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图文书-淅川脱贫档案4】 第一节:石榴红了(图说故事,意想不到的震撼)

【摄影/刘鲁豫  文/田野】“淅川的软籽石榴,‘喝’的是丹江口水库的天然纯净水,‘吃’的是原生态有机肥,是质量可追溯的有机认证品牌!欢迎海内外宾朋到淅川做客,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在第三届中国石榴博览会暨淅川县第一届石榴节新闻发布会上,中共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向全世界发出了邀请。

(淅川的软籽石榴的是原生态有机肥,是质量可追溯的有机认证品牌。)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同时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肩负着水质保护和脱贫攻坚两大政治任务。保水质,生态“绿线”必须保;促民富,环保“红线”不能碰,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门槛限制。为了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淅川县树立了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软籽石榴,形成了以石榴为主导的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丹亚湖石榴基地位于九重镇邹楼村,面积700余亩。2019年国庆节期间,扶贫摄影创作组一行走进丹亚湖石榴基地,看到的是鲜红的石榴挂满枝头,农民正在采摘丰收的果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丹亚湖公司老总梅发德告诉笔者:“丹亚湖石榴基地创办于2015年,如今已经进入盛果期,可年生产正品石榴30余万公斤,效益300余万元,带动了邹楼、曾岗两个村40余户贫困户脱贫。贫困户除了土地流转收益,还可以在果园里打工,做产业工人,按月领取工资。每年,丹亚湖公司发给基地贫困务工人员的工资多达60余万元,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串石榴就是一副天然的水彩画,秀色可餐。)

邹会霞是丹亚湖石榴基地的产业工人,也是邹楼村“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三口人,其中有两个是残疾人。在政府的帮助下,通过危房改造住上了新房。邹会霞在丹亚湖石榴基地务工,每年收入2万余元,摘掉了贫困帽子。与邹会霞一样,邹会晓是在丹亚湖石榴基地务工的贫困户,一家五口人,家中三个孩子,一个女儿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还有两个孩子正在读书,三个孩子都需要照顾,不能外出打工。邹会晓一年四季在丹亚湖石榴基地打工,还帮着妻子习明春种了8亩地,养了3头牛。通过石榴带贫,2018年,邹会晓一家已经脱贫。邹会晓说:“有了党的扶贫政策,有了丹亚湖石榴基地这个平台,我们的生活就有奔头。”

豫淅红石榴基地位于老城杨山、险峰两个村,面积多达8000余亩。自2018年开始,豫淅红的石榴陆续进入盛果期,成为杨山、险峰两个村重要的脱贫支柱产业。杨山村六组汤青珍一家四口人,丈夫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读小学。汤青珍原来在郑州务工,丈夫在家带小孩。汤青珍返乡后在豫淅红石榴基地务工,并逐步掌握了苗木栽培技术,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负责豫淅红基地的石榴苗培育,按月领取工资。不仅如此,汤青珍家还养了4头牛、6只羊,流转了10亩土地,种植了石榴,打算自己当庄园主。豫淅红公司老总余昌国给汤青珍算了一笔账:“明年,你家这10亩石榴园将进入盛果期,按照每亩2000斤计算,10亩地可收益14万元。”如今,通过危房改造项目,汤青珍一家住上了新房,2019年,还卖了两头牛,我们采访的时候,汤青珍的丈夫连新有正在卖羊,全家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淅川石榴宛若红红的小灯笼挂满了枝头。点亮了丹江两岸。)

好山好水育好果。软籽石榴喜光,耐瘠薄和干旱,坐果率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淅川属南北过渡性气候,温和湿润,雨量丰沛,加之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和核心水源区,水好,产出的石榴果形、果色、果肉俱佳,出汁率达91.4%,含糖量14.5%左右,深受消费者青睐。据悉,淅川的石榴大部分通过电商直接销往全国各地。

淅川县佩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销售淅川特色产品的电商企业,2019年曾经创下单日销售石榴2000单10000公斤的纪录,全年累计销售10余万公斤。像淅川佩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石榴电商在淅川还有多家,他们为果农和消费者搭起了一个绿色通道,让淅川石榴直接进入千家万户。除此之外,淅川还发展了以石榴为主要原料的石榴红酒产品,拉长了产业链,增加了石榴附加值,拓宽了石榴的销路。

据相关部门统计,淅川软籽石榴2020年产果量达到300余万斤,千亩以上基地8个,500亩以下大户46个,通过地租、劳务、分红等方式,实现产业带贫4300余户。淅川还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石榴博览会,以全国石榴生产科研研讨会为平台,宣传推广了石榴产业发展的先进理念、高端技术和科研成果,加强了石榴栽培、存储、加工、物流、营销等各环节的技术交流,促进了“文化、旅游、农业”的融合发展,让淅川石榴走上了国际舞台。

石榴红了,山川绿了,丹江更蓝了。淅川农民的日子也将随着那红红的石榴红火起来。

刘鲁豫原创图片精选

1、淅川县丹亚湖农业开发公司员工李欣、葛全丽在九重邹楼石榴基地采摘石榴,李欣、葛全丽为当地农民,在家门口每天可拿到70元工资。

2、丹亚湖石榴基地面积700余亩,2019年可采摘石榴正品石榴30余万公斤,效益300余万元,带贫邹楼、曾岗两个村40余户贫困户。

3、九重镇邹楼村一组贫困户邹会霞全家3口人,妻子吴江伟是一级残疾,女儿邹雨露在小学读书,因残致贫。邹会霞在丹亚湖石榴基地务工,每年可领到30000余元的工资,红红的石榴点燃了他生活的希望。

4、九重镇邹楼村贫困户邹会晓和妻子习明春在石榴基地务工,邹会晓全家5口人,女儿邹旭晶因脑瘫需要人照顾,不能外出打工。夫妻俩在石榴基地务工,每年可拿到5万余元的工资。

5、贫困户邹会晓和妻子习明春看着红红的石榴,盘算着全年的收入,笑得合不拢嘴儿。

6、下班时间到了,员工们抬着丰收的果实走出果园。

7、石榴被运到分拣车间,按照大小分级别包装。精品石榴单个重量在1斤以上,6个石榴可以卖到200元左右。

8、丹亚湖经理梅发德(右三)在贫困户邹会晓家探望,邹会晓一家享受国家危房改造,住上了新房。他看着正堂上的脱贫光荣证,心里充满着满满的幸福。

9、豫淅红石榴基地位于老城杨山、险峰两个村,面积多达8000余亩,是这两个村重要的脱贫支柱产业。图为豫淅红公司老总余昌国在贫困户汤青珍家探望。

10、汤青珍是杨山村六组人,全家4口人,丈夫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读小学。汤青珍原来在郑州打工,返乡后在豫淅红石榴基地务工,每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工资。

11、汤青珍除了在公司上班,自己也流转了10亩土地,由豫淅红公司免费提供苗木,种植了石榴,当起庄园主。汤青珍说:“明年我家的10亩石榴最低能收入14万元。”

12、丈夫连新有送孩子上学,汤青珍把牛送到山上,打算去豫淅红石榴基地上班。

13、淅川电商园是淅川县电子商务基地,电商可以免费入驻,淅川的特色农产品可以通过电商销直接往全国各地。这里也成为淅川石榴销售的重要渠道。

14、淅川石榴进入淅川县电子商务基地商品展览厅销售。

15、石榴红了,山川绿了,丹江更蓝了,2020年2月,淅川摘掉了全国贫困县的帽子,淅川农民的日子也将随着那红红的石榴红火起来。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