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城民谣“老十景”:六大房
“六大房”因方言“房”“坊”音同字不同的原因,照样有多个版本之说。
“房”,一种说法是指古时官方的办事机构,《鄂州中医志》载:清朝沿袭明制,鄂城仍称为武昌县,乾隆年间(1736———1795),武昌县衙根据朝廷规定,将县衙的机构“七司”(分别是户、礼、兵、刑、工、仓、储司等)改为“六房”(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房等)。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是指老武昌城里东门的熊姓;南门的严姓;小西门的邬姓;分司街(今建设街东段即大北门口至南浦路口一段,因明代这段街上曾经建有按察分司行署而得名)的张姓;大东门谢家巷一带的方姓以及住在古楼一带的胡姓等六姓房族。房族的大小受人丁是否兴旺和历史事件的影响很大,如果这中间没有突出的代表人物或人物的典型作为能引起人们关注的话,把几大姓氏放进“十景”民谣内,似乎有点牵强。“坊”的所指较为宽泛:市井街坊、牌坊、店铺、工场作坊等等。“六大坊”据说指的是工场作坊,有铸铜作坊,印染衣物的染坊,酿酒的糟坊,米面加工的砻磨坊,制作糕点的作坊,制作酱菜的酱园作坊等手工作坊。几大作坊尤以铸铜作坊承载的历史底蕴最深。清《武昌县志》记载:“吴王孙权,黄武三年采武昌的铜铁矿,制千口剑,万口刀。”他还铸制了“豹尾鼎”,吴亮铸了“镇山鼎”,民间的铜镜制作工艺则堪称一绝,考古发掘的大量铜镜为今日的“铜镜之乡”留下了大量的佐证,鄂州市是全国唯一掌握青铜浇铸技术的地方,“铜镜”已经成为今天官方外事活动中馈赠外宾的上好礼品。鄂城地区产棉由来已久,民间织布的历史久远,临江芦洲一带盛产一种植物,熬制其果实获蓝色液汁可为印染衣物之用。民间艺人制作的蓝色印染床单、帐帘、门帘和衣物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受到了家庭主妇的喜爱。在人们失去对化纤织物的新鲜感后,这种原始、安全、绿色的用品一定会给人们带来返璞归真的美感。一直以来,鄂黄两地就流传着“黄州的豆腐巴河的藕,樊口的鳊鱼武昌的酒”这样的民谣。大江南北两地的四大名产是本地人的骄傲,它也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客商。上世纪四十年代末鼓楼街上最负盛名的黄复兴、杨义泰、彭福茂几家槽坊酿制的纯谷酒和高梁酚酒都是闻名遐迩誉满江汉的佳酿。还有解放后才消失的制烟和做鞭炮的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