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七‖黄小培,郭金牛,林珊,肖寒,红土,于耀江,方楠
周七‖栏目,实行荐稿制,一人一首,侧重新作,每周七首
本周诗人:黄小培,郭金牛,林珊,肖寒,红土,于耀江,方楠
荐稿人:赐馨瑗
欢迎关注凤凰诗社,订阅号:tsfhshishe
梦中还会有大海送来的涛声。
在盛大的秋天,我唯有你了,
这流逝的声音卷走了
树叶,云朵,爱情和一颗不安分的心。
一切都静下来了,我争取过得荣耀,
被生活赐予的卑微……
长久以来,虚妄的热情所
洗出的盐按住心中奔涌的爱意,
我总是如此老派,寡言,
一本正经地端着给他们看,
总是在送走一阵又一阵的烟尘后,
独自感叹脚下流逝的岁月。
而永恒流动的河流一刻不停地汇入大海,
群山在远处安静地起伏,
仿佛这些永远都不会改变。
一生如此短暂,而此刻多么漫长。
每日黄昏,在逐渐变小变细
的光芒中行走或枯坐,
感觉身体就是一颗半醒的橘子,
还有水一样的孤独悄悄漫过头顶。
这梦一样的时光里,我见过的
消亡,到底是谁在逃脱谁?
而身边留存下来的事物,
这些幸存之物,它们貌似灯火,
又何尝不是从内心腾出的无用之物。
黄小培,中国·平顶山人。1987年生。著有诗集《对称的狂澜》。参加“《中国诗歌》·首届新发现诗歌夏令营”、《人民文学》第五届“新浪潮”诗会。现在某中学教书。
工地上的气温,比我体温略高3℃
皮肤内的河水,带着盐花,开始
叛逃
燃烧。
焱。
部首:火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三只火
堆在一起
我们需要靠一群群汗水
浇灭。
汗是含盐的。
雨是凉薄的。
明天,阳光灿烂,我不愿意。
明天,晴空万里,我不喜欢。
明天,气温高过今日。
一群热锅里的蚂蚁还在搬运。钢筋。水泥。阳光。
其中两只,必须挺住。
挺住意味着:堂兄的父亲,我的伯父
癌细胞就扩散得慢一些。
以我们的快换它的慢
也以我们的快,加速城市的快
突然,脚手架,一个人
自
由
落
体
重力加速度
9.8米/秒^2。
郭金牛,湖北浠水人,现居深圳龙华,诗作曾被翻译成德语、英语、荷兰、捷克等多种语言。诗作《纸上还乡》曾参加第44届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捷克国际书展,德国奥古斯堡市和平节,上海国际书展。2015年参加第46届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和柏林世界文化宫(HKW)“100 YEARS OF NOW”。曾有诗作发表和获奖
现在,那些清脆的鸟鸣
又重新回到树梢上
风是慈悲的,趁着天色渐晚
把落叶悄悄安放
我已经很久没有一个人
眼眶潮湿。走在车水马龙的路上
暮色中我看到蝴蝶张开的翅膀
沾满人间的沧桑
我还在想念那年秋天——
我们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隐匿的星辰,突然出现在你头顶
闪烁着微光
林珊,80后,江西赣州籍。中国诗词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诗选刊》《中国诗歌》《芒种》等刊物及各种诗歌选本。出版散文集《那年杏花微雨凉》,曾参加第四届《人民文学》“新浪潮”诗会。
盘子和鱼同时落到地上
盘子破成很多碎片
被热水煮过的鱼
完好无损
我俯下身,一点点
捡起细碎的残片
刺破手指的那片
具备和我的生活等同的锋利
肖寒,曾用名千叶芦花。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文学》、《诗刊》、《作家》等刊物发表诗歌。参加《人民文学》第二届“新浪潮”诗会。参加《诗刊》第32届“青春诗会”。现为《诗东北》编辑。
风吹着茄子花
也吹着野茅草
风吹着我们看得见的
也吹着我们看不见的
人心啊,若荒凉是多么欢畅
人世啊,若欢畅是多么荒凉
红土,2008年业余习诗。部分作品在《十月》、《诗刊》、《诗歌月刊》、《天涯》等发表;有自印诗集《八月》。现居合肥。
一颗心藏久了 深得难以看见
像针藏在棉花里 我们只看见棉花表面的蓬松
却不知道 蓬松里的针尖有多么尖锐
针扎进去了 很有刺探能力 并不断引申它的线索
世俗的皮肤受伤了 针也能把它们缝好
好了就跟好皮肤一样 除了针脚
迈着麦粒的步子 远处的麦田也连成一片
心里有针的人 针在关系中非常用心
遇到铁丝网 再完整的生活也会刮出三角口子
刮了几次的生活 缝好几次的生活
还得穿在生活身上的生活 才叫生活
下雨天 好多想法是踩不住的
从泥泞到泥泞 滑出的脚印比原来还大
于耀江,吉林省梨树县人。吉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毕业。1978年开始诗歌写作,在《诗刊》、《人民文学》、《萌芽》、《星星诗刊》、《作家》、《绿风》、《青春》、《海韵》、《作品》、《飞天》、《山花》等几十种报刊发表作品若干。
你说我,活得如鱼得水
怎么可能。我挣扎过很多次
吞下了很多的鱼钩
你说我是绿色的。满头的松针和松果
我轻轻剥开鳞片状的
粗糙的
树皮。递给你。递给你一条鱼
你可能没见过漫山青翠中
有一棵干枯的树
它醒目地死着
它一直在死
不知道会死到什么时候你
方楠,女70后。笔名随处春山。有少量诗歌发表。偶有获奖。热爱诗歌,热爱生活。
『凤凰』为诗歌半年刊,于2008年3月,在河北唐山创立。以强调青年性、先锋性、生活化、在场感,倡导好作品主义为办刊理念,深得广大诗人的喜爱。中国新乡土诗的奠基人姚振函曾评价说:“这是一本不逊于甚至优于某些官方刊物的民刊,它使我这个居于平原小城的老年人开了眼界,也再次领略了唐山这座了不起的城市。”入选2014年中国诗歌十大民刊,并荣获河北文学内刊贡献奖。
编辑团队:东篱,张非,唐小米,黄志萍,郑茂明
设计团队:斌斌有理,聂颖,崔奕
校对团队:清香柚子,因雅而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