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的底有何特别之处?汝窑定窑建窑钧窑“大起底”

宋代是我国陶瓷艺术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各地百花齐放,釉色器型、底部造型和底款都各有特色。在宋代瓷器各著名窑口中,汝窑、建窑、钧窑的底部具独特性。
本文选以建窑、定窑、汝窑为黑瓷、白瓷、青瓷代表窑口,以及钧窑、吉州窑看看宋代窑口的底部各有什么特色。
汝窑
汝窑,因产自河南古代汝州而得名;原系烧制印花、刻花青瓷的民窑,到北宋晚期,取代定窑,供御青瓷。
宋代叶寘《坦斋笔衡》关于定窑瓷器为汝窑瓷器所代有说法:“……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
因定窑瓷器有芒口,北宋宫廷“弃定用汝”,汝窑瓷器改进瓷器烧制方法,采用特殊的“裹足烧”,即通体施釉,利用支钉支烧。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故宫博物院藏,平底、满釉,有5个小支钉痕。

因此,汝窑瓷器底部会留下了芝麻粒大小的支钉痕, 一般是3个、5个或者6个, 其中5个居多。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故宫博物院藏,平底,底部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底部满釉,还有三个足底。此外,底部有宫廷玉作匠师以楷书镌刻的乾隆诗一首

即使汝窑瓷器器型多样,盘、碟、瓶等底部造型不同,如平底、圈足、或特殊造型如三足等,底部均满釉、并留有支钉痕。

▲北宋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圆底、高圈足,五枚芝麻点状的支烧痕迹,清晰可见灰黄色胎土

▲北宋汝窑青瓷奉华纸槌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圆形底部、平底、刻“奉华”款,但此件纸槌瓶“奉华”款僻据器底一侧,似乎避开乾隆御题刻,所以也有学者认为此件“奉华”款应为后刻

汝官窑瓷器无论落款与否,都是宫廷用器,属于官用,存世汝官窑器物底部落款有“甲”、“奉华”、“蔡”等。

除底部落字铭外,还有刻御制诗。

▲北宋汝窑青瓷水仙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椭圆形底、平底外缘多一圈边稜、下接四足、足呈云头形。底部满釉,器底留下六个细小支钉痕、并刻有乾隆御题一首

目前传世汝窑水仙盆共有五件,一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其他四件都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五件水仙盆中,只以下这一件以五支钉,其他四件都是六个支钉烧成。

▲北宋汝窑青瓷水仙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椭圆形底、平底凸出一圈窄边稜、四足、足呈云头形;全器满釉不露胎,仅在器底留下五个支钉痕

▲北宋汝窑双鱼纹椭圆洗 大维德基金会藏,椭圆形平底、3个支钉痕

建窑

建窑是宋代名窑中最为独树一帜的窑口,不仅有独特的黑釉瓷铁系自然析晶斑纹,其底部不上釉的露胎艺术风格,更是风靡一时,宋代其他窑口竞相仿之。

▲南宋 建窑油滴盏(油滴天目)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宋式典型束口盏,圈足,施釉及止釉线,露出1/5的铁胎
建盏因胎釉含铁量高,自然生成铁系-分相析晶釉,为使斑纹有足够的空间发挥,需施厚釉。
而厚釉在高温下流动性强,因此设计了止釉线,最终形成露胎艺术风格。
▲南宋 建窑兔毫盏(禾目天目)永青文库藏
因斗茶而生的建盏,功用上考虑,无论何种盏形,整体造型“上宽下窄”、“口阔足狭”,几乎都有大小不一的圈足,即凸出高度较小,且内挖小圈的足底。
▲南宋 建窑兔毫盏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敞口,小圈足
▲南宋 建窑油滴盏(油滴天目)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日本重要文化遗产,撇口,矮圈足,底款“新”

宋时盛行点茶、斗茶,是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雅好。建阳窑曾一度为宫廷烧制供斗茶使用的黑盏,底足通常刻“供御”“进盏”等字样,这是建阳窑的独特款识。

