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的权臣时代:毁于唐朝内斗的第二次大非川之战
吐蕃的权臣时代:05
上一篇《具有转折意义的第一次大非川之战》里讲到,670年(高宗咸亨元年)四月,稳住了吐谷浑局势的吐蕃,出其不意的穿越昆仑山杀入安西地区,连续攻克西域十八座州县(羁縻州),而后又联合于阗的突厥部落,攻陷了龟兹拔换城(今新疆阿克苏)。
唐朝黯然撤了龟兹(今新疆库车)、于阗(今新疆和田)、焉耆(今新疆焉耆)、疏勒(今新疆喀什)四镇的建制,吐蕃第一次在西域取得了重大成功。。
吐蕃对安西的进攻触碰了唐朝的底线,首次大非川之战拉开了序幕。
670年4月,痛下决心的李治以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总管,率军直击吐蕃。
从薛仁贵的官名上分析,似乎唐军有一举剿灭吐蕃的企图,因为“逻娑”就是今天的拉萨。
同时,唐朝为了博得吐谷浑民众的支持,还把吐谷浑王也抬了出来,打着“护吐谷浑还国”的旗号。
但当年8月,吐蕃军神论钦陵以倾国之兵,在大非川围歼了劳师远征的唐军,主帅薛仁贵、郭待封“仅以身免”。
大非川之败,是唐朝开国以来对外战争的首次惨败,它不但让吐谷浑失去了复国的幻想,还让吐蕃在周边异族政权中,获得了霸主挑战者的地位。此后的吐蕃军事行动中,经常有大量异族仆从军队加入,共同对唐军实施打击。
但首次大非川之战,吐蕃也是倾其所有,赌上了所有筹码,甚至镇守西域军队都被调走。
此后数年间,吐蕃都无力再发动大规模作战,而在674年(上元元年)十二月,于阗王伏阇雄居然凭以一己之力,便击走吐蕃占领军,将四镇拱手奉还唐朝,可见大非川之胜,也是惨胜。
公元676年(仪凤元年)三月,论钦陵联合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同时在西域、河陇两个战略方向发起进攻。
论钦陵指挥蕃军,主攻鄯州(青海乐都)、廓州(青海化隆)、河州(甘肃临夏)、芳州(甘肃迭部东南)和叠州(甘肃迭部)等地;哥哥赞悉若(时任吐蕃大相)则亲赴西域,配合阿史那·都支则围攻安史四镇。
高宗李治急命周王李显(后来的唐中宗)和相王李轮(李显,后来的唐睿宗)带兵抵御,可这俩窝囊废都避战不出,任由蕃军纵横劫掠。
8月时,蕃军再攻叠州,破密恭、丹岭二县,就在唐军即将崩溃之际,吐蕃却突然撤兵而去,督军西域的赞悉若匆匆回朝。
吐蕃军队的异动,引起了唐朝的怀疑,密探细作马上开始调查缘由。
但两国相距实在太远,一时难以了解详情。
现在我们知道,吐蕃突然中断攻势,源于身在盛年的赞普芒松芒赞突然去世。
赞普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吐蕃动乱再起,象雄(阿里地区)爆发了热叶辛库布里布、觉仁祖果叛乱,卫藏的热桑杰崩日叶、库赤聂止松也抗命不尊。
在覆巢之危下,吐蕃王室甚至弱势到,要请噶尔家确定赞普人选的地步。
《资治通鉴》、《册府元龟》均记载:“吐蕃赞普卒,子器弩悉弄(赤都松赞),生八年矣。有弟生六年,在论钦陵军中,国人畏钦陵之强,欲立之;钦陵不可,与萨若协心,器弩悉弄位始定。”
就在此危局之中,芒松芒赞的长妃没庐·赤玛伦挺身而出,开始主持王室大计。她停灵三年秘不发丧,阻止赞普去世的消息得到证实,又诏赞悉若回拉萨主持平叛大局。
