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髁骨折占所有儿童肱骨远端骨折的12%~20%,是第二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图文详解:『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如何处理!)。这种骨折很容易被漏诊,从而导致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等并发症。
Malgaigne在1874年描述了肱骨外髁骨折,但是我们对单髁骨折的了解大多来自Milch,他第一次将这种骨折进行分型。
损伤机制
对于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一种理论认为是桡骨头撞击肱骨远端造成的,而如果应力沿着尺骨向上和向外会导致鹰嘴和冠状突撞击肱骨远端,造成外髁骨折脱位。另外一种理论认为,肱骨外髁骨折是撕脱骨折。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和肱桡肌附着在外侧髁上,这些肌肉收缩导致肱骨外侧髁撕裂。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两种机制的结合。Milch Ⅰ型骨折很可能是在肘伸直位时,由桡骨头撞击肱骨小头造成的。累及滑车的Milch Ⅱ型骨折很可能是在鹰嘴将力作用于滑车时,由作用在髁上的肌肉牵拉造成的。
临床/影像学表现
临床表现:肱骨单髁骨折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瘀斑、触痛以及畸形。影像学表现:对于怀疑肱骨单髁骨折的患者,特别是骨骺尚未闭合的儿童,有多种影像方法可供选择以避免漏诊和误诊(图1)以及获得更多骨折信息,例如,黑白片、CT、MRI、超声以及关节造影等。图1:误诊以及错误治疗病例。患儿2岁时,摔伤导致肱骨远端Ⅱ型骨骺损伤,干骺端骨块位于内侧,医师诊断为内髁骨折,并且行切开手术治疗,复位不好而且干扰了内侧的骨骺生长(A);滑车发育不良,导致肘内翻,肱尺关节逐渐出现脱位(左侧两张为6岁时),成年之后的黑白片显示肘关节脱位,肘关节明显内翻(右侧两张为17岁时)(B)
骨折分型
Milch描述了两种单髁骨折模式:肱骨外髁骨折和肱骨内侧骨折(图3)。肱骨小头-滑车间沟是肱骨小头与滑车关节面的分界,滑车外侧嵴是进行单髁部骨折分型的关键解剖结构。在Milch Ⅰ型骨折中,滑车外侧嵴没有被骨折累及,还能够维持关节的骨性稳定。在Milch Ⅱ型骨折中,滑车外侧嵴与骨折的单髁一同移位,造成尺桡骨由内向外脱位。这个分型体系在治疗骨折时用途较少,而且不能涵盖所有的骨折类型(图4),其价值很大程度上是历史价值。
图3:肱骨外髁骨折:Ⅰ型中滑车外侧嵴完好,关节稳定;Ⅱ型中外侧嵴骨折,内侧韧带关节囊结构破裂导致关节脱位(A)。肱骨内髁骨折:Ⅰ型中滑车外侧嵴未受累及,关节稳定;Ⅱ型中累及外侧嵴,外侧韧带和关节囊结构破裂导致关节脱位(B)
图4:正侧位及三维CT重建显示肱骨外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但是骨折线并未按照Milch Ⅱ型描述的那样通过滑车外侧壁,仍然出现了脱位,所以Milch分型仍存在不足(A~D)
治疗方式
移位小于等于2mm的骨折采用保守治疗。用长臂石膏可以获得有效的固定,肘关节屈曲90°,外髁骨折时前臂放在旋后位,以减少肌肉牵拉。伤后每周需要复查肘关节X线,了解骨折端有无移位。如果无法密切随访观察,则需行手术内固定治疗。尽管有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关节镜辅助复位克氏针固定等微创治疗方式可供选择,大多数手术治疗还是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外髁骨折通常使用外侧肌间隔入路,利用肱桡肌和肱三头肌之间的间隙。在复位之后,儿童可以使用多枚克氏针固定,而且需要在手术切口外放置。钢针可以留置在皮外,这样在取出钢针时不再需要额外的麻醉,但是留置在皮下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闭合复位可通过手法复位骨折块,或者使用克氏针作为操纵杆进行撬拨复位骨折块。Lal 等报道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85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平均随访期为 24个月,患儿肘关节功能优91.75%,良7.05%。其认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是治疗儿童不稳定肱骨外髁骨折的有效方法,如闭合复位后的骨折移位仍超过2mm,建议通过切开复位进行内固定。有学者通过肘关节镜辅助复位来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取得满意的疗效。Hausman 等对6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进行治疗,采用关节镜辅助复位并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健侧对比,肘关节主动及被动功能均恢复良好,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关节镜治疗的优势是损伤小,避免过多软组织剥离造成的骨缺血坏死。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操作简便、复位满意、固定牢靠等优点,适用于各类型骨折。史强等人回顾性分析15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资料,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3~27个月,所有患儿骨折均愈合,按Flynn功能评分:优13例,良2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并发症有肱骨外髁过度生长、肘内翻或外翻、骨不愈合、鱼尾样畸形等。
来源:
[1]《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治疗技术肘关节骨折》主编:蒋协远 公茂琪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吴昊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诊治.[J] 右江医学 ,2019,47(7):551-555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