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厂记忆,十一
戴厂长出国
戴国旗是文革前的大学毕业生,毕业于河海大学,学的是纺织机械,分配到通棉三厂,专业非常对口,但文革期间只能靠边站。三厂人大概受到张謇的影响,对读书人还是比较尊重,所以在文革中并没有为难戴同志,只是让他靠边站,是车间里的一个技术员。
文革结束后,干部队伍要求年轻化、专业化,原先的一批臭老九开始吃香了。戴国旗的专业如此对口,又是正牌大学的正牌毕业生,很快平步青云,不断升级,最后担任了副厂长,主管技术。
小学初中的时候,我们写作文,一定要写上“实现四个现代化”,像八股文一样。不过在现实世界里,人们确实为四个现代化在努力,这和张謇的年代类似,不过那时候叫“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也好、四个现代化也好,二个时代的中国人都意识到一点,闭关锁国、或者叫自力更生,是不会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的。
于是戴厂长有机会出国考察,准备为通棉三厂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应该是南通轻工局组织的,于是局里出二个领导,再带上懂技术的戴厂长
。对于三厂镇来说,这是几十年未有的大事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戴厂长出国前后,茶余饭后,街谈巷议,当时若有人记录下来,一定也是奇闻一大篓。
我只记得一件事,是听隔壁的几位大叔所说。说有一次,戴厂长一行进了一家商店,里面没有售货员,随便进出,只在出口处有几位收银员。商店里货物充足,应有尽有。这几位看着眼馋,趁人不备,明着拿了几件商品,提在手上,暗着还捞了几件商品,塞到怀里。结了帐,准备出门,结果警报大响,只好尴尬地退回来,把藏在怀里的商品也补了帐,好在人家也没当回事,没把这几位扭送派出所。
故事讲得活灵活现,仿佛他们就在边上看到的一样,基本上是作不得准的。不过这样的商店给我留下挺深的印象,什么样的商店居然没有售货员,而顾客居然可以直接到货架上自己拿商品?对于1970-1980年代的中国人来讲,这个很不好想象,而在今天却是再普通不过了,英语中叫“Supermarket”,汉语叫超市。
戴厂长考察回来,又过了一段时间,果真引进了一套先进设备,不知道是西德的,还是东德的,还是东欧哪个国家的,供应商特意派了几个工程师来安装调试和培训。
这些外国工程师就住在通棉三厂招待所里,位于钟楼西侧的一个院子里。外国人不能整天待在招待所里,也需要出来散散步,出来逛逛,还要买点东西。招待所大门正对着大马路,马路对面有几家商店,我奶奶原来在其中一家商店当售货员,这时候已经退休,让我小姨顶替。
在外国人来之前,已经有人来打过招呼,据说我们商店里商品的价格太便宜,外国人来买的时候,建议店里加几倍再卖。外国人溜达出来后,果然来购物,我小姨她们咬牙加了十倍的价,结果外国人还是觉得便宜,买了一大堆零用品,皆大欢喜。那时候外国人手里只有外汇券,而且有限额,不然也会像今天的中国人那样,一旦出国就是买买买。
外国设备的质量真的不错,外国工程师的工作水平也很高,新设备很快投入使用,使通棉三厂的产能和质量都上了一个台阶......
不知道今天的通棉三厂怎样了?从外面看着不像是很景气的样子。海门的叠石桥,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床上用品生产销售基地,其棉纱用量应该很大,是否来自于通棉三厂,这个大概要内行的人才知道了。
当三厂人津津乐道于戴厂长们出国的趣事,他们也许没有意识到,在中国,像通棉三厂这样连接着洋务运动和改革开发的企业,不是很多的。戴厂长为他们再次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户,而这一次,应该不会再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