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坝在历史上的作用

观兖州 知天下

金口坝在历史上的作用

钱德森

金口坝位于城东泗沂两河交汇处。根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洙水》记载:“洙水(泗河)又西南,枝津出焉,又南经瑕丘城东,而南入石门,古结石为门,跨于水上也”。此文所说“石门”便是金口坝的前身。此桥坝是古时西起西京,

东接琅琊及东部沿海的古驿道。根据这段记述,我们还可以把古石门的存在年代向前延伸。春秋时期,圣人孔子曾担任鲁国中都宰,他来往奔波于曲阜、汶上之间,兖州石门应是他的必经之路。战国末期,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公元前210年他最后一次东巡琅琊,往蓬莱寻找“长生之药”,曾留下回途病死沙丘(兖州)的传说。

孔子、秦始皇他们行必车马,当时作为古驿道的兖州石门建筑,构造规模相当可观。隋朝薛胄引泗水西流,经丰兖渠与济宁西桓公渠联通,也就使府河与隋朝大运河沟通,这就促进了兖州航运业的发展,当时兖州就建有两大水旱码头,东有金口坝水旱码头(这是文人墨客宴饮折柳送别之所);西有飞龙桥水旱码头,水上樯帆往来如梭,渔歌互答,夜不罢市,使兖州经济迅速发展,一时成为九州通衢的商贸物流中心。

到了元、明、清朝代,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兖州金口坝(黑风口、府河、洸河)系统水利工程,已成为引四水(泗河、府河、洸河、汶河)济运的京杭大运河水利枢纽工程。为了确保京杭大运河济宁运河段(会通河)水量充盈,进而保障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畅通。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各自朝代的政权的稳固,社会的安定,数百年来,各朝代都对金口坝系统水利工程的设施,不断的建设、管理和维护,这也是金口坝能站立1500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申遗”成功,金口坝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配套工程已载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史册!

金口坝水利工程的意义在于金口坝水利工程的建造,是古水利工程家利用鲁西南东高西低的地理形势,根据泗河是地上河的特殊水势因势利导,其构思、设计、选址,独具匠心,使堤防、蓄水、分流、控流、济运,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与生活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以不破坏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水害为水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它是独步千古,永续利用,长盛不衰的生态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兖州水利工程上的一座丰碑!

——选自《兖州春秋》年刊第四期

观兖州  知天下

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