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烟台炮台建设述略
烟台旧时被称为“转附”、“芝罘”,古为秦皇汉武东巡之地,宋元时期为海上漕运中转避风之良港。明初于公元1398年春(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海患,在宁海卫(今烟台市牟平区)辖区内设奇山守御千户所,并建所城。于所城正北,今烟台山上设狼烟墩台,“烟台”由此得名。
1664年(康熙三年)清廷旨令裁撤奇山守御千户所,所城官兵解甲为民,多从事渔农工商,军变民地,隶属于福山县的东北保芝罘社。清后期由于海上漕运的再次兴起,烟台作为南北漕船中转补给避风港,商贾云集,人口急增,形成了以大庙(天后宫)为中心的西南河港埠,城市雏形显现。此时的烟台是有城无防, 1860年6月8日,3000余法军由烟台山下登陆,并将司令部设于烟台山上龙王庙内,至7月3日,法军1万余人已登陆上岸,随后以烟台为补给基地,筑台扎营操练,与英军联合攻占天津大沽口炮台,进而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根据《天津条约》规定,登州(今蓬莱)被清政府划为通商口岸。1861年初英国驻华公使派马礼逊到登州筹办领事馆和开埠事宜,但因登州港口水浅,且没有船舶避风场所、不利于开展海上贸易等原因,马礼逊遂由登州东下,选中地理位置优越和港口条件优良的烟台取代登州。1861年5月清政府批准将通商口岸由登州改为烟台,于1861年8月22日(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开关征税,烟台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开埠的城市。烟台开埠4个月后,清政府总理衙门大臣奕奏请将登莱青道移驻烟台,专司中外税务,清政府准奏。登莱青道于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由莱州移驻烟台,登莱青道道台崇芳兼任东海关监督,烟台作为区域行政中心的历史至此开始。
丁宝桢初建炮台
1874年春(同治十三年),日本借口琉球船民在台湾遇难而发兵侵台,此次危机所暴露的海防空虚问题引起清政府震动。11月,总理衙门大臣奕奏请在沿江沿海的高级官员中展开海防政策大讨论,时任山东巡抚由漕运总督文彬暂署,文彬对于山东海防提出了一个不具体,又缺乏针对性的“三年教养海防计划”,清政府严令文彬奏报具体措施,“勿再含混!”,文彬复奏,计划到上海购买枪炮水雷,并对山东沿海进行考察,择要地修筑炮台。
1875年,丁宝桢接任山东巡抚,负责筹办山东海防。丁宝桢的海防观点是强调岸防的优势和要塞防卫的重要性,要求战舰附属于要塞,“铁甲船暂可不购,惟炮台断不可不修”,也就是以岸防为主,水战为辅,认为筹办海防必须以建设炮台为重。在此之前的山东沿海,海防以登州一地为重心,沿海其它地区的设防以清初、中期所建守口炮台为主,炮台样式陈旧,兵员武备废弛,已不能适应当时海防形势的需要。烟台开埠后,作为新兴的通商口岸和地区行政中心,“洋舶聚集,而与津门信息常通,常洋两关皆归宿于此,势不能不守” ,港城设防是为必须。“然烟台地势山麓平坦无险可扼,虽北有芝罘岛为屏,东有崆峒诸岛为蔽,而相去皆极辽阔,其居中扼要可以屯营之处惟烟台山为最,然为洋人环山而居一无隙地,且山形不甚宽广,以之筑立炮台太为蹙逼。此外如八蜡庙山嘴尚可设炮台,而距崆峒岛十二三里有奇,距芝罘岛十八九里有奇,开炮势难相及,且系孤悬东首,与后山均不联贯。