唐朝当时虽不清楚,吐蕃国内有何变故,但从蕃军异动分析,必有大事发生。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李治决定再次征伐青海。
唐朝的时机倒是挑得不错,可惜主帅却所托非人。
当时主镇河西的是刘仁轨,提起他的名字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但要说起中日海军的首次交锋——白江口之战,知道的人就多多了。
白江口之战的主帅,正是刘仁轨,他在百济将数倍于己的倭国海军打得惨败,一战奠定了唐倭两国的政治关系
总章三年(670年)正月,刘仁轨被重新征调出镇陇州(陇县)。而后又于仪凤二年(677年)五月,唐军兵败扶州(甘肃文县)的背景下,临危受命升任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治鄯州,今青海乐都),总览河西军务。
在鄯州抵御吐蕃期间,时任中书令李敬玄经常给他穿小鞋,怀恨在心的刘仁轨趁着唐朝再征青海,便给李敬玄挖坑。
李敬玄出身于赵郡李氏南祖房,年轻时博览群书,精通礼制,做过太子(李治)的侍读。而后因为人严谨、治学勤勉,历任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右肃机、检校太子右中护、西台侍郎、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宰相)。从既往履历来看,李敬玄是个典型的文官,一直在干组织部的工作(选官)。
刘仁轨明知他不是将才,却多次上奏力陈:“镇守西边的重任,非李敬玄不可。”
李敬玄脑袋又没被驴踢过,当然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坚决表示臣就是个喷人玩儿的货。
但此时,李敬玄已主掌吏部多年,前后三任老婆都是山东大士族,在朝中形成了很大的势力。
李治已经有点烦他了,想把他弄远点,便冷冷的说道:“仁轨若须朕,朕且行,卿安得辞?”
李敬玄听罢,心想这是药丸呐,挥泪上任!
为了这次出征,李治也算下了血本,唐初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早就因土地兼并而崩坏,折冲府内都是老弱病残,混吃等死之辈,根本谈不上战斗力。
为此,高宗颁下了《举猛士诏》,招募臂力过人、弓马娴熟勇士入军,目的就是为提升李敬玄麾下的战斗力。
唐朝首次募兵的效果很好,青年才俊纷纷应征,娄师德便是其中的代表。
此时的娄师德已是监察御史,他头戴红抹额应征,让唐高宗大喜,任命其为朝散大夫,随军远征。
此次唐军西征,从正月开始募集猛士,六月便草草上路,虽然加入了河陇老兵为骨干,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依旧非常严重。
另外,李敬玄遴选的麾下之将,也有点不够看。
刘审礼——官至工部尚书、检校左卫大将军、彭城县公。
李谨行——靺鞨人,蓍国公突地稽之子,官至行右卫大将军、燕国公。
契苾明——铁勒人,凉国公契苾何力长子,官至朔方总管、凉甘肃瓜沙五州经略使,封凉国公。
韦待价——官至吏部尚书、文昌右相、扶阳侯。
王孝杰——官至朔方道行军总管、赠夏官尚书、追封耿国公。
黑齿常之——百济人,右武威卫大将军、神武道经略大使、燕然道大总管,封燕国公,食邑三千户。
娄师德——两度拜相,历任河源军司马、左金吾将军、检校丰州都督、检校刑部尚书、陇右诸军节度大使,追赠凉州都督。
单看名单,是不是挺吓人?