▲「供御」底款标本,字体多见手刻、镌刻,建盏贡品“供御”款建盏存世完整器极少,窑址出土多为碎片或残件

▲瑞士玫茵堂藏“供御”建盏整器

▲宋 宫廷御用建窑乌金釉玉毫盏,2019年12月15日,西泠印社2019年秋季拍卖会上以598万人民币成交,位居建盏排行榜第六

建盏的底款大有讲究,不仅有官府定制款、御用贡品款,还有家族姓氏、数字款识等等,之前笔者在文章:宋代高级定制:建盏有多少种底款?分别是什么含义? 叙述得很清楚。

▼宋代建盏底款标本

总而言之,建盏的流动性厚釉属于天然而成,止釉位置没有完全统一。

▲宋代建窑油滴盏 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藏,露出五分之一铁胎,少许流釉粘底
▲宋 建窑兔毫盏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圈足,止釉线处有两个自然形成、欲滴的釉泪
即使建盏有的釉及圈足处,依旧露出圈足胎骨。
▲南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黑釉兔毫斑钵 禾目钵)五岛美术馆藏,撇口,满釉及圈足处,底部中心依旧内挖小圈,露出原始胎骨颜色

建盏底部有别于其他窑口,因工艺特殊而天然形成的流釉尽显动态之美,而底部露出的铁胎更是独一无二。

交流购盏

微信id:2970846335

吉州窑

吉州窑是一个釉色广泛、造型多样、装饰艳丽的综合性瓷窑。吉州窑瓷器胎釉通常不及底,胎釉间先敷一层“化妆土”,再浇一层酱褐釉。

器物底切削较粗糙,有平底、宽或窄圈足,也有高圈足。

▲宋 吉州窑玳瑁釉罐 故宫博物院藏,从底部可看到一层酱色釉,而罐外壁施玳瑁釉,罐内及底部素胎无釉

▲宋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圈足,通体施黑釉,外壁施釉不到底
▲南宋 吉州窑玳玻盏散花文天目茶碗 日本国宝 日本相国寺藏,浅圈足、釉及圈足处、露出底部

吉州窑与建窑的烧造历史相似,创建于唐、兴盛于南宋及元初,建窑是黑瓷的巅峰,而吉州窑黑瓷亦是别具一格。

但吉州窑在某些方面略受建窑影响,内底有一圈露胎

▲宋 黑釉莲花型碗 江西省博物馆藏,圈足,露胎

吉州窑器物的底足一直在变化,通常也是吉州窑瓷品的断代依据之一。唐末五代底足以玉璧足饼底、矮圈足为主;

北宋前期则发展为高圈足、大圈足,中后期又为矮圈足;至南宋早期演变为假圈足。

▲宋 黑釉莲花型碗 江西省博物馆藏,圈足,露胎

南宋中期假圈足直径逐渐缩小,并在圈足外斜削一刀,再在近足处横旋一刀,形成外观似圈足的形状。

▲南宋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茶盏(木叶天目)日本重要文化遗产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假圈足,通体施黑釉、盏中一木叶,釉及圈足,露出胎本色

▲宋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碗 江西省博物馆藏,假圈足,全器内外施釉,仅底足露胎
吉州窑为民窑,以产生活瓷器为主,底款多为“舒家记”、“ 陈家号记”、“刘家印记”、“郭立”、“谢”“吉”、“记”、“山”等字样,为作者的标记。
▲“舒家记”瓷片 江西省考古研究所藏,1980 年在尹家山岭吉州窑遗址发掘时发现
钧窑

北宋钧窑一般施满釉,圈足底部刷一层酱褐色釉,俗称芝麻酱釉。

▲北宋—金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 故宫博物院藏,圈足,圈足涂酱褐色釉

▲北宋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故宫博物院藏,圈足,盆壁里、外分别凸起、凹进六条直线纹。内外满釉,底部一层酱色釉,底有五个渗水圆孔,外底刻划数字“七”

