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永清辨治脾胃病经验拾零

安洪泽

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高徒、首都国医名师裴永清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学术流派分会会长,北京弘医堂中医医院专家,学验俱丰,临证每以经方起沉疴、愈废疾,其用方简练,令人称奇,又推崇时方,倡导经方与时方有机结合,以应对现今复杂的临床病情,自称“辨证论治派”。笔者有幸侍立裴老左右,受益匪浅。现将老师治疗脾胃病经验进行总结,以飧同道。

裴老论脾胃病,大多以虚实论治,分清虚实即明辨阴阳,明阴阳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执简驭繁。教科书上对脾胃病按症状分为呕吐、吞酸、反胃、胃脘痛、胃痞等病名,各病中又有饮食积滞、脾胃虚寒、肝胃不和等辨证分型。裴老认为,大凡脾胃疾病,多与饮食、情志等有关。现代人多肥甘厚味,嗜食辛辣刺激;或贪凉喜冷,夏季空调冰啤、麻辣烫。经云“膏粱之变,足生大疔。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或湿滞肠胃、郁而化热;或损伤中阳、脾胃虚寒。故而脾胃病不越寒、热两型,或兼食滞,或兼气郁,或兼血瘀,或寒热错杂。

裴老治脾胃病,必须结合胃镜、肠镜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谓胃、肠镜是中医望诊之延伸,必须结合镜下所见,如粘膜苍白多虚寒;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明显者,必多湿热;粘膜增生、粗糙必有瘀滞;或伴胃肠息肉等等,这是四诊不能诊查到的,所以现代医学检查要为中医所用。同时,裴老注重诊舌,必以手电筒查验舌苔的有无、厚薄、黄腻或白腻,对常规伸舌望诊相比,能查看到舌根苔的厚腻程度,从而断定疾病的寒热属性。而舌底脉络迂曲、紫暗,多为湿热内蕴,淤毒入络之证。

裴老认为,现今临床中,脾胃疾病湿热者十之八九,多以清胃理脾汤加减,此方出自《医宗金鉴》,由平胃散加黄连、黄芩组成。主治醇酒厚味,以酒为浆,以肉为粮,致湿热为病,痞胀哕呕,不食,吞酸,恶心,噫气,更兼大便粘臭,小便赤涩,饮食爱冷,口舌生疮诸症。该方以黄连、黄芩清胃热,苍术、厚朴理脾湿。共凑清胃理脾之功。凡脾胃疾病属湿热者,应用此方验之无数。

典型病案:崔某,女,73岁。2020年11月6日初诊。主诉进食后胃胀、嗳气,伴反酸、烧心一年。心窝部针扎样不适,大便正常,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睡眠较差。301医院胃镜检查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理:慢性炎伴轻度肠化生。HP阴性。心电图提示ST-T异常改变。查其舌质黯,苔黄腻,舌脉迂曲、紫黯。脉弦滑。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辨证为脾湿胃热。治宜清胃热、化脾湿。予清胃理脾方加味。药用:苍术12g、厚朴12g、陈皮10g、川黄连10g、黄芩10g、姜半夏12g、白术10g、麸炒枳壳10g、煅瓦楞子(先煎)30g、生代赭石末(先煎)30g、旋覆花(包煎)10g、莪术10g、生水蛭10g、土鳖虫10g、生大黄6g、桃仁10g、生虻虫6g。七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温服。嘱忌油腻、辛辣刺激、生冷粘腻、干果、水果和甜食及不易消化食物。患者七天后复诊,告知餐后胃胀大减,已无口腔溃疡,大便成形。查其舌苔白微腻,脉弦滑。原方加减调理月余。诸症消失。

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若醇饮肥甘、炙煿过用,以致湿热壅于胃府,逆于经络,此伤血分,治宜清热”。盖脾属土,湿为土之气,因湿属阴邪,其性黏滞,若湿滞脾胃,运化失职,阻遏气机,气滞不行,久郁化热,灼伤血络。临床多以餐后胃胀、泛酸烧心、口浊或口糜、便干或稀、舌苔腻或黄腻舌尖红为主要诊断依据。对于伴见口腔溃疡患者,多合用导赤散;反酸、烧心者加煅瓦楞子、海螵蛸;嗳气者加代赭石、旋复花降胃气,玳玳花、绿萼梅疏肝气;胃痛明显者加良姜、香附;胃胀明显者加砂仁;便干者加生川军;食欲不振伴便溏者加焦四仙;对萎缩性胃炎或伴有肠化生或舌脉迂曲者加莪术、桃仁或抵当汤;等等。

临床或有素体脾虚,或贪凉喜冷,损伤中阳,寒气内生,致脾胃失于温煦的脾胃虚寒型,其症候表现胃痛或腹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时痛甚、进食后痛减,泛吐清水,纳食不香,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手足发冷,大便溏稀,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裴老多以健脾丸、理中汤等化裁。