而烟台无城郭圩寨,其中居民皆商贩聚集,一旦有警势必四散,且华洋杂处亦难区分,尽守而南山之背即为海面,敌易包抄至。芝罘岛沙堤横亘之外皆为海岸,直达登州百余里之内处处皆我后路,自应慎密筹布”。丁宝桢对烟台设防的地理特点加以调查分析,认为烟台山是建设炮台最合适的选址,但由于烟台山上已被西方各国领事馆舍等所占据,没有了再建炮台的位置,于是最终确定“兹拟于通伸岗布设大座防营,驻兵三千人以固后路”,通伸岗炮台(通伸岗旧台)的建设即始于此,后又拟于烟台山下、八蜡庙、芝罘岛、威海卫刘公岛、登州城,筑浮铁炮台及曲折沙土炮台,并对登州沿海的十几处旧炮台加固维护。
这时的山东沿海,威海卫还未成为北洋海军基地,登州海防重地的地位也日趋衰弱,由于烟台是开埠通商口岸和登莱青道台衙门所在地,烟台炮台建设比前二者更为急迫。“再东省筹办海防前,经奏明于烟台威海登州府城三处建筑炮台,因烟台为通商口岸,急须先行办理”。因炮台建设用人所需,丁宝桢已在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二十日便奏请将张荫桓调至山东,总办防务。“臣现已于该处通伸岗审定地势,饬派山东委用道张荫桓购办料务,一俟齐备即行兴工”,烟台通伸岗炮台作为清末山东海防建设第一台,由张荫桓负责工程建设,于光绪元年(1875年)筹备,光绪二年(1876年)开工。
张荫桓(1837-1900)
通伸岗炮台工程开工后,丁宝桢曾亲赴烟台考察炮台建设情况,“臣上年饬派山东委用道张荫恒会同登莱青道龚易图建筑通伸岗炮台已据具报兴工,臣昨抵烟台查看形势规模毕具,沿山筑圩,高以一丈二尺为式,面宽一丈六尺,底厚二丈一尺,周二百九十五丈。东北临水最要之地,添建圆式炮台,上下两层,上层露天足以安放走轮大炮,下层分别炮门,中设隔堆及兵房药房,均做太平盖,内嵌铁板,亦与西法无异。圩东一面建小护台三座,以备接应,联属东南一面,建圆式炮台一座,仍如前法做太平盖兵房药房隔堆,圩南西建设营门一座,门外加外圩一层,西南一角建露天炮台一座,正西建护墙小炮台两座,西北建露天炮台一座,此外沿墙一律建设护墙枪墙以资屏蔽,一切工程悉用三合土筑造,建望楼于东北隅兼用砖石。”丁宝桢认为“东北一台可以顾海口,东南、西南两台可以顾后路,西北一台可以顾沙堤及芝罘陆路”。但其炮台形制决定了该炮台仅能装备旧式前膛炮或小口径后膛炮,火力输出有限,防卫能力不足,即使火炮全部按炮位布设,也不一定能达到丁宝桢所预估的效果。丁宝桢未等到通伸岗炮台完工就调任四川总督,山东海防原定的其它炮台建设也就此搁置,但这些未建炮台的选址也为后来的北洋烟威基地炮台建设提供了前期的调查储备。
薜福成日记于光绪四年六月二十六日(1878.7.25)记述,张荫桓禀:筑通伸圩台工程完竣,计开:东北角圆炮台一座,高二丈,周围面三十一丈,底三十五丈。中心走轮圆炮台一座,高丈六尺,围十三丈。太平盖炮房五间,兵房二间,药房二间。东南角圆炮台一座,高二丈三尺,围面十四丈五尺。太平盖炮房三间,兵房一间,药房一间。东第一护台一座,太平盖炮房二间,兵房一间,药房一间。东第二护台一座,太平盖炮房一间,兵房、药房各一间。东第三露天护台一座,西南角露天圆炮台一座,西北角露天方炮台一座,西护台一座,墩台石望楼一座,第二层六角楼一座。南营门高二丈三尺,门西药房一间,月墙高一丈二尺。西便门高一丈六尺。四面圩墙长一百六十九丈,水沟六道。督工所十九间,料厂四大间,铁匠炉房二间,井九口。至此时,通伸岗炮台工程竣工,却未配置台炮。
通伸岗旧台营门(2013.5)
