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312,第七天

Day7, 2017/9/22

桐柏水濂洞度假村->唐河->南阳锦江之星建设中路店,118km

上午先去淮祠,昨天来来回回四次经过淮祠门口,也没有进去看一眼。淮祠又叫禹王庙,古称淮井铺,又称固庙。史载,禹王庙始建于东汉,是为纪念大禹导淮自桐柏和其治水之功而建造。据另外说法,淮祠始建于秦朝,用于供奉东渎大淮之神,汉时易名淮渎庙。民国初年,改庙为学,所有神像被毁,只有禹王像幸存,许多碑碣伏地。1924年前后,桐柏山下盗匪蜂起,淮源寨重修,部分石碑被垒寨墙所用。1936年,修信南公路,将庙中珍贵石碑作垫路修桥所用,结果丢失殆尽。1958年,将禹王殿和禹王像拆除,1972年东西厢房又毁,并将庙院中之古柏砍伐一空,至此使该庙荡然无存,仅存石狮子一对。信南公路现在应该是312国道的一部分。

淮祠门口有一个挺大的广场,当地人正好在此晒稻谷。时值秋收时节,这一路上很多农民在国道上晒稻谷、晒玉米、晒豆子,有的甚至把半幅国道都占了,汽车来往要避让,而我骑车过去的时候有点担心,怕车轮打滑摔倒,怕压了粮食被农民打骂。沿路上的标语是不许焚烧秸秆,应该是为了环保指标,至于在国道上晾晒粮食的事只能放一边了。

现在这个淮井不知是否连通太白顶上的那口淮井。《水经注》:“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淮水于醴水同源俱导,西流为醴,东流为淮。潜流地下,三十余里,东出桐柏之大复山南,谓之阳口,水南即复阳县。山南有淮源庙,庙前有碑,是南阳郭苞立,又二碑,并是汉延熹中守、令所造,文辞鄙拙,殆不可观。淮水又东径义阳县,县南对固成山。”

西汉平氏县,治所今桐柏县西北平氏镇。胎簪山就是昨天去过的太白顶。西汉复阳县原为复阳侯国,后改为县,治今桐柏县吴城一带,昨天从湖北再回到河南境内时从月河镇过淮河支流月河,月河向南一点汇入淮河,今天淮河从淮源镇一路流来,基本和312国道平行,过桐柏县城,流到月河镇南,汉晋南北朝时,还是潜流到此,才浮出地面,成为一条大河,向东流去。沿月河往北八九公里,是吴城镇,西汉复阳县治,当年淮河上游最上面一段的情况一定和今天不同。义阳县大致相当于今天信阳市。

从淮祠出来,过了淮源景区的西门,一路下坡到新集乡,由此离开了淮河水系,进入汉江流域。新集乡是个很有规模的乡镇,路边有一块碑,好像写着新县政府故址,我没有下车,瞄了一眼就过去了。新县是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扶县,在信阳东南,1933年10月,国民党政府为加强对鄂豫皖边区的控制,析光山、黄安、麻城各一部,以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的字“经扶”为县名,以新集镇为治所,设置经扶县。《淮海战役》中把刘峙描写成一头猪,人家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不然蒋介石也不会给他这么高的荣誉。1947年12月,刘邓大军六纵一部攻克新集,根据刘伯承、邓小平提议,改“经扶县”为“新县”。此后所有的文献中只有新县,不见经扶县,好像那14年的历史不见了。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那么曾经有一段时间,当六纵的主力撤离新县一带,新县政府转移到了新集乡,在此设立临时县政府,当时这个新集乡属于桐柏第五区,也许不叫新集。

一路相伴向西的有一条沟,沟里几乎看不到流水,这是澧水,现在这一段似乎叫鸿仪河。《水经注》:“澧水源出于桐柏山,与淮同源而别流西注,故亦谓水为派水。澧水西北流迳平氏县故城东北,王莽更名其县曰平善,城内有《南阳都乡正卫弹劝碑》。”在平氏镇东北有一条小河由东北而来,叫鸿雁河,312国道从鸿雁河桥上过,鸿雁河里也几乎没水,但南边的澧水总算是条河的样子了。

