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读一本好书,让内心回归纯净
讲述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康震
书籍是人类积累、保存、传授、传承知识的平台和载体。对于作者来讲,是在记录事实和历史,传递自己的理念和观点;对于读者来讲,是希望通过阅读获取未知的知识,深化对于世界的认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就是阅读、书籍和作者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也因为这样,阅读本身存在很大的困扰,也面临不小的困境,这是因为,人类的见识永远是有限的,而阅读的期待是无限的。在阅读过程当中会产生批判,也就是阅读者对于书籍本身的不满意,即书籍没有满足自己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一个人为什么喜欢读一本书?是因为这本书对他来讲意味着一种未知的未来、未知的空间,但当他发现读到的只是过去或只是现在,他就会很失落、很失望。正是这种紧张的关系,让读者和作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永恒的矛盾。
正因为如此,阅读才会常新。怎样才能做一个健康的、始终有活力的阅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自己也要进行写作。实际上,阅读中的不满足和不满意就是触动每个阅读者自己进行写作的动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小时候我们这代人都特别喜欢看连环画、小人书,不只爱看,还想画。因为阅读让人产生的最大冲动就是,你自己也想成为作者,也想参与其中。我当年看连环画的一个直接的动力,就是我想画我自己的连环画。后来长大了,就开始读一些小说,读一些诗词。当时我读了王蒙的《青春万岁》,还读了贾平凹的一些散文,自己就有一种冲动,也想写小说、也想写这种散文。无论写得好与不好,那种冲动在写了之后就得以消解、得到了实现。
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阅读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己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一个不断地解除困惑、解除局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会产生阅读、模仿、体验,再阅读、再模仿、再体验,直到最后,有可能变成一个职业的写作者。
阅读当中存在的困境,有知识的困境、见解的困境,也有成长的困境、自我实现的困境。一个没有阅读欲望的人,就是一个没有困境的人,一个无意义的人。因为只要人类存在,他就必然会有困境和困扰,而这是人进步的必由之路。就像一扇门,比方说你要从A空间到B空间去,那就要经过这扇门,于你而言它就是阻碍,也就是一个困境。只有把门打开了,才能形成一个通道。我们经常说危机意识,有危才有机,才会居安思危。危是什么?就是对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性,对自己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对成长本身存在的焦虑。当这个“危”被我们克服、这扇门被我们打开之后,后面就是一个空间或是一条道路。世上原本没有道路,只有当我们行走其中,把杂草、碎石都踩在脚下,才能形成通道。
书籍对我们来讲,本身就是道路。我们阅读了很多书籍,就相当于走过了一条道路,走到一定的时候,就打开了一扇门,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门,我自己的体会是:要读很多书之后,才会打开一扇门。
阅读是我们渡过疫情的最好方式。这次疫情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到,快乐的人生并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而是要能像儒家所说的那样,做到“慎独”。当一个人独处时,认真想一想,到底什么才是人生。疫情期间,各种真假消息满天飞,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个人的淡定、内心的纯净?我觉得,最好就是拿起一本好书,把它读透。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知识体系。当你把一本书读完之后,就相当于和一位好朋友,或一位好学者、一个有见识的人,深度交谈了几个月。疫情期间,我坚持每天抄录古典诗词、组织学生每天在群里打卡,讨论读书心得、研究学问,我自己每天也看不少书、写一些论文,这些都是能让自己更加确认自身价值存在的方式。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淡定、从容、坚守,对我们每个人人格的养成和成熟都非常关键。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记者张胜 王斯敏 杜羽 蒋新军 实习记者 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