通伸岗炮台工程在丁宝桢看来已是“效仿西法”,但此炮台与后来的北洋海军旅大、威海卫基地所建炮台在形制和台炮配置上还是有天壤之别。通伸岗炮台依旧为“三合土筑造”,明炮位、暗炮洞相结合,此炮台形制在海防设施陈旧的山东沿海可以勉强视为“新式”,其实不过是闽、粤等南方炮台的北方“复制版”,二次鸦片战争后即已出现。汉纳根等西方工程师未参与中国海防炮台工程之前,此类炮台已是国人自己所能建设炮台的“最高水平”。此时世界火炮技术已快速发展,以德国克虏伯、英国阿姆斯特朗等为代表的新式海岸要塞炮已较鸦片战争时期的前膛火炮在形和质上都有了根本不同,且不论质量上的巨大差异,仅从形制上来说,鸦片战争时的西式火炮与中式火炮形制基本相同,抛开双方的制造工艺不论,都处于铸铁或青铜材质的前装滑膛炮时代,西式火炮可以与中式火炮混合配置于旧式炮台中。但这时的西方要塞炮已进入钢质大口径后装线膛炮时代,火炮体积随口径增加而逐渐加大,需要安置在预制水泥基础制成的半地下炮池中,配以半周或全周炮轮钢轨、新式炮架以及弹药输送轨道,附建相应的药弹库房等。火炮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旧式“三合土明暗炮洞”式炮台的淘汰,这可以认为是通伸岗炮台建成之后长久“未安巨炮”的其中原因之一。
通伸岗旧台东北角三合土圆式暗炮位遗址
通伸岗旧台东南角三合土圆式暗炮位遗址
李鸿章再建炮台
光绪十六年七月(1890年8月),候补知县萨承钰奉命调查南北洋炮台工程行至烟台,通伸岗炮台建成之后的十几年中,烟台再未建设其它炮台工程,萨承钰对烟台当时唯一的通伸岗炮台有如下记述,“十五日由上海抵烟台,是处为通商要地。北则有芝罘岛,东则有岿岱山,西则有通伸岗,现于通伸岗上设大小炮台八座,周围筑营墙长三百四十丈。山东烟台东北海口左侧芝罘岛右侧坍子山,北洋来船从此前进东南海口,左侧崆峒岛,右侧八腊庙,南洋来船从此前进烟台,所以为通商要地也,现于烟台山以西通伸岗上建设炮台大小共八座,内东南隅一座,周围一十丈零五尺,开暗炮洞三处,台后栅门一道,高一丈二尺,宽一丈五尺,东向小炮台三座,第一座周围八丈,第二座周围六丈一尺,第三座周围六丈五尺,东北隅一座,内周围十六丈五尺,外周围二十六丈,开暗炮洞七处,台后栅门一道,高一丈二尺,宽二丈,西北隅一座,周围十丈,西向小炮台一座,周围五丈,西南隅一座,周围九丈,营墙周围二百四十丈零九尺,高一丈六尺,宽一丈三尺,营内东西宽二十丈零五尺,南北长六十五丈,营内居中卓建一亭,东西宽二丈二尺,外筑围墙周围十五丈二尺上安垛口三十个,西向营门一座,宽二丈四尺,营门内盖兵房十九间,南向营门一座,宽三丈五尺,上建望楼三间,营门外筑一围墙,左右开便门二处,深一丈。”
光绪十七年四月十六日(1891年5月23日),自北洋海军成军后李鸿章第二次巡阅北洋海防,“五月初二日北驶烟台,调阅汉中镇总兵孙金彪所部嵩武军四营陆操” 。此次大阅结束之后,因烟台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其设防情况并不相称,新建炮台工程被提上了日程,“烟台为北洋通商三口之一,水深口宽,尚无建置台垒,实不足以壮声威。况威海既为海军屯驻口岸,烟台相距百余里,系威海防路,不容一隙之疏。臣等查烟台十里外,仅有通伸岗一台,距口门过远,虽置巨炮亦难遥击”。岿岱山与崆峒、芝罘两岛鼎峙海门,天然关隘,背山面海,是轮船进口必经之路,“应先在岿岱筑炮台一座,并与东南相连之玉带山添筑炮台一座,以便策应”。烟台新炮台工程初步选址于岿岱山、玉带山两地,拟建两台,与胶州湾设防同期进行。与此同时,北洋海军旅顺、大连湾基地各项工程已全部竣工,威海卫基地已建成南北帮之北山嘴台、祭祀台台、鹿角嘴台、龙庙嘴台、黄泥崖台,赵北嘴台及刘公岛地井暗台共计七座海防炮台,其中,北山嘴、祭祀台、鹿角嘴、龙庙嘴(仅两门十五生克炮布设就位)、刘公岛地井暗台计五台预设台炮业已布设就位,日岛及黄岛炮台建筑设施也正在建设当中。旅大基地完工,威海卫基地初具规模,也让海防经费捉襟见肘的北洋可以开建烟台和胶州湾的设防工程。
