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考点 | “使用与满足”的内涵及与新媒体相关的考点
每 日 考 点
木铎独家策划出炉,从四月份开始,木铎的学长学姐每天都会以小专题的形式,给大家送上新闻传播考研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近几年热门院校考过的,并且学长学姐还为你们准备了考点相关的论文,作为考点拓展。
考研倒计时 | 距离2018年考研还剩233天
核心概念辨析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定义(名词 解释模板)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使用与满足实际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即身边必须有可接触的媒介,如果不具备,受众就会转向其它替代性的满足手段;其二是媒介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它是在以往媒介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满足,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意义
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性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它揭示了受众媒介媒介使用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轮”或“皮下注射轮”的效果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使用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的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这对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过分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也是一种有益的矫正。在这个意义上,也有一些学者把它称为一种“适度效果”理论。
三、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反思(理解即可)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前提——受众具有主体需求,这一点受到怀疑,受众并非都明确自己的需求。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一种功能主义媒介观,简化了受众与媒介之间的关系,比如技术满族人类需求的单一关系,两者之间实则为互相建构的关系。
四、使用与满足视角下的其他研究(拓展知识,注意理解)
弹幕视频
①满足用户社交表达的需求。传统的视频评论置于视频下方评论区,受众不可能做到即时互动,因而发表观点受到局限性。而弹幕视频可以给予受众充分及时的讨论渠道,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②满足用户情感需求。情感表达是与节目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节目解读与再创造的源泉;
③满足用户求知需求。其他用户的观点会激发个人对视频的理解,而出现在弹幕视频上的网络热词成为用户丰富自己知识的来源;
④满足用户个性化追求。
明星直播
①明星使用直播的需求:展示自我,提升人气(生活直播、游戏直播);商业需求(活动直播、游戏直播);宣传作品(活动直播)。
②观众观看明星直播的需求:满足好奇心;娱乐消遣;追星需求。
移动端视频APP使用
①工具性使用:学习知识、积累经验;
②仪式性使用:观看移动端视频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形成用户粘性后,观众会不自觉打开APP来使用;
③适合碎片化阅读:移动媒体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媒介消费方式,碎片化、快餐化、娱乐化成为消费的突出特点,移动端视频满足了观众此种需求,因而受到欢迎。
五、政务微信受众中的“使用与满足”形态分析(注意发散思维,虽然讲的是微信,但是联系当前新闻APP和其它各类互联网APP的使用,可以借此理解使用与满足理论)
政务微信推送的内容满足了受众获取信息、监测环境的需求。微信公共平台的推出,将一对一的传播方式发展成了一对多的“广播式传播”或多对一的“深度传播”,受众只要登录就可看到,因此政务微信推送的内容传达率高、精准性强。信息发布是政务微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将辖区的政务信息、公共知识、民情民意、警情舆情等“快传播”给微友,受众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及时了解、把握并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政务微信营造的舆论空间满足了受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需求。(1)随着公民公众意识的提高,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希望通过媒介让政府听到自己的声音。所有人都拥有展开言语行为、质疑、提问和进行辩论的机会;所有人都有权质疑预先定好的对话题目;所有人都有权发起对话语程序规则及其被采用或实施方式的反思性论辩。(2)此外,政务微信不仅仅是受众了解公共事务的窗口,还是政府与群众沟通的载体,受众可以在政务微信对话栏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并与之沟通。政务微信以其自身平台为受众提供了质疑、商讨的机会,满足了受众日益增长的慎议需求。
政务微信构建的监督平台满足了个人实现社会价值的需求。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于满足社会需要所做的贡献,一个人把社会公共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为社会做贡献,就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政务微信开通的便民“窗口”满足了受众个性化服务所需。“为民服务”是政务微信的重要功能之一,政务微信开出了一系列便民“窗口”,信息“点对点”传递使受众可根据自主性需求获得相应的个性化服务。另外,政务微信还可根据用户提问的关键字自动回复,让“秒回”成为可能。政务微信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在线政务办理,受众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轻松完成。
六、政务微信满足受众需求的对策(发散思维:新媒体传播中如何更好的满足受众需求?)
内容运作:“政务性”与“实用性”并举。与政务微博“面向全国”的定位不同,政务微信大都定位于“本地”,更偏向于“个性化”。需要探究本地受众的需求、特性与关注点来组织运作内容信息,这样才能提升接触率与使用率。(内容方面)
互动性:开发二次技术,“效率”为重。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公共服务需求以及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呼唤,满足受众使用政务微信的需求,还需通过政民有效互动来实现。由于“不作为”、“慢作为”的政府部门最终都会失信于民,因此要努力提高回复效率,尽量做到快速反应、落地解决。只有充分挖掘公共平台后台管理在信息查询解决、用户数据库分析上的强大功能,(联系大数据相关知识点)扩宽系统自动查询、业务自动回复的范围,才能提升工作效率。(互动性方面)
主动性:借力其它电子政务平台,“推销”自身。政务微信私密性闭环交流的传播特征,使公共账号推广范围窄、扩散能力弱,直接制约了受众的接触。政务微信是继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之后,政府部门新媒体问政的又一次创新实践,三者各有千秋。对于新兴的政务微信,还需借力于网站与微博平台主动出击“推销”自身,拓展账号的人群覆盖面,从而激发受众的使用需求。(自我宣传方面)
*个性化服务: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获取的需求……(个性化服务方面)
使用便捷性:以满足用户体验为核心,在传播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小受众使用媒介成本,提高用户的积极性。(用户体验方面)
考点总结: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理论中又一大经典理论,今天的“每日考点”详细总结了此理论并从新的媒介表现形式出发探究理论的发展,所推荐的论文大家务必阅读,具体考试中谈到受众对新闻、视频等的消费方式时可以使用此理论。
历年真题梳理
名词解释:使用与满足(2017年郑州大学新闻传播专硕)
简答:使用与满足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2017年中山大学新闻传播)
论述:互联网时代的使用与满足(2016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传播历史与理论)
论述:试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利弊,结合实例(2016南京大学考研真题)
简答题:简述互联网时代的“使用与满足”(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真题)
相关论文拓展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角度分析明星直播现象——吴梦婷《视听》(理解即可)
网络直播的模式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崔秋霞《新媒体研究》(深度阅读)
从使用与满足角度看新闻客户端的优势与不足——曹梦媛《新闻界》(深度阅读)
从低头族看移动媒体的使用与满足——米惠惠《新闻世界》(理解发散,比较有趣)
政务微信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研究——阳翼《现代传播》(深度细读)
移动短视频APP“使用与满足”研究——高存玲《新闻知识》(深度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