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作者和首发公众号靴城情怀授权,直隶尚书房公众号近期连续转载保定纪强先生写的《我的十六年》,书名由吴磬军先生题写。照片系作者当年在西城墙上的留影,背后是大慈阁。
一直到下午一点来钟,哥哥才领我去吃午饭。卖吃食的有支篷子的,有露天的,哥哥走在前面,我紧跟在后。各种小吃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的肚子里“咕噜、咕噜” 地直叫。在一个露天的饭摊前,我吃的馃子、豆腐脑,哥哥吃的油炸年糕。记忆里,这是我第一次花钱在外边吃饭,也是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东西。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我们哥儿俩踏上回城的路程。一路上我们哥儿俩特别兴奋,没有一点儿的乏意;前面的哥哥手拎一把大刀,后面的我肩扛一杆红缨枪……夏天里,孩子们喜欢到自来水管的地方玩耍。这一天,来了个修水表的工人。他掀开铁井盖子,提着钳子和扳子跳到井里。我们几个孩子围上去,趴在井边往下看人家俢理水表。我只顾趴头往井里看了,全然没理会自己的一只手伸进了搭起井盖子的空隙里。凑巧一个小孩子站立起来,随后他一脚踩踏到井盖子上。刹那间,“哎哟”我疼得大喊一声。抽出手一看,右手中指的指甲盖几乎要掉下来,鲜血直流,疼得我嚎啕大哭……我受伤的手指是到父亲的工厂治疗的。医务室的马大夫上药包扎后,为消炎和防止感染,她让护士给我打了半只青霉素。这一针下去,好家伙!疼得我又哇哇地嚎啕大哭了一场。打过针的那条腿连半步的路也挪不动,是父亲抱起我离开医务室的。后来连续几天到医务室去打半只的青霉素。每次我都像受大刑似的痛不欲生,打了左屁股打右屁股,整天走路一拐一瘸的。青霉素让我记住了它一辈子,同样我记住的还有那位给我打针的徐姓年轻女护士。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她可安好?和中国其它城市一样,保定城里也有鼓楼、钟楼和城隍庙。鼓楼和钟楼是早先供人们报时辰的,鼓楼击鼓定更,钟楼撞钟报时,而且一定是依时定更,依更报时。有一个名词叫“晨钟暮鼓”, 意思是朝来撞钟,夜来击鼓。城隍庙讲究就多了。城隍庙是保护城市的保护神(城隍神)。道教的“城”指的是城墙,“隍”指的是护城河。城隍神保佑着全城百姓的平安,被称呼为“城隍老爷”。保定城隍庙始建宋金时期。现在保定城的城隍庙建于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与保定建城同期。四进深的四套院,它的规格和等级较高,正殿与北京城隍庙规模一样,历史上称“直隶都隍城”。大纪家胡同离城隍庙不远。城隍庙坐北朝南,冲着庙大门是一条南北大街,该街因城隍庙得名叫城隍庙街。这条街是历史老街,也是一个闹市,它与“马号”和西大街相连在一起,形成了保定城区最繁华的商业区。“南有老马号,北有城隍庙”是老保人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我们父子三人来到城隍庙街上。街两旁的商铺和售货摊都挂着红灯笼,行人三人一伙,五人一群,熙熙攘攘一派节日的气氛,让我大开眼界的是卖红灯笼的,红灯笼各式各样。画片里除了有小人书里我喜欢的人物,像关公、林冲什么的,还有各种小动物,小狗儿、小猫儿,当然也有大老虎。大庙门口的两侧,是城里卖干鲜果品的老市场。秋天的各种水果,向人们散发着又香又甜的味道。过节了,父亲很慷慨,我们哥儿俩吃了糖炒栗子又吃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