新建岿岱山、玉带山两台原计划配置台炮二十四生两尊、二十一生两尊、十五生四尊、快炮十六尊,共计二十四尊,与信义洋行签约订购。但在炮台建设选址的实地勘察中,作为北洋炮台建设“总工”的汉纳根却有不同意见,“汉纳根力言“岿岱”筑台可御海船来路,应于后路老炮台边另筑一小台,用十五生炮可打塘口泊船处,“玉带”台无甚用。吾未登岸察勘,碍难悬定,望与少襄(孙金彪)细踏勘核复”。汉纳根曾主持设计建造了旅顺口、大连湾、威海卫的海陆防炮台,他的“力言”李鸿章等是绝对要考虑并采纳的,“原拟于岿岱、玉带两山分建炮台,惟玉带山形势过露,易为敌乘,改于通伸岗旧炮台下建台一座” 。在有限的海防经费制约下,烟台清末新式炮台建设以新建岿岱山台,添建通伸岗新台为最终方案,原计划建设的玉带山台址因“形势过露、易为敌乘”而舍弃,这样的炮台设计布局已完全按汉纳根“力言”而定,其布局是否能满足烟台防务不得而知,毕竟烟台新炮台从未经历过战火考验,但从节省海防经费的角度上考虑,这个方案是要比原计划无论在台工还是炮价上都要节省许多。
克虏伯150毫米35倍径岸炮炮位(通申岗新台)
光绪二十年四月二十日(1894.5.24)李鸿章最后一次巡阅北洋至烟台,“汉中镇总兵孙金彪,统带原驻海防之嵩武四营承办两台,现已竣工。臣等查所修炮台,纯仿西式,曲折通灵,与威、大两处台工一律坚固”。与旅大、威海卫基地一样,烟台两炮台也是由当地驻军修建,此时的烟台新炮台工程已建设完工。与通伸岗旧台建成后的无炮安置天壤之别,新台在建设之初就明确设计了台炮配置,炮位据台炮配置而建,炮台建筑完工后,台炮也于光绪二十年(1894)春布设完成。
“谨将烟防炮台大小钢快各炮数目,并常年应领各种军火明目,开请台鉴。
计开:
钢快各炮数目:
二十一生三十五倍口径后膛钢炮三尊。
十五生三十五倍口径后膛钢炮两尊。
十二生四十倍口径后膛快炮两尊。
五十三密里四十倍口径后膛快炮十二尊。
四十密里四十倍口径后膛快炮八尊。
以上大小炮位共二十七尊。
常年应领各项军火名目:
钢炮用操练栗色火药。
新式大粒炸药。
拉火。
升敬炮用粗粒火药。
以上应领军火共计四种” 。
两台共计布设大中口径台炮七尊,台炮及弹药总价614796马克,小口径速射炮二十尊,台炮及弹药总价489999马克,均由信义洋行订购。“四十、五十三密里(毫米)四十倍径后膛快炮”属于小口径陆用速射炮,布设方式简单灵活,由德国格鲁森公司制造。“十二生(厘米)四十倍径,十五生、二十一生三十五倍径后膛钢炮”为两炮台所主要装备的固定式台炮,炮台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预设台炮的炮架结构和安置方式,提前预制炮位、基础,此三型台炮为德国克虏伯公司制造,与旅大、威海卫炮台所用台炮一致,但炮架已采用新型瓦式炮架,相较于旅大、威海卫前期炮台工程所装备的克式台炮,采用瓦式炮架的克式台炮在布设方式、射界、复进、射速等方面都要优于采用转轮式炮架的克式台炮,尤其是“克式十二生(厘米)四十倍径后膛快炮”,为克虏伯公司的早期型中口径速射炮,是为了在当时的国际军火市场中能与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的标志性产品“四点七英寸四十倍径 (Armstrong-4.7inch-L40-QF) ”中口径速射炮相竞争,就台炮而言,烟台两炮台的台炮性能在当时国内炮台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克虏伯210毫米35倍径岸炮(岿岱山炮台)
