,则旧额黕然矣。使者舍舆徒,怡观适性,高明出焉,风雨明晦,乐共晨夕,尔师若徒,观摩讲贯,必有豁然开朗,耸然特立,与道大适者。矧文字研求,声律酬唱,斤斤者乎。盖学术渊通,勋名蔚茂,积小高大,于是乎取之诸髦勖乎哉,皆欣唯而退。既新以额,明其章程,因纪以谂,来兹俾知。植人材、立纲维、振兴有自,而守之益大也。
——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提督陕甘学政、琼州张岳崧撰并书丹篆额。是明清两代海南唯一的探花,官至三品,且书道精深,与郭尚先齐名,被列为广东四大书法家之一。《南安书院碑记》碑刻底稿册页,是近几年来发现的唯一张岳崧碑版楷书真迹,是其为南安书院建成所撰写的碑刻底稿,对研究清中晚期的教育分布情况和陇西地区文化建设情况以及张岳崧的生平考证,都有非常重要文史研究价值。册页书法以欧体楷书为正,帖学特征明显。文章如诗,字句入心,用笔极其精到,功力非凡,是张岳崧书法之精品,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加之又是刻碑的原始底稿,若原碑已失,说是孤品也不为过,具有稀有性,因此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可以说这是一件集艺术、收藏和文史研究价值于一身的精品之作,如果按艺术品“三性”即历史性、艺术性、稀有性来估价,其价格肯定不菲,这样一件文物级的艺术精品如果不能为国家收藏,实在有点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