典型病案:贾某,男性,2020年11月10日由天津慕名求裴老诊治。患者因腹泻20年加重半年为主诉,实验室各项检查无异常,多处求医问药,不效。刻下症见:腹泻,每日七八次,着凉或生气后加重,口不渴,矢气多。舌质淡,舌苔白微腻。脉沉细。诊断为慢性胃炎。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治宜温中健脾。予理中汤加味。药用:太子参30g、茯苓30g、白术30g、炮姜10g、炙甘草6g、川黄连10g。水煎服,六剂后便条成形,每日一到两次,且气、便分离。二诊结合其胆囊息肉12年,舌脉迂曲,原方加抵挡汤、醋莪术调治。

按:脾主中州运化,脾阳虚则寒湿内盛,运化不利,必致水泻。患者多次求医问药,曾服附子理中丸有效。理中丸见于《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太阴病以吐、利、腹痛、腹满为特征,属太阴脾虚寒证,仲景提示治法是'当温之','宜服四逆辈'。理中丸由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组成,当属'四逆辈'。诸药合用,使中焦重振,脾胃健运,升清降浊机能得以恢复,则吐泻腹痛可愈。本案加茯苓健脾利湿,又加黄连厚肠止利,合而谓之连理丸。对胃痛明显者加良附丸;对于脾虚胃弱者,多以健脾丸加减;对于久病久泻,伤及肾阳者,多以理中丸、四神丸合方。裴老多次告诫大家,要抓主证、抓主要病机,要观其脉证而不是听其症状,就能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此患以口不渴、怕冷为主要辨证依据,而效如桴鼓。

裴老对脾胃病患者的饮食调摄有严格要求。因病多起于贪凉冷饮或膏粱厚味,所以凡此类病患都要告知其注意事项:严禁生冷、烟酒、辛辣、油腻、甜食、水果及各种滋补品,因其有损伤中阳或助湿生热之弊,不利病情恢复。

(0)

相关推荐

  • 张景明'一病一讲'之一--口腔溃疡(6)如何对症治疗

    [注纯属个人爱好,中医基础学习的笔记]杏林明师学社--张景明教授介绍 <一病一讲>之第一讲: 口腔溃疡--你的溃疡是哪一款?[6] 06 - 口腔溃疡如何对症治疗(口唇.上颚.颊部溃疡) ...

  • 董德懋宁胃止痛胶囊治脾胃病经验

    董德懋生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著述有<董德懋医话>.<董德懋医疗经验琐谈>.<脾胃学说初探>等书.董老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且 ...

  • 『名医经验』花金方大夫治脾胃病经验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花金方副教授,从事临床工作近50年来,善于运用经方治疗中医内科.妇科疑难杂症,尤其对于脾胃病的治疗辨证细微,用药精准,疗效甚佳.笔者有幸跟随花金方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脾胃病经 ...

  • 赵绍琴治脾胃病经验

    作者/洪文旭 ⊙ 编辑/张亚娟.王超 编者按:赵老对脾胃病人的体质归纳了气.郁.痰.瘀和慢性腹泻非因虚损之说,小编以为前四点亦可概括为现代人体质的共性.针对其第五点认识的实例--五更泄用疏调土木法临床 ...

  • 图片3《王辉武教授从湿论治脾胃病经验浅谈》江津区中医院刘羽主任

    图片3《王辉武教授从湿论治脾胃病经验浅谈》江津区中医院刘羽主任

  • 宗修英从湿论治脾胃病经验

    宗修英从湿论治脾胃病经验 (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3318人已读 宗修英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学验俱丰.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老师观察到因湿邪所致病证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非常注重 ...

  • 浅析叶天士从肺论治脾胃病经验

    吴门医派名医叶天士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经验丰富,见解独特.他从脾胃与肺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从肺论治脾胃病的宣肺.降肺.润肺等治法;同时,又基于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和卫气营血之传变规 ...

  • 花金方大夫治脾胃病经验

    胃胀痛多因脾胃功能弱,气机壅滞而成.以四君子为底方治疗,可强健脾胃以复其腐熟.运化之功. 脾胃虚寒而痛,故以黄芪建中汤为底方补虚损:但虚寒久痛必有瘀血,以三合汤行气化瘀止痛. 脾虚易受湿困,湿邪亦喜下 ...

  • 『名医经验』赵文霞:治脾胃病擅用钩藤

    赵文霞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 ...

  • 【梅国强:运用柴胡类方-治脾胃病的经验】

    本文旨在介绍梅国强教授运用柴胡类方治疗脾胃病经验,以期指导临床,准确辨证,区别运用柴胡温胆汤.柴胡陷胸汤和柴胡桂枝汤. 国医大师梅国强运用柴胡类方治疗脾胃病经验 梅国强教授执教行医四十多年,熟谙中医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