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往后,我再也不敢说德国幼儿园“傻玩”了
原作者 | 黛西
公众号 | 天赋一饼
我想象中的德国幼儿园晨圈,就是一群孩子乌泱泱围成圈儿,拍个手唱个歌,伸个胳膊踢个腿,数个一二三四五,了不得了。
饼饼升大班(3-6岁混龄)的第一周,我被邀请去围观他们的日常晨圈,这一围观可好,扑面而来全是文章素材。
这次卧底,彻底颠覆了我对德国幼儿园的认知,我再也不敢用“傻玩”形容他们了!
大家好,「德国幼儿园老师才是育儿大V本人」系列又开始续上了。
晨圈开始,小朋友们乌泱泱围成圈儿,聊天的,打闹的,勾肩搭背的,跟我想象的场景一模一样。
疫情后,园长立了个规定,晨圈必须间隔1.5米社交距离。
虽然这个规定很扯,房间就那么大,十几个人间隔1.5米,怎么可能?
再说了,自由活动的时候,大家还不都是亲密无间?光在晨圈间隔有啥用?
但规定就是这样,不是所有规定都需要make sense,你懂的。
几个男孩扎堆坐在一起,老师一张嘴,我就心服口服了。
“小A,我的建议是,你坐到那边去。”
老师就是想让小A麻利去空的地方坐,但他没有命令,只是建议。
建议就是,你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如果你不接受,我再跟你商量讨论。
这还没完,老师说这句时,用的是虚拟式。
德语的虚拟式用法跟英语差不多,其中一种是表示客气和委婉语气(比如用could you tell me xxx代替can you tell me xxx)。
放在语境里的意思就是,我委婉地建议你,也许可以坐到那边去。
这种跟孩子完全平等,民主尊重的说话方式,让四五岁狗都嫌的年纪,却可以做到彬彬有礼。
不是因为谁教得好,而是他们吸收了积极的、被尊重的生活体验,内化成了自己的心智,从而对他人也报以尊重和礼貌。
晨圈正式开始前,先是每天的例行项目——给厨房打电话,主要目的是告诉他们需要准备多少份午饭。
老师问孩子们,谁今天想打电话?举手噢!
老师先在举手的小孩子里揪了一位,然后请她在举手的大孩子里再揪出一位,让大孩子带着小孩子转一圈,数数一共有多少个孩子。(学习数数)
大小两只手挽手,转到我跟前的时候,把我也数进去了。
老师说,只数孩子噢,饼饼的妈妈是成年人,不是孩子,孩子和成年人是两个不同的类别 (强调“分类”)。
全体目光落在我身上,我赶紧摆出一个优雅的姿势,安静如鸡地微笑。
数完后,老师又鼓励大孩子向全体提问,谁是素食者?
三个孩子举手,这次由小孩子数,一二三。
网上有不少段子黑德国人数学差,还有些真假无从考证的新闻,说德国学霸去中国留学,数学考了0分。
但我亲眼看到的是,德国幼儿园也鸡数学,他们不会让你从1数到100,然后倒着来一遍,而是从一开始就告诉你,数学怎么用。
数得差不多了,老师跟全体孩子一起,商量待会打电话怎么说。
首先,打招呼,你好。
然后,报家门,我是谁,来自哪个班。
接着,说信息,今天有14个孩子,其中3个是素食者。
最后一步,谢谢你,再见!
老师强调,最后一步非常重要,这是我们文明人类的表达方式。
来德国的前几年,我特别不习惯德国人的“客气,2不分老少,三句话不离谢谢,路上吵架互骂,还要彼此敬称“您”。
原来这种“过头的客气”,是有源可溯的。
孩子们对周围环境的一切全盘接受,世界怎么跟他们对话,他们就怎么回应世界,并形成影响一生的习惯。
给厨房打完电话,晨圈正式开始了。
晨圈每天有一个主题,那天的主题是丰收,老师拿来了一大篮子蔬菜。
老师把蔬菜逐个举起来,问让孩子们名称,颜色,怎么吃,味道,告诉他们相关的谚语等。
问完一轮后,还要用印着蔬菜的卡片再复习一遍。
大部分德国幼儿园是混龄的,我一直很好奇,大的吵小的闹,30分钟的晨圈,老师怎么维持纪律啊?
那天的晨圈有点长,持续了近50分钟,几乎所有孩子都做到了轮流说话,先举手再答题,不打断别人发言。
老师的秘诀是,管住大孩子,小孩子自然会模仿大孩子。
四五岁的大男孩们交头接耳,老师就会提醒他们:
你们打扰到了别人了哦,你们是大孩子了,如果你们闲聊,小孩子也会学你们的,请你们做个好榜样。
“做个好榜样”这句话,比“不要乱讲话”管用多了。
孩子们都希望自己是“大孩子”,是小跟班们儿学习的对象。
老师也会给小孩子更多鼓励,3岁娃认出青椒,都要吹一波彩虹屁,答出青椒是绿色的,那简直就要往神童里夸了。
5岁孩子的语言和认知能力比3岁孩子强太多,我也有过顾虑,一起晨圈,年龄小的孩子会不会觉得自己总不如别人,有受挫感?
后来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小娃被大孩子的自信和落落大方感染和带动,也频频举手抢答。
晨圈结束前,老师问了全体孩子一个很文艺的问题:秋天是什么样的季节?
按照朴素的思路,丰收的季节,收获的季节,金色的季节,凉爽的季节,落叶的季节,伤感的季节,分手的季节... …
以上都是我心里的抢答,孩子们只能想到“丰收的季节”。
前方高能预警!
老师说,嗯,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感恩的季节。
啥?感恩的季节?我在心里已经盘算着感恩节黑五买点啥了。
老师指了指面前的蔬菜说:
秋天可以丰收很多果实,而地球上有不少地区的人,并没有足够的食物吃,我们生活的地方可以吃到充足的食物,应该对此心怀感恩。
这就是德国幼儿园的一次普通晨圈。
你可能觉得,这都是啥啊,三五岁的孩子了,敢情晨圈就是数了个数,认了个蔬菜,太弱鸡了吧?
我认为,孩子们从中最大的收获,不是多认识了某个蔬菜,也不是培养数感,而是学会勇于表达自己,礼貌平等待人,努力遵守规则,以及对当下拥有的东西心怀感恩。
这些都是我们作为成年人,穷尽前半生都未必及格的课题。
作者:本文来自公众号「天赋一饼」,作者黛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