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离家60载,去世前曾3度想回家乡看望家人,为何从未如愿?
前言
粟裕自少年始就励志成豪侠
与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出身贫寒不同的是粟裕出生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之中,其祖父拥有100多亩的土地,还做着木材的生意,基于那个时代的社会条件而言,粟裕的家庭算是有钱有势的那一种。
其中有一个长工名叫阿陀很受粟裕的喜欢,因为对方讲述的故事大多都是行侠仗义、打抱不平的事例,渐渐地这些英雄的侠义精神也在年少的粟裕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随着听的故事越来越多,这颗“种子”渐渐长成了一颗“大树”,让粟裕下定决心成为一名要替天行道的豪侠。
在长辈眼中,粟裕锻炼武术只不过是为了强身健体,但是只有执着的粟裕心中清楚自己苦习武功是为了成为豪侠,而粟裕也正是因为在是非分明的家住和长工阿陀的影响下,他才从小就懂得乡民们的疾苦,也对横行乡里的那些恶徒恨之入骨。
父亲沿街装乞丐,哥哥四处躲避
1926年,粟裕在学校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加入了我方组织,真正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在那年夏季暑假正常回家,却不料自己加入组织的事情被人告密,在家中等待他的不只是父母长辈,还有敌人。万般无奈之下,粟裕只能返回学校,却不曾想这一次回家却成为了今生最后一次!
他当然不会把自己的儿子找回来,但是为了能掩人耳目,他选择在家的附近找了一块菜地,又搭了一个简易的棚子暂时充当自己的家,随后还伪装成沿街乞讨的乞丐。
但长时间不见粟裕父亲归来,也不见粟裕人影,敌人自然还是要找上门,粟裕母亲也只能拿着丈夫出去寻找粟裕的理由来搪塞对方,而敌人每每来找人的时候,母亲为了能让对方赶紧离开就只能用钱来消灾,而这些敌人也渐渐发现,只要去找粟裕,粟母没办法的时候就会拿出钱财来让他们赶紧离开,最后他们也开始变本加厉,最后原本富裕的家庭也开始变得一贫如洗。
粟沛最后想要加入北伐军,选择回到家中和父母商量一番,但是却不曾想在回家之后,发现家中只剩孱弱的母亲,父亲已经去世,这也让粟沛下定决心要为父亲报仇,随后他加入了蒋军阵营中,虽然中间也想加入我军阵营,但是因为马日事变的爆发,最终不了了之了。
在经过24年的时间之后,粟沛和母亲才再次见到粟裕,三人见面后泣不成声,多年的想念在那一瞬间化成了眼泪。在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的时候,粟沛也和粟裕表示,希望他可以帮自己找一份工作。
但是因为粟沛曾经为蒋军做事,只能直接拒绝哥哥的请求,而粟沛也明白粟裕的心思,他选择回到老家,向大家承认自己的错误,最后担任了一名教师。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的事情时有发生,在1953年的时候,粟沛又被戴了帽子,因无法承受打击,在改造完之后也不幸去世了。
粟裕曾3度想要回乡,为何屡屡落空?
粟裕第1次想要回家,是在1949年解放军渡江前夕,陈毅问粟裕:“离开20余载,你想不想家?”粟裕表示:“怎么能不想?我家里有母亲、哥哥、姐姐和两个妹妹,但是我现在只能等待抗战胜利的消息,借着报纸向他们报喜,让家里人、乡里人知道我还活着,等到全国解放之后,我就回家去看看他们。”
粟裕第2次想要回家,是在1958年出差到长沙的时候,他接见了当时在省里开会的会同领导,再次让他的心中燃起了想要回家的念头,但是为了在得知家乡正在搞“大跃进”,为了不影响家乡的生产,再次放弃了返乡的念头。
而这个时候的粟裕毕竟年事已高,组织还是决定让粟裕的部下张震回家帮粟裕圆了想要再“亲眼”看看 家乡的梦想,他们把粟裕故乡的风景都一一拍了照片,而乡亲们在知道这件事后,也纷纷送来了家乡特产和粟裕爱吃的东西。
作者 · 阿杜
一个热爱历史的自由码字人。以有限的文字,写无限可能。穿越时间长河,愿与你一起寻求历史真相,感悟社会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