4人封国公、2人拜相、3人做过节制一方的军政大使。
但问题是,王孝杰、黑齿常之、娄师德大红大紫都是以后的事儿,眼下的地位还都很低(王孝杰是副总管、黑齿常之是河源军副使、娄师德干脆是随军文职)。
换句话说,他们崛起的舞台,恰恰是这次青海之败。
其中算得上沙场宿将的只有李谨行,而他又处于辅助地位,基本没在正面战场现过身。
就这样,这场帅无能、将不力的青海之征,拧巴着上路了。
此战的过程与首次大非川之战并无太大差异,论钦陵依旧是凭借机动性优势,集重军成数量优势,将分散的唐军一口口吃掉。
这种狼群围歼战术,对游牧民族来说,不是战争艺术,而是生存技巧,根本不存在配合问题。
两战唯一差异仅在于,薛仁贵指挥的唐军,首先被歼的是后援部队,而李敬玄则是先头部队。
678年(仪凤三年)七月,唐军在龙支(今青海乐都南)与吐蕃军队相遇。
刘审礼、王孝杰所部1万先锋凭人数优势,连续突破阻滞。两胜后,蕃军远遁数百里,唐军追击行至大非川。
刘审礼督军加快前进速度,却不知恰恰中了论钦陵的诱敌之计。
深入青海的唐军并不知道,二十万蕃军已在前方设伏,另有十万蕃军在左右随行。
刘审礼一头扎进口袋阵后,被蕃军团团围住,四面攻杀。唐军前锋虽拼死抵抗,但寡不敌众未能成功突围。
此时,身为主帅的李敬玄,被论钦陵的阻援手段迷惑,坐拥十万之众却怯懦畏战,不敢向前。
至九月,唐军前锋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刘审礼阵亡、王孝杰被俘,毫无斗志的李敬玄大惊,抛弃辎重一路溃逃(“辎重弃于路旁,绵延千里”)。
论钦陵率军紧追不舍,唐军行至承凤岭(今青海西宁西南千户庄)前,蕃将跋地设已凭机动性优势绕前,在岭上险要处设栅堵住了唐军归途。
李敬玄无路可走,只能在岭下挖壕沟结营固守,此时蕃军大部从四面合围而来,数几万唐军眼看将成瓮中之鳖。
主帅怯懦无能,唐将却有拼命的勇气。
在此千钧一发之际,百济降将黑齿常之站了出来,这个身高两米的大汉,趁夜色带五百骁勇,攀援上山拼死劫营。
跋地设于黑夜中难辨唐军多寡,只见营内四处起火杀声震天,以为唐朝援军赶至,抢了匹马只身逃走,蕃军顿时大溃。
黑齿常之的搏命一击,给了李敬玄和麾下唐军一条生路,数万人侥幸逃回鄯州。
这场声势浩大的再征青海,不过是首次大非川之战的复刻版,出征时的十八万将士,在溃逃中损失过半。
而论钦陵则以连续重挫唐军,成就了吐蕃军神的赫赫威名,以至于身为对手的唐臣,也承认其能力不凡。
陈子昂在《谏雅州讨生羌书》里写道:“臣闻吐蕃桀黠之虏,君长相信而多奸谋,自敢抗天诛,迩来向二十馀载,大战则大胜,小战则小胜,未嚐败一队、亡一矢。国家往以薛仁贵、郭待封为虓武之将,屠十万众于大非之川,一甲不归;又以李敬元、刘审礼为廊庙之宰,辱十八万众于青海之泽,身为囚虏。”
连续两次在青海惨败,让唐朝彻底断了收复吐谷浑之心,即便之后玄宗天宝时,唐军战力复起,一干名将王忠嗣、哥舒翰、张守珪、王君毚,也仅在黄河九曲拓疆建功,绝口不提收复吐谷浑。
这说明唐朝也认识到,在青海湖腹地发动会战,几乎就是送菜。
如果一定要说唐朝有什么收获,那就要算王孝杰、黑齿常之、娄师德三位枢纽型战将的脱颖而出。
此战之后,黑齿常之与娄师德坐镇河西防务,广开屯田、营垒,连续重创前来进攻的赞婆(论钦陵之弟)。
而王孝杰的经历更为诡异,他被俘后本来难逃活命。但据说长得与已故赞普芒松芒赞极为相似,得以免死归唐。
692年(武周长寿元年),他率军入西域,于大岭、冷泉连败蕃军,悉多于(论钦陵四弟)战殁,重收安西四镇。
结束了22年间六度易手的局面,并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乱(755年)爆发后。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