在K947处停车休息,补充水和点心,一般9点半到10点左右,早餐基本消耗掉了,需要重新加血。这样骑行十天下来,胃就习惯了,回去后每天上午的这个时间就会感觉饿,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回去。据说这一带在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大力发展中药种植,在山区种植夏枯球、板蓝根、黄姜等中草药,沿312国道种植了以优质梨、桃、枣、杏为主的小杂果和优质西瓜,发展高效大棚蔬菜。我在路边看到的可能是果树吧。

“澧水又西北合溲水,水出湖阳北山,西流北屈,迳平氏城西而北入澧水。澧水又西注比水,比水自下亦通谓之为派水。”溲水不知是那条河,平氏镇西北有两条支流汇入澧水,偏西的一条向南通到虎山水库,水体较大;偏东的一条就在平氏镇西边,水体很小,我猜应该是西边那一条。澧水注入比水口在唐河县的城南。“昔汉光武破甄阜、梁丘赐于比水西,斩之于斯水也。比水又南,赵、醴二渠出焉。”比水又称沘水、泌水,是今天的唐河。赵、醴二渠是两条手工开凿的运河,可能是今天的蓼阳河和礓石河。传说春秋时期,蓼部落的蓼叔安为了疏洪治水和抵御外来侵略,在蓼山脚下开挖两条人工河——蓼阳河和蓼阴河,蓼山上建有两道石砌寨墙,以保护蓼国的安全,是为西蓼。

礓石河也许就是蓼阴河,在蓼阳河和礓石河之间是湖阳镇,两汉时为湖阳县治,刘縯刘秀兄弟起事初期,与王莽的南阳驻军发生了几次战斗,先在小长安聚被甄阜、梁丘赐击败,差点全军奔溃,很多亲人、朋友被杀,勉强退到棘阳县一带。后来得到绿林军的增援,在比水西岸的战斗中,“大破之,斩阜、赐。”接着又在淯阳县击破新莽政权的中央军严尤、陈茂部,“进围宛城”。湖阳县在唐河县南;棘阳在唐河西南、湖阳西北、新野之东,当时有棘水;淯水就是今天流经南阳市区的白水,淯阳在南阳市南部宛城区瓦店镇一带,小长安聚就属于淯阳。

11点半到K975的位置,老的312国道大概是从这儿往西,进入唐河县城,现在改为冯友兰大道,新的312国道从市区的北面绕行。我顺着冯友兰大道骑往市区,近12点时进到市区,史客郎骑行群里有一个兵哥哥就是唐河人,认识他时还在唐河的捷安特专卖店打工,现在广东或云南做鲜花生意,另有一位兄弟是社旗人,可惜我不会往北拐去社旗。

在市区的文峰路找了一家杭州小笼馆午饭,说实话,那真不能叫杭州小笼包子,更像是沙县小吃的包子,但味道还行。午饭后,从建设中路过唐河,折向北,到冯友兰纪念馆,位于一个很大的广场上。冯友兰故居在唐河县的祈仪村,村子边上有一条河,蜿蜒流到唐河县城南,汇入唐河,冯友兰家就在河边,不远是一座小石桥,冯友兰小时候上学,每天从小石桥上过,行走在青石板路,去学习四书五经。冯友兰的弟弟冯景兰、妹妹冯沅君也跟着哥哥的脚印先后走过石板路,走过小石桥。1907年,冯家专门聘请教师负责冯友兰的教育,较正规地开设了古文、算术、写字、作文等功课。第二年,冯友兰的父亲冯台异因病猝逝,他遂跟随其母迁回老家唐河,并继续延聘教师授学,不知是否在这个纪念馆附近。

唐河

据说近代中国有三个学术家族:江苏无锡钱家、江西修水陈家和河南唐河冯家。无锡钱家有钱玄同、钱穆、钱钟书、钱学森、钱三强、钱永健等大家,修水陈家有陈宝箴、陈三立和陈寅恪,唐河冯家就是冯友兰、冯景兰、冯沅君兄妹。冯友兰治哲学,冯景兰治地质,冯沅君治文学,皆成大家,尤其冯友兰是中国近当代的唯心主义大才。冯先生把宋明的理学和心学,用近当代的西方哲学研究方法及理论融和起来,大致上总结了中国传统的哲学,并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打开了一条新路。

