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国家终身荣誉教授”、诗人亨里克·诺德布兰德:诗歌带给我惊喜治愈我心灵

意外走上诗歌创作之路

亨里克·诺德布兰德是一位在欧洲及全世界范围内非常重要的诗人,颇有声誉。正如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赵丽宏所说:“亨里克·诺德布兰德从事诗歌写作数十年,构建了属于他自己的诗歌王国,他的诗歌继承了深厚绮丽的丹麦民族传统,又融合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他以沉着、悠然的姿态观察世界、聆听天籁、透析人性,在他看似安静的文字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平静之中让人感觉到波澜涌动、惊涛起伏。他的诗歌广泛涉猎日常生活细节,以文字的明晰、意象的绮丽、思绪的雄辩描摹世相纷繁、人心幽邃,在时空交错的情境中实现瞬间的艺术飞跃。他的诗歌之树根深叶茂,已在世界的诗歌森林中长出一棵参天大树。”

亨里克·诺德布兰德

1945年3月21日,亨里克·诺德布兰德出生于哥本哈根,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未结束,丹麦在纳粹德国占领之下,他出生的地方不久就遭到盟军的大轰炸。5月8日,英国军队正式占领了哥本哈根。他在丹麦的不同地区长大,由于缺失父母关爱,又容易生病,他被看成“问题儿童”度过了不快乐的童年生活。他不想上学,喜欢陶瓷艺术,梦想自己成为一位陶工。他还一直被认为是智力发育迟缓,直到小学五年级时,他被送到学校的心理医生那儿,医生说他跟别的孩子一样聪明,甚至更聪明。他只好振作起来,开始用心学习。“那时我就想我不能再继续笨下去了。”

谈及自己的诗歌之路,他感到意外而惊喜。虽然年少时对陶瓷很感兴趣,没有专注于文学,他却发现他并不擅长陶艺。“制陶需要一个不停旋转的设备,但我始终不太擅长操作这个设备。别人做的陶瓷非常漂亮,我做的却不成型。所以我开始写小说,用文字来表达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但写得并不特别好,我想放弃。我还考虑过要不要从政,但我对政治不太感兴趣。”不料,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他写了一首诗竟然发表了,于是他把他私下写的诗寄给一个有名的出版社,没想到他们竟然给他出版了。这给他很大的鼓励和肯定,让他觉得写诗对他的人生来说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可以说,亨里克是一位诗歌天才,自从1966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诗》并大获成功后,他更加热爱诗歌,笔耕不辍,随后又出版了25卷诗歌集,声名远播。三十岁不到,他已经成为丹麦的重要诗人。此后更是获得多种诗歌奖项和资助。除了诗集,他还出版了多部散文集,短篇小说集,两本儿童文学和两部小说。除了写作,他还在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了各种东方语言,包括汉语、阿拉伯语和土耳其语,他希望通过语言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他的部分诗歌集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出版为他赢得世界声誉。他获奖无数,1980年,他获得丹麦文学院奖,1990年获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瑞典文学院北欧奖,2000年获北欧最高文学奖北欧理事会文学奖。2014年成为丹麦文学院院士,被授予丹麦“国家终身荣誉教授”称号。

诗歌治愈了他的心灵

自从出书获得经济独立后,他便离开丹麦开始去不同的国家旅行,在不同的地方进行短期或长期的逗留。他曾在希腊、土耳其、意大利和西班牙生活了三十年之久,旅行一直是他诗歌的一大主题。长期旅居他乡,故乡反倒显得遥远而陌生,但他并不思念给他童年带来不快乐记忆的丹麦。然而,让他惊奇的是,近年来他回到丹麦定居,却感到从未有过的快乐。丹麦日益开放的社会风气也让他喜欢。同时,他在丹麦遇到了现在的妻子和女儿,和她们一起幸福平静地生活着。

更重要的是,诗歌治愈了他的心灵。在写作过程中,他获得与世界对话的最好方式,并荣誉备至。因为遇见诗歌,他的精神世界和实际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坦陈,是诗歌治愈了他,他曾在诗歌里逃避现实,又终于在诗歌里获得拯救,获得与现实的和解,他很感谢诗歌。回到丹麦,他想寻找童年时喜欢的地方,希望与童年和解。写诗之外,他还写作侦探小说、随笔、自传、童书、电影剧本,甚至还出版过一本土耳其食谱。不过他最重视最热爱的还是诗歌,他不为金钱写作,诗歌创作都是发自内心,觉得有必要写才会写。“诗歌是我的内心真正想表达的东西。”他还表示,一些作家为赚钱而写作也无可厚非,但只有写出作家心中最想写的东西才有可能写出伟大的作品。

“在过去的50年里,我一直通过我的诗歌去描绘一些很难以描述的事情,对我来说,木匠、陶工都可以说是一个专家,但诗人不是专家。诗人在完成作品前,永远不知道自己会写出什么样的东西,直到它自己到来。”他的诗歌有一部分被称为西方的“玄学派”,对此,他说他对“玄学”并没有兴趣,也不信仰上帝,不过承认生命中有很多事情难以解释,称得上“玄”。“我知道它们本来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也知道世上有些人究其一生都在探究这些问题。我从不这么做,因为它就在那儿,是生活‘玄妙’的一部分。”

他是一位喜欢描摹日常生活的诗人,即使是诗歌传统里常见的主题,他也会尝试用一种新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们,并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诗歌语言去阐释表达它们,开拓诗歌领域的新疆土,一生乐此不疲。如今73岁的他希望自己能继续写下去,但他的眼睛已经不好,看书写作很费力,他为此苦恼伤心。“我已经不再年轻,现在除了觉得十分必要去写,我才会去写。”他叹道。

学习中文 领养中国女孩

亨里克动情地说:“我曾经学习过中文想来中国,但最终却放弃了转而去了希腊。我经常会在希腊当地的沙滩上写一些中国文字,当这些字被海浪冲走时,有些东西似乎也渐渐消失了。虽然我去过很多地方,但一直没来过中国,来到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我的一个梦想,现在梦想实现了。”

在他来到中国的第二天,他就告诉《东方时报》记者,在他读大学的时候,他学过古典中文,会读和写。“不过时至今日,我已忘得差不多。我还能认识一些汉字,是繁体字而不是简体字。现在来到中国看到各种简体字,脑海里还会闪现一些繁体字,非常奇妙的时空感。”他读过一些中国的书,特别是唐诗,他很喜欢李白的作品,认为自己的诗歌创作风格有着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子,他很希望自己能多读点中国文学,对中国感情深厚。

此次和他一起来中国的还有他的妻子和女儿安娜赫琳娜。他的女儿是他们从中国领养的孩子,回到故乡,小女孩也很雀跃,她和爸妈站在一起,笑着告诉大家她热爱中国。

喜欢游历的他精神矍铄,神采焕发,对中国的印象很好,喜欢中国人的热情友好。他惊讶于上海的大,笑道:“和上海比,哥本哈根就像个小镇。”他还喜欢在上海的街头走一走,逛逛小店,探索上海的美,虽然他容易迷路。对于中国的美食,他都喜欢,吃中国菜也是他来中国的一大目的。“我回到故乡,又来了中国,感觉人生很美妙。”他欣慰地表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