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由来传说
在中国名目众多的字典中,“秭”都只用于地名“秭归县”,是秭归的“特产”。“秭”作何解释,“秭归”为何意,说法不一。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
一是《水经注·江水注》引袁山松说:“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曰秭归。”“秭”即“姊”,二者是同音通假字。
二是楚子熊绎封嫡嗣熊挚为“夔子”,居“夔子国”,即今秭归以西到四川奉节一带,为楚的附庸国,后因夔子不祀奉楚的先祖,楚成王熊恽把夔子国灭掉了。“楚人灭夔,以夔子归。”今天的秭归即“子归”之意。 三是与一个传说故事有关,虽不足为凭,但从侧面反映秭归人民自古以来对屈原的怀念之情。相传屈原冤沉汨罗,消息传回家乡后,屈原的妹妹屈幺姑,天天登上家乡的山顶向南方呼喊:“我哥回——!我哥回——”直喊到喉咙出血,抑郁而终。
文化渊源 秭归文化底蕴丰富。秭归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乡,还有革命烈士夏明翰,著名铁路工程师杜镇远也出生在秭归。
屈原 秭归是端午习俗及龙舟文化的发祥地。千百年来,秭归人民为纪念屈原形成了独特的岁时节令习俗,即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已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秭归端午民俗形成于先秦、发展于汉末魏晋、兴盛于唐,一直保持到当代。所包含的礼俗及文化元素十分丰富。主要有:祭奠屈原,在五月初五,众人聚集屈原庙或岸边,设祭
坛,拜祭屈原;游江招魂,五月初五或五月十五,龙舟游江,唱《游江》,呼唤屈子魂归;龙舟竞渡,各异龙舟争相前进,场面十分壮观,成为融民族性、竞争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骚坛诗会,自明代起,屈原诞生地秭归乐平里,由读过私塾的农民自发组织,每逢端午便聚于屈原庙吟诵楚辞、或相互诗词唱和,欢度端午并纪念屈原。端午习俗还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蒿菖蒲、扎香袋(包)、食盐蛋、稻场娱乐等。
桃花鱼
秭归人视桃花鱼为吉祥物,并把它与屈原、王昭君一起作为屈乡人的骄傲。每年桃花盛开时节,江边桃花鱼像飘落的一簇簇桃花瓣,淡红的、洁白的、乳白的、棕紫色的……无头无尾,身体透明,分成四瓣,柔软如绸,有铜钱那么大,好像一只只彩色的降落伞,又好似一块块漂亮的小手帕,缓缓地一张一缩,悠悠然飘荡上 下,与长江两岸绽放的千万朵桃花相辉映,与碧水中五彩斑斓的鹅卵石相映衬,美妙无以言表。 秭归的桃花水母是中国记录最早的,也是世界桃花水母非正式记载中最早的,并且在每年的十月到次年的三月出现,为世所罕见。除中华桃花水母外,还发现有秭归桃花水母。在中国文化中桃花鱼和并蒂莲被看成是爱情的象征。古人认为此物为桃花花瓣落水而生,“以桃花为生死,桃花既尽,则是物无有矣”,给桃花鱼披上了浪漫的爱情色彩。 2002年7月份,国家立项对秭归桃花鱼进行保护。秭归已建成归州黄家塘水库、永乐水库、三峡竹海(原泗溪)风景区三个保护基地。2003年6月,随着三峡大坝第二期工程的结束,秭归境内原适宜桃花鱼生存环境的水域水位被抬高,泥沙淤积,严重破坏了桃花鱼生生不息的这片圣地。
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秭归人从农历四月底就开始忙碌――泡糯米,杀鸡鸭、扫庭院,备锣鼓,修龙舟……到了五月初五头端阳这天,人们开始包粽子、煮鸡蛋、吃大蒜、喝雄黄酒,还采来白艾和菖蒲用红纸条扎成束后悬于门前。到了农历五月十五这天,各家各户备下佳肴接女儿、女婿回家同享,俗称“过大端阳”,这期间的重头戏包括划龙舟、投粽子、办诗会,这种热闹的节日气氛一直持续到农历五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末端阳”,前后长达20天。
湖北习俗: 湖北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
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武昌以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得动怒。黄陂拜年的顺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亲丧者,必以篮纸写一服字贴在门口,谢绝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