肯定不能简单把冯友兰的学术说成是唯心主义,但1949年后,学术界和整个社会就是这么简单划分的,因为没多少懂,也没多少人想去弄懂,今天依然如此,有形的、技术的、马上能见效的,那才是科学和学问,形而上的玩意没人去费心了,中国如此,整个世界亦如此,尼采之后再无尼采了。文革时,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一统天下,冯友兰和梁漱溟二位先生自然就成了反面的典型,而正因为需要这样的反面典型,二位先生基本上没有受到身体上的冲击,冯先生可能还违心地想要转变思想,梁先生则以“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坚持了自己的思想。其实从那个岁月过来的人应该知道,这些都取决于决策者,而不是他们本人。

冯友兰兄妹的父亲叫冯台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进士,位居三甲榜尾,就是录取的进士中最后一名。那一年是戊戌年,发生了康有为、梁启超、谭翤同的百日维新,对于这一届进士的影响应该很大。冯台异曾到湖广总督张之洞幕下帮办洋务,曾任武昌方言学堂会计庶务委员,后任湖北崇阳县知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病逝于任所。冯台异在张之洞幕中帮办洋务,给了他大开眼界的机会,他后来安排给子女们教导算术等功课,显然是因为他眼见的新生事物,比如张之洞在武汉开办的自强学堂。

冯台异去世后,冯友兰兄妹依然走的新学之路。单看冯友兰的求学历程就可以看出来:1910年,考入唐河县立高等小学预科;1911年,考入开封中州公学中学班;1912年夏,转入武昌中华学校;1912年冬,考入上海第二中学的高中预科班;1915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开始接受较为系统的哲学训练;1918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也许是午休时间,我到纪念馆门口时大门上着锁,只看到进士的牌匾高悬在门楣之上。老婆家祖上是光绪二年的进士,她家以前的门楣上悬挂的是进士第,文革前就不敢以正面示人,把牌匾翻过来正面朝里,素面朝外,到文革时是卸了下来,后来不知扔哪里去了。冯友兰家的情况应该与此类似,这块牌匾看来是最近仿制的。

冯友兰纪念馆就在312国道路南,继续向西前往南阳,不久就遇到了K1000的里程碑,上次遇到320国道的千公里碑是在江西的宜昌,318国道的千公里可能在武汉市区,还没见过。

前面路过汉冢乡,据说是系光武帝刘秀之姊刘元墓冢所在,也称大姑冢。现在汉冢小学院内保存有两块石刻匾额,其中一匾额正中书“大姑冢”三字,旁书小字“光武长公主葬于此处,北至上马石,东至走马岗,西至水阁亭,南至焦古营,皆光武遗迹”。另一匾额书“汉光武洗马桥”,匾额旁有一石板桥,坐落在寨河上。出小学门,有一空场,为汉冢寨北门,有古汉墓群遗迹,文革时被扫平。原墓前有一大石碑,碑身正中书“汉光武之姊新野节义公主刘元之墓”,该碑在破四旧时也被拆除。

刘元是刘秀之姊,嫁于新野人邓晨。刘縯刘秀起事,邓晨率先响应,刘秀兵败小长安聚时,刘氏家人及诸将家属多死于乱军之中,刘秀单骑逃亡,遇到妹妹刘伯姬,带着一起乘马奔逃。再往前又遇到刘元,催促她一起上马,刘元摆手说:“你们快走,不然谁都逃不了。”莽军追兵赶到后,刘元和三个女儿都遇害,刘秀军退守棘阳后,邓晨家被政府军焚毁,祖坟被掘,宗族都归罪于邓晨娶的老婆娘家,而邓晨“终无恨色”。刘元死后葬于汉冢乡。东汉建立后,邓晨先后封南巒侯、西华侯,邓晨死后,招刘元魂,坟茔从南阳汉冢迁至洛阳北邙山与邓晨合葬。

下午三点半骑到了南阳市区的白河,由此向南沿103省道约二十公里是瓦店镇,小长安聚就在那个位置,今天的小长安街。这个聚落就在白河东岸,当时叫淯水。《水经注》:“淯水又南入淯阳县,迳小长安。光武攻淯阳不下,引兵欲攻宛,至小长安,与甄阜战,败于此。”宛城是南阳郡治,城高壕深,极难攻克,淯阳只是南阳郡下的一个县城,淯阳攻不下,宛城怎么可能攻下了?也许刘秀认为宛城内有内应?或者记载有问题。当时刘秀的军队驻扎在淯水边,时值冬季,竟天降大雾,甄阜、梁丘赐的军队趁着雾气突然袭击,将刘秀击败,此时的刘秀是第一次领兵出战,估计毫无战斗经验,但经此一战,刘秀似乎突然被打开了脑洞,马上成长为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此后的战争中很少打败仗。