“七”是宋代钧窑瓷器的数字款识,从钧瓷传世品看底部款识主要有数字、宫殿名两大类。

据古陶瓷专家和考古学家研究发现,钧窑花盆、盆奁、大洗、大尊等器物的底部多刻有一至十的数字。

▲北宋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故宫博物院藏,底部以凹凸变化的曲线勾勒出菱花形的足边,有五个圆形渗水孔,并刻数目字“三”

数字越小,器物越大,“一”字款器物是同类器物中最高或口径最大者,而“十”字款器物则是最低或口径最小者。

此外,北宋晚期宫廷用瓷中的钧窑花盆、盆托、大尊等器物的底部多刻有宫殿名称,如“建福宫”,“瀛台”,“养心殿”,并注明用途。

▲以上这几个刻款为清代造办处玉器作匠师后刻,这是清宫旧藏瓷器的独特现象

钧瓷烧制发展至北宋晚期、金代,钧瓷底部出现没有芝麻釉,而施与器身相同的色釉。

又因烧造工艺采用大于圈足的垫饼垫烧,在板沿盘上采用三支钉支烧,底部支钉痕较大且高低不平。

▲北宋 钧窑天蓝釉葵口盘 故宫博物院藏,里、外施天蓝色釉,圈足内无釉,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与汝窑瓷器对比,支钉痕痕迹明显大

钧瓷烧制发展至元代,其品质明显低于鼎盛时期的宋金钧瓷,烧制方法采用素胎烧制。
外壁施釉往往不及底,底足足端修削呈斜面,底中心凸起。若有圈足,圈部中心刷圈釉或根本无釉。

▲元 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故宫博物院藏,圈足、足内素胎无釉

▲元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钵 故宫博物院藏,近底处内折,圈足。内底无釉,外壁施釉不到底,可见胎呈土黄色,胎质较粗

定窑

早期定窑产品通常是底部有圈足、无施釉,口沿有釉。这是因为定窑采用匣钵装烧,器口朝上摆放。

因此口沿满釉,而底足多无釉,才不会与窑板相粘。

▲五代 定窑白釉双系罐 故宫博物院藏,圈足无釉,无底款,从两侧的瑞兽可看出是皇家用瓷。

定窑底部有款识、无款识之别,但这并不是皇家用瓷的区别。定窑多种款识的器物,据专家结合考古发掘资料分析研究,大部分指的是官府定烧的精美器物。

▲五代 定窑白釉“官”字款碗 故宫博物院藏,圈足、足底无釉,足中心刻划“官”字

即使是定窑中“”“新官”款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供皇室专用,而是一种画押,表明是官府定制的标记

据冯先铭考证,晚唐至北宋定窑瓷器铭款中以刻划“官”和“新官”者居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所见国内外收藏的署“官”字款的定窑瓷器大约有80件左右。

除“官”和“新官”款识外,还有“寿成殿”、“慈福”、“聚秀”、“尚食局”、“尚药”、“子瞻”、“”、“”、“”等大约几十种款识,内容大致可分为宫殿名、宫廷掌管医药或膳食机构的名称、人名款、纪年纪事款等。

▲宋 定窑白釉洗(底) 胡云法藏,平底、底部满釉。“子瞻”为人名款识,极为少见,目前仅见此件,子瞻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之字

定窑发展至宋代,采用“覆烧”方法,器物口沿对口沿,因此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而底部则有釉。
▲北宋 定窑白釉刻花蟠螭纹洗 故宫博物院藏,平底、内外均施釉,口沿无釉
北宋定窑瓷器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成为宋代定窑一大特色。
▲北宋 定窑刻花莲花纹洗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芒口处镶铜、底部有釉
(0)

相关推荐

  • 古陶瓷赏析(二十八)

    古陶瓷赏析(二十八)

  • 古陶瓷赏析(二十六)

    古陶瓷赏析(二十六)

  • 汝窑瓷器为什么那么珍贵?为什么有“开片”?

