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四肢之本!风湿病不爱好,就去健脾,这张方子我详细讲一讲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大家伙,说说风湿、类风湿。

有这个病的人啊,到了每年这个时候,都很难熬。

因为啥?天只要一冷,一阴,肘关节、膝关节,以及手指脚趾等等地方,就开始疼了。身体活动变得十分费劲。

我记得我跟师学习的时候,有一回,我老师遇上一个患者。她是一个女性,当时不到50岁。这个人啊,从前诊断有风湿性关节炎,肘膝关节以及手指和脚趾,疼了整整20年。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或者下雪下雨阴天的时候,以及劳动之后,那个疼痛法就别提了。用她的话讲,再这么下去,还不如死了算了。

与此同时,此患腰部酸沉,四肢沉重无力。

刻诊,见舌质淡,脉沉弦,舌苔薄白。疼痛的部位,发凉略肿,得暖则舒。

那时候,我刚刚跟师学习。我老师常常拿病人当模型来教我。我还记得他当时说的话:“你看着没,这个就是正气不足,寒湿就欺负她。咱们给她补正气,寒湿欺软怕硬,到时候扭头就跑了”。

接下来,我老师开的配伍,我至今难忘。但见——

淫羊藿30克,白术30克,薏苡仁30克,威灵仙20克,鸡血藤2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服,早晚2次饭前服用。10天一个疗程。

后来,这个人连用了几乎20剂,诸证悉平,疼痛肿胀消失,关节灵活,雨雪天气也安然无恙。

这里面的学问,我想跟你好好探讨一番。

这个配伍,我后来才知道,是业界比较有名的一张方子,叫做白薏灵仙汤。白,指的是白术。薏,指的是薏苡仁。灵仙,指的是威灵仙。可见,这配伍,以上述三味药为主。其中,白术和薏苡仁,又都是入脾经的药。这就暗示我们,此方,是以健脾为切入点,治疗风湿、类风湿的。

看,又说到脾了。

为什么要以健脾为切入点啊?中国古人讲,脾为四肢之本。脾所生化的气血,对四肢有不可替代的濡养作用,同时也是四肢抵御风寒湿邪的资本、家底。

咱们都知道,我们的四肢关节,是很容易受到自然界风寒湿邪的困扰的。人到了一定年龄,睡觉的时候把胳膊放在外头,你看你半夜醒来的时候疼不疼?肯定疼!为啥?因为有邪气会进来。

四肢拿什么去抵御这个邪气?答案就是丰盛的气血。傻小子为啥能睡凉炕?因为人家气血旺啊。年龄大一点,肯定就不行了。气血不足,正气不充,你就特别容易受风寒湿邪的困扰。拿我师父的话说,就是你的正气不足,寒湿就使劲儿欺负你。

你看上头那个患者,脉象沉,舌淡,浑身乏力,劳累后症状加重,这不都是脾虚气弱、气血不足的表现吗?雨雪天气,寒湿之气重,所以身体的症状就特别明显。腰部酸沉,说明寒湿之气不但困扰她的四肢关节,更要袭击她的腰部。

这个时候儿,我们就得补益正气,让气血丰盛起来。风寒湿邪,到底是个欺软怕硬的主。它一看你气血充足了,它立刻就想逃跑了。

怎么补气血?健脾。脾,是气血生化之源。

所以说,我老师教我的方子里,白术和薏苡仁都重用30克。白术,本质上是健脾益气的。薏苡仁,也是健脾除湿的。两味药都健脾,也都有利于肢体关节。只不过,白术通过温燥之性来除湿散寒,薏苡仁通过利湿之能来活络关节。

在这个基础上,用淫羊藿温阳除湿散寒,用威灵仙祛风除湿,用鸡血藤养血通经。

应该说,这个配伍是以扶正为主的,兼顾驱邪。脾胃之气得到补益,阳气得到提振,血脉得到畅通,闹事儿的风湿就自然消退了。

据说,这个配伍,还有一些常用的加减法。比如说下肢疼严重加牛膝, 上肢疼严重加桑枝。风热重一点,加石膏、知母、黄柏等等。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大家伙借鉴参考。我想通过文字, 让你知道正气和邪气、脾胃和四肢之间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配伍,劲儿很大。它适合的人,我得再说一遍,就是四肢大关节或小关节疼痛,雨雪天气加重,劳累后加重,关节肿痛,但是不红不热,喜暖畏寒,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弦。你要是舌苔黄腻、关节红肿热痛,类似痛风急性发作那种感觉,用这类配伍就大错特错了。这个辨证,可得准确,不然药就成了杀人的东西了。非专业读者,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