值得注意的是配备有此型瓦式炮架的克虏伯台炮在威海卫炮台中后期工程、烟台炮台、胶州湾炮台、天津大沽口炮台改造工程中大量装备,尤其以威海卫海陆各炮台装备数量为最多,但由于近代以来战事频繁,配备此型炮架的克虏伯台炮未保留下一门实物留世,甚为可惜,以至于现在国内各炮台景点在复制克虏伯台炮时均以厦门胡里山炮台二十八生克式炮等为蓝本,殊不知该炮虽为实物,但该炮采用的是转轮式炮架,修建炮位时此型炮架还要预先敷设钢制炮轮轨道等相关布置,而采用瓦式架的克式炮炮架结构与此不同,炮架并无炮轮装置,无需敷设炮轮轨道,只需在炮位基础中预设与炮架相对应的钢质螺栓,这两型炮架在炮位布设方式上完全不同。所以,现在很多景点复制的克虏伯台炮反而在结构和外观上比当年此炮位所真实装备的克炮实物落后,这也是因为对火炮考证不严谨所致。
烟台两炮台台炮的具体的布设情况在叶祖珪的《沿江沿海各省炮台图说》有所记述:“岿岱山克鹿卜二十一生口径三十五倍身长后膛炮三尊、克鹿卜十二生口径四十倍身长快炮二尊;玉皇顶(应为通伸岗)克鹿卜十五生口径三十五倍身长后膛炮二尊”。结合清末日本对中国沿江沿海要塞调查资料,烟台两炮台所装备的中口径以上台炮与叶祖珪《沿江沿海各省炮台图说》中记述完全对应,即“岿岱山”台现址中央三处“八卦式”炮位(现炮位安装有复制克虏伯炮)设二百一十毫米三十五倍径克虏伯后膛炮(21cm K.L/35,C/80,Küsten)三门;中央三处“八卦式”炮位左右两侧各置一圆形炮位,设一百二十毫米四十倍径克虏伯后膛速射炮(12cm S.K.L/40,Küsten,此型速射炮,旅大、威海卫炮台都未有装备)二门;“通伸岗”新台现址二处“八卦式”炮位(现炮位各栽种大树一棵)设一百五十毫米三十五倍径克虏伯后膛炮(15cm K.L/35,C/80,Küsten)二门。
克虏伯120毫米40倍径速射炮(岿岱山炮台)
现存炮台的历史价值
清代北洋海防历来以天津大沽口为重,山东作为北洋海防之一环,清前中期海防建设松驰,清后期随着海防防御纵深的加大,逐渐成为北洋海防建设的一个关键点。烟、威、旅、大,四城炮台的知名度虽不及北大沽、中吴淞、南虎门,但其炮台建造技术是近代国内其它任何炮台工程都无法超越的,代表着清末以来乃至民国时期所建炮台工程的最高水准。旅大基地炮台工程甲午之后被日军毁坏,后又经历俄军改造及日俄战争等多次破坏,原清末西式炮台建筑形制已完全不存。威海卫甲午一役南北帮炮台尽毁,仅余刘公岛及日岛等数座炮台遗存,除两座地井暗炮台外,其它炮台历经各时期驻军改造,克虏伯台炮 “八卦”式明炮位已无一存。
烟台在这四城海防炮台建设中是最后开建的,炮台建设规模也是最小的,但由于近代以来历次国内外战争都未对城市造成过大破坏,两座清末炮台原设火炮虽已无存,但其炮台建筑保存完好,形制完整,虽历经解放后驻军改造,但仅是对地下坑道的改造,炮台原貌未受波及,尤其是通伸岗炮台,历经清末两次炮台建设,既是“三合土、明暗炮洞”式的清末山东海防第一台,又是“石岛红花岗岩、八卦炮位”半地下式的清末山东海防最末台,两次建设互不重叠,是研究近代炮台工程和海防建筑历史的绝佳标本,文物及研究价值不容小觑。
原文发表于2018年《大连近代史研究》(第1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