白河,古称淯水、清水,发源于河南省嵩县攻离山,流经嵩县、南召县、方城县、南阳县、新野县,于瞿湾入湖北襄阳县,于两河口与唐河交汇后始名唐白河,向南至张家湾注入汉水,全长264公里。我从独山大道过白河大桥,此处河面开阔,景色不错,上下游的河中都有小岛,郁郁葱葱,河道中央拦的管道一样的堤坝,不知是何用意。

《水经注》:“淯水又南迳预山东,山上有神庙,俗名之为独山也。山南有魏车骑将军黄权夫妻二冢,地道潜通。其冢前有四碑,其二,魏明帝立,二是其子及臣吏所树者也。”从独山大道一直往北就是独山,以前又名预山,山上的庙叫独山祖师宫。山南的黄权夫妻冢据推测是在今天卧龙区的魏营村,现在是一大片的魏营社区。我过河后很快就从建设东路转向西,没有去魏营村和独山。

“淯水又西南迳《史定伯碑》南,又西为瓜里津,水上有三梁,谓之瓜里渡。自宛道途,东出堵阳,西道方城。建武三年,世祖自堵阳西入,破虏将军邓奉怨汉掠新野,拒瓜里,上亲搏战,降之夕阳下,遂斩奉。《郡国志》所谓宛有瓜里津、夕阳聚者也。阻桥即桓温故垒处。温以升平五年,与范汪众军北讨所营。”从独山对面的淯水向南流,到今天的旧312国道,有南阳大桥,这儿一段白河折往西南,到白河镇西北再折往西,这一段可能就是古瓜里渡所在。今天也有三座桥,不知道是否吻合昔日的三梁?我从最东边的白河大桥过河,好在不用亲搏战,夕阳聚不知在白河南白河北。纪念张仲景的医圣祠就在白河北岸、独山大道往西一点点,可惜我不知道,照说应该去凭吊一下。

“淯水又南迳宛城东,其地故申伯之国,楚文王灭申以为县也。秦昭襄王使白起为将,伐楚取郢,即以此地为南阳郡,改县曰宛。刘熙曰:在中国之面而居阳地,故以为名。淯水又屈而迳其县南,故《南都赋》所言淯水荡其胸者也。《世语》曰:张绣反,公与战败,子昂不能骑,进马于公,而昂遇害。《魏书》曰:公南征至宛,临淯水,祠亡将士,歔欷流涕,众皆哀恸。”曹操宛城逃脱,折了长子曹子昂和大将典韦,十余年前一个笑话,“非典,吾命休矣”,说的就是这儿。

“淯水又南,梅溪水注之,水出县北紫山南,迳百里奚故宅。奚,宛人也,于秦为贤大夫,所谓迷虞智秦者也。”百里奚,应该不是宛人,而是虞国人,相当于今天山西平陆县,春秋中期的虞国大夫。晋献公借道伐虢灭了虞国,俘获百里奚,用他做秦穆公夫人出嫁时陪嫁的奴隶送往秦国。百里奚逃离后跑到楚国宛邑,被楚人抓住后放牛为生。所谓的百里奚故宅,可能是他放牛时住的地方。秦穆公得知百里奚是个贤人,就要求楚人归还这个奴隶,给了楚人五张黑羊皮来交换。百里奚入秦后被秦穆公任命为大夫,后为秦国一代名相,黑羊皮叫羖,所以百里奚又被称作“五羖大夫”。

4点钟路过南阳人民公园,以此证明老潘来过,所谓“我本布衣,骑行至南阳,苟全性命于盛世,不求闻达于党国”是也。前面这条路就是建设东路,一直往西过了人民路,到建设中路,然后就是今天住的酒店锦江之星。

(0)

相关推荐

  • 《水经注》里的史河----《水经.决水注》略考

    ○决水 △决水出庐江雩娄县南大别山.俗名之为檀公岘,盖大别之异名也.其水历山委注而络其县矣. 决水,史河古称決水.淮河支流.上源中山河,发源于今河南商城县牛山,东北流经安徽金寨.河南固始,至安徽霍邱县 ...

