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与蒙古世代为敌,为何明军内有大量蒙古骑兵?
明朝以“驱除鞑虏”为口号,是在元末反抗蒙古统治的斗争中建立起来,因而在很多人的思维中,大明与蒙古应该是水火不容的关系。对于历史上大量蒙古骑兵服役于明朝军队的事实,后人要么表示惊讶,要么表示不解。
图-元大都(今北京)位置及周边地形示意图
明军内部的蒙古人并非不认同自己的文化和血统,但这与他们加入明军毫不冲突,因为元朝大厦倾覆,作为个体的蒙古人必须在明蒙之间做出正确的抉择,究竟谁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前途?
不可否认,蒙古人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尽管他们的祖先曾创造过版图几乎囊括欧亚的辉煌记录,但帝国内部的勾心斗角和相互倾轧从来没有停止过。早在蒙古扩张时期,四大汗国与元朝的斗争就时断时续。
天下安定以后,元朝内部的派系之争依然无休无止。在元末的红巾起义当中,元朝最主要的内讧是朝廷与地方的权力争夺,由于元廷在剿灭义军过程中表现得软弱无力,不得不寄希望于地方军阀武装,而地方军阀在平息某个阶段的起义之后,元廷又迫不及待地收回此前下放的权力。
接下来元朝就陷入一个死循环,一旦地方军阀的权力被收回,红巾起义立马死灰复燃,此后元廷再次放权,义军再次面临地方军阀的压力。循环往复之下,元朝地方实力派愈加对朝廷感到不满,而且一个个拥兵自重的他们也很难心甘情愿交还已经到手的权力。
图-俯瞰紫禁城
在这种情况下,诸如王保保之类的大军阀就产生割据之势,而其他受到猜忌的小军阀就有可能倒向朱元璋等人旗下的反元武装。当然在明军大举北上之前,这样的情况毕竟是少数,真正出现大量蒙古人投靠明军的情形则出现在朱元璋北伐之后。
事实上明军之所以能够从容北伐也是得益于元朝的内讧,公元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展开决战,无论谁胜谁负都将控制中国南部的半壁江山。如果此刻元廷足够明智的话,应该趁对手打得两败俱伤之际,直接出兵予以歼灭,但结果却是元廷再一次错失良机。
当时元朝朝廷分为帝党和后党两派,以奇皇后(高丽籍)为首的后党欲废除元顺帝,于是调王保保北上大都,结果王保保就与帝党成员孛罗帖木儿展开大战。战争打了两年多,当王保保最终获胜之时,朱元璋早已平定了陈友谅。
接下来朱元璋又发动了针对张士诚的战争,而元廷再次陷入王保保与李思齐、张良弼等拥元军阀的内讧当中,最终朱元璋取得全胜并赢得同元朝决战的资格。公元1368年,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上,明军所到之处如摧枯拉朽,此时普通的蒙古人就面临着三种选择:跟随元廷,跟随王保保,还是投降大明。
三方当中以明朝实力最强,也就是说这些残兵败将无论投靠元顺帝,还是投靠王保保,都将遭到明军的残酷打击。既然如此,为自己的安全和前途考虑,还不如投降明朝,于是接下来出现了大量蒙古士兵编入明军的现象。
图-蒙古骑兵
当元顺帝放弃大都而北上逃命之时,跟随元朝朝廷的蒙古人只有区区6万户,剩下的大约44万户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投靠了明军。无论到任何时候,人的选择始终是实际和功利的,蒙古骑兵编入明军之后的待遇明显强于此前在元朝的状况,与跟随元顺帝在漠北啃沙子的同胞相比,他们也乐得在明朝混个饭碗。
当然,这些蒙古骑兵也为大明的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在靖难之役当中,朵颜三卫屡屡为朱棣扭转战局,他们明白自己的身份,同时也不排斥为明朝打工。
文:闫老师 图:卫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