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估分“错乱”?有考生“平时580分的水平,高考只估了530分”

自从开始“知分填志愿”,高考生们就没有必要再估分了,不过很多考生为了能尽快得知自己的大概分数,还是会第一时间进行估分。倘若估分高于自己的心理预期,考生会欣喜若狂,他们的家长会非常高兴;倘若估分低于心理预期,考生心情肯定会相当郁闷,他们家长的情绪也一定很低落。
某位刚刚估完分的高考生,就因为估出的成绩比平时成绩低了不少而情绪低落。他喃喃自语:“平时580分的水平,高考只估出530分的成绩,估分比平时成绩少了50分,这次我考砸了!”
客观而言,在试卷难度相当的情况下,极少会出现高考成绩低于平时成绩50分的情况。倘若有考生高考成绩与平时成绩有50分的差距,基本会被认为是严重的发挥失常。
发挥失常的情况谁也不愿意遇到,如果真的是平时580分的水平,高考只有530分的成绩,不仅是高考生自己,他的父母、老师,情绪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不过,凭预估的高考成绩,就做出“考砸了”的判断,不科学,也没有道理。我们身边不乏有一些高考生,实际高考成绩大大高于预估成绩。比如笔者一位亲戚家的孩子,去年高考,预估成绩不理想,心情一直不太好,然而高考成绩发布时,他的高考分数超过预估分数三十多分,走了一所211高校。因此,在高考成绩没有公布之前,我们不应过分在意预估成绩,一切都还未知。
当然,我们也应承认,有些高考生,在高考中确实有可能会考出比平时成绩低得多的分数,虽然概率很小,但只要遇上,就会对高考生,以及他的家庭造成严重打击。复读学校里的部分复读生,就是因为当年高考没有发挥好而不得不选择复读的。
与“发挥失常”相伴的就是“发挥超常”,一些“运气爆棚”的高考生,考出的高考成绩,会比平时成绩高出几十分。
为何有人在高考中发挥失常,有人在高考中发挥超常呢?不否认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高考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平时测验,大家轻车熟路,心态比较放松。高考则不然,环境陌生感、时间压迫感等各种负面感觉接踵而至,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很容易表现出紧张、不安,甚至焦虑,并由此影响发挥。
那些心理素质差的高考生,大多把高考看得太重,生怕在高考中出现什么纰漏。然而越担心就越容易慌乱,一旦遇到几个难题,就很可能慌了神,以至于把原来会做的题都做错了。
心理素质差还会影响人的身体状态,有些高考生在备考阶段出现了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食欲不好、四肢发抖、思维混乱、心跳加快等情况,就与心理素质差有一定的关系。当一个考生面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怎么能发挥出正常水平?
另外有一些高考发挥失常的学生是因为突发性的身体不适,例如吃坏了肠胃,拉肚子;或者着凉感冒发烧、头痛等。
而那些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不错的高考生,有很大几率在高考中发挥超常,考出更好的成绩,即便没有“运气爆棚”,至少也能保证自己可以考出正常水准。
如果考生本人心理状态很好,身体也没出什么问题,估分出现如此大的“落差”,十有八九是估错了。不过我们也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早前有媒体报道过“高考生高考成绩与预估分数差距过大,导致家长怀疑孩子高考试卷被掉包”的新闻。很显然,不存在“掉包”行为,高考成绩为考生真实成绩。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有可能是高考生填涂答题卡时出了意外;也有可能是高考生平时成绩“水分太大”,造成家长对其实力有误判。
话说回来,现在距高考成绩发榜还有好几天的时间,完全没有必要纠结于估分成绩的“优劣”,高考生们可以暂时性把高考这件事丢到一边,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放松下来,选择适当的时间与好友逛街唱歌、看电影,或做点其他有趣的事。等高考成绩发布,我们再好好想想该如何走下一步。说不定成绩一出来,会有一个大大的惊喜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