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词的写作(三):词的句式
律诗和绝句只有五言,七言之分。而词则除了极少数象《生查子》、《玉楼春》等的句式整齐外,其他的则是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不等。
一字句。一字,二字,三字句,统称短句。八字以上的句子为长句。一字独立存在的很少见。如蔡伸的《苍梧谣》(十六字令):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天”就是一个字一句。一字句还有一种形式叫一字豆,是词的句法特点之一。如:李清照的《风凰台上忆吹箫》:“念武陵人远”。“念”就是一字豆。一字豆也叫一字领,多数用虚词如:但、正、又、渐、更、甚、乍,尚、次,且、方纵,只,便、况,应、恰……等等。也有用动词的如:对,望、看,念,叹、算、料、想、怅、恨,怕、待、任、漫,早、莫、似、记、尽、问……等等。
二字句。二字句有个特点,不用则已,用则以入韵为常见,且多为叠字。如王建的《调笑令》:“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毛主席的《如梦令》:“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二字句也有二字领的,常见的有:试问、莫问、莫是、好是、可是、正是、更是、又是、不是、却是、却喜、却忆、却又、恰又、恰似、绝似、又还、忘却、纵把、拼把、那知、那番、那堪、堪羡、何自、何奈、谁料、漫道、怎奈、遥想、记曾、闻道、况值、无端、独有、回念、乍向、只今、不须……等等。
三字句。如毛主席的《十六字令》中的“惊回首”,“奔腾急”,“天欲堕”。如苏轼的《江城子》:“不思量,自难忘”,“小轩窗,正梳妆”等都是三字句。其句式为二一式或一二式。三字句也有三字领的,常见的有:莫不是、都应是、不早是、又况是,又何妨、又匆匆、最无端、最难禁、更何堪、更不堪、更那堪,那更知,谁知道、君知否、君不见、君莫问,再体提,到而今,况而今、记当时、忆前番、当此际,问何事,倩何人,似这般、怎禁得、且消受、都付与、待行到、便有人、拼负都、空负了、要安排、差多少……等等。
四字句。四字句是词的最基本的句式之一。一般都是七言诗的前四字的格式,如毛主席的《沁园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四字句的句式一般是二二式的,但也有上一下的。如苏轼的《水龙吟》:“是离人泪”等。
五字句。一般多为五言律句式。如毛主席的《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咋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五字句也有一字豆的,如毛主席的《沁园春》中的“望长城内外”,“数风流人物”,惜秦皇汉武”等。都是四字句前面加一字豆。其句式为一二二三式。
六字句。其句式多为二二二式。如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也有上二下四的。如姜夔的《暗香》:“何逊今日渐老”。也有上四下二的,如:陈亮的《水龙吟》:“闹花深处层楼”。还有三三式的。如黄庭坚的《青玉案》:“相目送、飞鸿去”。一字领的为:一二三式,如姜夔的《暗香》:“又片片吹尽也”。
七字句。多为七言律句,上四下三式。但也有上三下四的,如柳永的《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秦观的《鹊桥仙》:“岂又在、朝朝暮暮”。也有一字领的七字句如柳永的《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史达祖的《双双燕》:“又软语商量不定”。
八字句。八字句以上的句子在词中较为少见,一般是由两个短句复合而成。常见的有上三下五式。如柳永的《八声甘州》:“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也有上二下六的。如柳永的《雨霖铃》:“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九字句。有上三下六的。如苏轼《念奴娇》:“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上六下三的,如李煜的《虞美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上四下五的,如苏轼的《江城子》“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十字句。比较少见,其句法是上三下七。如辛弃疾的《摸鱼儿》:“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
十一字句。有上六下五的。如毛主席的《水调歌头》:“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也有上四下七的,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