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爸爸们经常有种古怪的诉求:我想要创意,又想要调性真正的行内人都明白,有创意价值的东西,往往在调性上是不兼容的,创意需要突出的风格化,这种风格,恰恰就会被调性排挤。为了让更多的乙方朋友,出去谈单更有底气,案例更加有指导意义,今天给大家推荐个有意思的案例。80后们,基本都当上了父母,以小学生群体居多,正是气到脑溢血、伤到乳腺增生的状态,于是,一个卖有声教具的公司,在9月开学季,拍了这样一条视频内容:各位还珠妈妈们,也许小燕子的微博大瓜没有激起你丝毫涟漪,但这样一首序曲想起,你势必会埋葬一下记忆。80后抄歌词,是有小本本为证的,而很多有才的80后,还热衷于改歌词的创作,这个梗,其实对精准用户有锚定感。
我不止一次地听过妈妈们吐槽,对孩子的母慈子孝,一定会崩溃于辅导作业之际。
而这种中式英文翻译及“丧偶性育儿”话题传播影响后,拍摄内容的槽点更是分分钟深入人心。小心思还藏在我们儿时的卡拉OK,滚石黄色唱片标,MV拍摄的矫情做作……都是历经者才有的共鸣。因为有一些产品的使用场景,是特别固定的,比如“80后父母”,但这其中也会不断参杂着90后父母、70后父母等等。但作为客观的第三方服务者,往往希望理智+人间清醒:这不是什么名家定论,但肯定是当今社会建立起来的公知。有道词典,这是个工具型产品,差不多的教具类,其实也有很多可选项了,比如那句“哪里不会点哪里”,早就是幼儿的奇葩电子产品;竞品已很多,且前有高手占据了稳定市场,在一个本就不算大需求的流量池子里竞争,注定就是在竞品嘴中抢食。短视频端口,是目前流量最大的地方,于是有道词典的策略,投入了这个战场;用“土到极致就是潮”的共识感,拍了一系列的视频内容:除了这些,同风格的,还有《好运来》《开学家长联盟》,基本都是走的魔改路线,内容也是80后耳熟能详的那些调调。各种土嗨风汇集,槽点很满,笑点不少,从营销的角度,把产品和用户痛点做了结合,形成传播的洗脑;从传播玩法的角度,把流量获取和短视频内容生产做了结合,进到了主流人群的社交偏好。因为本质上,用户对土嗨的认可,是一种尝鲜的感受,市面上讲究调性、中产包装的东西太多了,这种用金钱打磨出来的品质,有时候会让受众感到焦虑,乃至最后的麻木。我有一个曾经服务的客户,他们一直定位自己是“有温度”的品牌,而他们在阐释“温度”一词时,提的还是那些细节关怀、品质追求等等务虚的东西。当一个品牌,想传递温度的时候,到底,什么才是温度?关注之后,从品牌的角度,帮助他们,说出他们藏于心中又无法表达出来的话。比产品更重要的,比品牌更重要的,比生意更重要的,是连接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如果只能用收入高低、房子大小来区分,那品牌格局注定太小。就像阿里巴巴对外一直宣称的那个主张: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看风景,站在人类的美好想象之外做事情,才是永恒。
大野WLarge
内容营销行业的独立联盟,去链接设计师、摄影师、导演、商业主理人、营销人、媒体人、文案策划等有趣的人群,致力于商业内容传播的生产服务。
大野到底是干嘛的?一键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