  • 卷六十三 ◎地部二十八【太平御览】

    ○河南诸水 孝水 <山海经>曰:平逢山西十里廆山,其一陽一多<王雩>琈之玉,俞随之水出于其一陰一,北流注于穀,世谓之孝水也. 潘岳<西征赋>曰:澡孝水以濯缨,嘉美名 ...

  • 商周古国——角国,苏北小国,出土铜器中留名

    商周时代淮夷地区有个以"角"命名的小国.上海博物馆藏有西周晚期蓼国铜器"翏(liù)生盨(xǔ)",其铭文:"王征南淮夷,伐角.津,伐桐.遹,翏生从-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三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三 承前篇 继续分析构成水的名称的字. 二类水流的名称其字的构成方法 <说文解字>:"水,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气也.".液体 ...

  • 中国古代淮河、汉水流域的陂渠串联工程技术

    我国陂渠串联水利工程技术约起源于春秋中期, 战国至汉代已在淮河. 汉水上中游的丘陵盆地和高平原有相当的 发展 . 本文阐述了陂渠串联工程的优点, 举例 分析 了古代单首制引渠与陂塘串联. 一河取水多首 ...

  • 从楚人初期活动看丹阳之所在(淅川文化探索之三十四)

    编者按:本文选自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楚文化研究论集>第4期,作者/赵世纲, 我们说楚人初期活动,主要是指西周晚期至春秋前期,楚武王以前这一段.在这个阶段文献中记载楚人活动是比较多的, ...

  • 【河南】《智泉流韵》首席作家王长伟最新原创散文《叶邑古镇话千秋》

    叶邑古镇话千秋 风从叶邑走过,吹散许多传说,只留下叶邑城的故事,被人民牢牢记着.叶邑是个古老的城,风景独特,地理位置优越.澧水环叶邑西北端,烧车河(昆水)绕西南与澧水在叶邑东北处交汇.环山抱水,形成了 ...

  • 大爱新疆——骑行天下(七)

    本文经墨龙兄弟授权连载刊发,有感兄弟不远千里骑行来新疆历练自己的毅力并来新疆投奔我,希望我带他去罗布泊体验无人区的感觉,谢谢他对我的信任,也让我兑现了对遥远的对朋友的承诺. 2014年7月15日 因为 ...

  • 《夏日骑行》(七首)

    <夏日卧虎山路骑行>(七首) 一 常坐室内气浑浊, 灵泉堵塞笔无着. 去到室外练骑行, 引动文思似泉涌. 二 骄阳如火心内灼, 且骑且行且琢磨. 书生住房无着落, 财富密码要激活. 三 卧 ...

  • 骑行312,第九天

    Day9, 2017/9/24 汉庭西峡县店->商南秦都商务酒店,70km 今天切换到淋雨模式,一直到西安.晚上就听到窗外雨声颇大,早晨起来雨势依然不小,今天计划的行程就70公里,晚点出发也无妨 ...

  • 骑行312,第十天

    Day10, 2017/9/25,  商南秦都商务酒店->丹凤->汉庭商洛时代华庭店,109km 早上起来依然下雨,雨势挺大,昨天秦都商务酒店的老板慷慨地送了一份免费早餐.酒店的电梯极小, ...

  • 骑行312,第十一天

    Day11, 2017/9/26 汉庭商洛时代华庭店->蓝田->中铁快运西安火车站,123km 今天雨中翻越秦岭,进入关中平原.天气的模式切换开关看来是出故障了,整天下雨没停,看起来接下来 ...

  • 骑行312,第一天

    312国道 312国道的起点为上海人民广场,终点为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全程4967千米,里程在所有的国道中列第二位.这条国道经过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宁夏.甘肃和新疆9个省市自治区.我之前 ...

  • 骑行312,第二天

    Day2,2017/9/17 7天全椒华都店->肥东县->汉庭合肥火车西站店,116km 今天出来遇到的一个村子是白酒村,看到白酒中心小学,不知道这所小学出来的孩子是否都是海量呢? 栏杆集 ...

  • 骑行312,第三天

    Day3,2017/9/18 汉庭合肥火车西站店->肥西->六安-> 叶集镇九龙商务酒店,138km 终于又看到了G312的里程碑,K515,距浦口的那块碑已经有184公里了.从K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