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之机器人考古”盘点进军考古界的机器人摸金校尉

机器人大讲堂祝您 2017 丁酉鸡年快乐

中国机器人界十二位大咖齐贺新春

随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大热,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机器人存在的身影。最近一部很火的网络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不仅仅是由因为帅哥靳东和美女陈乔恩的原因,还因为人们对考古之神秘的好奇,小编在等待下一季的漫长煎熬中,不时会想到,如果机器人也参与到考古中,那么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会不会更加的容易一些,会不会对文物的保护更加有利呢?今天小编就总结一下国内外关于使用机器人来进行考古的一些应用。

1
金字塔漫游者

02年9月,小机器人“金字塔漫游者”吃力地以每分钟914厘米速度沿着长约64米的“南通道”独自向上攀爬时,这段90分钟的孤独之旅显得格外漫长。最后机器人将通过岩石上的缝隙送进去一台光纤照相机,拍下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

金字塔漫游者的前身是9·11事件中在世贸废墟搜寻幸存者时大显神通的"蛇形机器人"。"金字塔漫游者"拥有5大绝技,分别是超声波传感器、地面探测雷达系统、力度测量仪、精密光纤镜头、导电传感器。在这次考古活动中,“金字塔漫游者”的行进路线经过了科学的设定,它甚至像坦克一样有双面履带,就算不小心摔倒了,还能调整姿势继续前进。埃及当地时间9月17日凌晨,由美国科学家研制的“金字塔漫游者”机器人在胡夫金字塔王后殡室南通道石门的后方探测到了另一道石门,从而使此次金字塔探密活动暂告结束。

2
我国考古机器人应用案例

2008年7月,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乡庞留村西侧的庞留唐墓现场,考古人员正在紧张工作。因为发现了盗洞,他们要对这座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以往发掘之前,考古人员需要身入尚未打开的古墓内部开展考古调查。这一回,他们却没有这么做。这次使用的是一台装有履带的小机器,沿着盗洞缓缓进入墓穴之中。不一会儿,工作人员面前的视频之上,出现了圆形的墓室,而墓壁之上,则布满了壁画。与此同时,墓室之中的温度、湿度以及相关气体的指标也传导到了大家的手中。

这是可以在我国考古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一幕。在我国之前的考古工作中,这样的智能化预先探测从未有过。让考古人员不用再冒着风险身入墓室的这个机器,俗称考古机器人,正式的名称则是“考古发掘现场智能探测系统”。整个系统由远程监控端、机器人及传输线缆组成。这部“履带车体式”机器人(左页图),集成了视频采集及气体传感等环境检测功能模块,其履带具有防水功能,可在-26°至30°的坡面稳定行驶。机器人本体还可简便拆装为“直列式”(上图)以应用于垂直的发掘探孔。

3
重庆移动考古实验室机器人

这台考古车与房车类似,顶部装有通讯和卫星接收设备。走进内部,更是别有洞天,各种科学仪器和考古设备井然有序地摆在工作台上,就像一个缩小版的考古实验室。

“这台考古车价值900万元,拥有文物预处理、环境采集等八大系统,能满足野外考古的各类需求。”考古车的设计者、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星海介绍,这是重庆首台自主设计研发的考古车,考古车内不仅配备有智能控制、传感器、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空间技术等多学科技术和装备,还可以通过温度、湿度监测和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等,精确掌握文物埋藏的环境,实现对出土文物在第一时间检测分析和文物出土环境数据采集。

4
OceanOne机器人下海考古

OceanOne机器人最突出的特点是一对柔软、有弹性的手臂,明显代表了Meka Robotics在被谷歌收购前最后的项目。手腕里有力量传感器,最终的目标是要在每个手指里都加入触觉传感器。有了装满传感器的手臂、手和脑袋,OceanOne的形状非常像人,这也是与现有的ROV相比OceanOne的颠覆之处。最开始,OceanOne并不是考古机器人而是作为一种监测红海中深海珊瑚的方式。

OceanOne的第一项任务是La Lune,国外路易十四的旗舰大船,在1664年与法国南部海岸外20英里沉入100米深的水底。在一队研究过遗址的深海考古学家帮助下,OceanOne发现了一个葡萄大小的花瓶。他精准地悬浮在花瓶上空,伸出手、感受到它的形状和重量,然后伸出一根手指来拿住花瓶。他游去一个修复篮,轻轻将花瓶放入,盖上盖子。然后他站起来,与他周围的几十个考古学家和工程师们击掌。

5
机器乌贼探索外星地下海洋生命

美国宇航局发布了一款“机器乌贼”概念设计,它或可以用于寻找外星生命。这个“柔软的机器人”被设计用于探索类似木卫二这样的行星的地下海洋。这一漫游车外形酷似乌贼,背部拥有一个短的天线,可以从本地变化磁场里获得能量。这是美国宇航局创新性高级概念(NIAC)项目第一阶段的15个议案之一,这一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发展先驱性科技,将科幻小说变为科学事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