    在您的生命里,有没有一件能让您心神安定的物件?它可能是一条小毛毯,从小陪伴您,也可能是一块和田白玉,您把它挂在胸口,每到重要时刻,都会握着它.亲吻祈祷.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就有这么一件能让我心神安定 ...

  • 宋代瓷器釉色概说

    前言 ①概说只是大至的一个轮廓,在没有国家层面的理化指标数据支撑下,本文仅就业已遗存的器物釉色本身去直证釉色本身: ②有关汝窑青瓷定论,让历史遗存下来的器物釉色自己去证明: ③本文有关北宋皇家瓷器釉色 ...

  • 历代古瓷笔洗鉴赏

    笔洗,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用毛笔书写.作画前,可作润笔之用:书写.作画之时,如果墨色太浓,可以略蘸笔洗中水少许以润墨:写完了.画完了,如果距离下次用笔的时间间隔很短,还可以在其中涮笔 ...

  • 故宫45件宋瓷底足图片,建议收藏

    定窑酱釉花口盘,北宋 黑釉刻花玉壶春瓶,宋 黑釉油滴釉盘,宋 白釉剔花花卉纹枕,宋 三彩剔划花兔纹枕,宋 龙泉窑青釉盘口瓶,宋 绞胎罐,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倒流壶,宋 钧窑玫瑰紫釉海 ...

  • 玩极品宋瓷 , 需非凡品味与胆识 !

    高端艺术品拍卖信息平台,古玩艺术品市场深度分析!可关注微信号:guwan1998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就静静掩映在这浓浓淡淡的绿色之中.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美术馆由大阪市为了纪念住友集团2 ...

  • 回味无穷:宋瓷的朴素之美

    宋瓷名窑荟萃,树立起后世历代仰慕的经典,明清瓷的造型.釉色和纹样无不可以追溯至宋瓷.它崇尚自然.含蓄.质朴,更重视瓷器本身的胚胎.形体.釉色,稍加刻画,无论造型.釉色.纹饰都追求天然完美.它典雅静谧, ...

  • 外国藏家:中国人30年后才能懂得宋瓷的宝贵

    点击 vkb020(长按可复制) 只要您喜欢纯手工银壶,壶老头愿以心相交. "中国收藏家恐怕要过三十年才能懂得宋瓷的宝贵."2011年英国著名收藏家吉赛曾对周继海(国内资深鉴藏家) ...

  • 临宇山人收藏的宋瓷

    临宇山人自197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瓷器,近20年来尤其专注于宋瓷,是一位眼光独到,审美情趣极高的日本收藏家.临宇山人所藏古瓷多罕见珍品并来源有绪,形形色色都称得上是各大名窑的精品之作. 钧窑天蓝釉紫斑 ...

  • 肖绍帮,唐丝宋瓷两位老师作品欣赏

    <草根诗人>已新鲜出炉,正在快递中,不日将抵达贵处,请文友们注意查收! 另:<诗百家>一书征稿开始,欢迎文友老师们继续参稿留念!谢谢! 草根诗人 思归文集 <情蛊> ...

  • 浅谈宋瓷的情趣和精妙

    若干年后,当后人拾起宋代民窑残片的时候,也许就发现以后的时代都那么浮躁.那残片的断面露出的胎骨,如参天大树的年轮,高古苍凉.但那莹润的釉色历经岁月的洗礼,失去了刚出窑的火气,更加温润.生动的纹饰依旧鲜 ...

  • 30图欣赏大英博物馆宋瓷

    大英博物馆英文直译为"不列颠博物馆",人们习惯称之为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发展至今馆藏文物已多达 800万件,大英博物馆藏品激增是在殖民时期,里面很多藏品都是殖民时代的战利品. 当 ...

  • 遂宁金鱼村窖藏宋瓷

    阳光老妪2018-08-25阅读 206宋之蜀经济昌荣,文化兴盛(蜀学,印刷),商贸发达(交子),佛敎繁旺(大足石刻),生活闲适雅緻. 廖宝秀:"宋瓷之美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呢?我想,是美在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