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被禁了5次的书,不建议成年人翻看!
01、
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唯一一篇长篇小说,讲述了16岁男孩霍尔顿在第四次退学后在外游荡了三天的所见所闻。
霍尔顿出生在纽约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父母希望他好好读书,早日出人头地。但是,霍尔顿却对学习没有兴趣。
他讨厌同学的肤浅与粗俗,讨厌老师的学究气与古板,讨厌一切假把式的东西。
所以,霍尔顿一次次主动或被动转学。而这次霍尔顿被退学的原因是5门功课中有4门不及格,不过他丝毫不感到难过。
而暗恋的女孩琴与渣男同学的约会,却给霍尔顿的心口添了堵。
霍尔顿与渣男同学打了一架,然后连夜出逃,回到纽约城。
不过,霍尔顿想等三天后自己被开除的消息传给父母后,等他们的怒火稍微平息后再回家。
于是,霍尔顿就开始了3天的流浪之旅。
他住进小旅馆,看到的都是不三不四的人,有女装癖爱好的男人,有相互喷水、喝酒的男女。
他花钱找妓女,却什么也没做,最后还遭讹钱被打。
他捐钱给修女10块钱,还因抽烟吹对修女脸上而感到极为难为情。
他到老师家借宿,半夜感到脸被抚摸,而连忙逃走
……
这三天里,霍尔顿不停的在逃跑,从一个地点换到另一个地点。
02、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以霍尔顿第一人称的口吻著成,通篇都是脏话,看谁都不顺眼,想要FUCK所有人。
(图片来源:电影发条橙)
不过,霍尔顿并不是坏男孩,他不是《发条橙》中无恶不作的少年,他只是一个“想得有点多”的混蛋小子。
他在乎被妓女与诬陷成小偷,还委屈到当场哭鼻子;他在乎青梅竹马的女孩琴被渣男同学欺骗;他非常在乎妹妹菲苾,还有死去的弟弟。
霍尔顿的内心并不是表面上表现得那么不在乎,甚至有点敏感和怯懦。
所以,在感受到现实生活的虚假后,霍尔顿想逃离,他创造出不存在的形象:麦田里的守望者。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
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是希望。霍尔顿真正想做的是:希望的守望者,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霍尔顿身上有种少年英雄气概。在失望透顶时创造希望,在精神瓦解时站出来保卫精神家园。
这个小屁孩一点也不坏。
03、
“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像你现在这样,在道德和精神上都有过彷徨的时期。”
青春期是思想的动荡时期。霍尔顿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
霍尔顿思想的转折发生在老师对他说的一句话:“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而卑贱地活着。”
而行动的转折则是在妹妹身上。
在对一切都感到失望后,霍尔顿想去西部谋生,装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临走前见了妹妹一面。菲苾却带着行李要和他一起去西部。
他带妹妹去公园玩。菲苾骑上旋转木马,高兴起来。这时下起了大雨,霍尔顿淋着雨坐在长椅上,看菲苾一圈圈转个不停,心里快乐极了,险些大叫大嚷起来,霍尔顿决定不出走了。
如果说当“麦田的守望者”是看不见的诗和远方,那么做妹妹的守望者则近在咫尺。
那一刻,霍尔顿长大了。
04、
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时,你会不自主的想到“垮掉的一代”“愤怒的一代”。
1948年,凯鲁亚克提出了“垮掉的一代”:“我们像是一群生活在地下的人。你知道,我们的内心告诉我们那种'公众’的生活是摆样子的,是没有用的。
1951年,32岁的塞林格出版了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
1980年,披头士主唱约翰·列侬遇刺身亡,凶手行刺后就在路边读起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1981年,里根总统遇刺案的凶手随身携带一本翻旧了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
用霍尔顿追随者的表象来掩盖内心邪恶的本质,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追随者,并不甘心做“麦田的守望者”,只想当一个满口FUCK的小孩。
他们躁动着,不安着,处处不满,拒绝长大,最终成为了Loser,但是又如此的心有不甘。他们决计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他们要向生活开炮!
拒绝长大的成年人是危险的,而在遭受了社会的毒打后满怀怒火的成年人更是可怕的。
13岁的比尔盖茨第一次读到《麦田里的守望者》,从此便认定这是他最爱的书。
而年近30岁的我初次读起《麦田里的守望者》却没有太多共鸣。
或许是期待太高吧,曾以为这是本类似《瓦尔登湖》这种思考的书籍,所以有点失望。
真是青少年读本。
有些书挑人,有些书挑时间。
成年人真不建议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保不齐你看了以后就想向生活开炮。
ps:我看了译林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版本,译者施咸荣,翻译的很垃圾。FUCK,去他妈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