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缘其内

忧患缘其内:

疾病之起

主要是有,内、外二因:

内则忧患、思虑等伤神

外则寒暑、劳作等伤形

内绝忧患

外避伸宦

内外和平

疾病不起

养生之道

内无眷慕,忧患,何以,伤其内

外无伸宦,苦形,怎能,伤其外

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一)

重点词语剖析:

移精变气:

通过“移精”,的方法和手段

达到“变气”,的效果

古人的观念:

“气”的不“和”

即不平衡

即会成病

“精”的运化不通畅

导致“气”的不“和”

解决问题

根源抓起

移精,即通过意念“道引”的方法

让体内不通畅的“精”,通畅起来

类似,河道淤堵之后

需要,人工疏通河道

通过人工的道引

使得“精”的运化

重新通畅起来

达到“变气”

的效果

恢复原先,“气和”的状态

进而实现,恢复健康

“移精变气”说法

与后世丹道术语

“炼精化气”

有着类同的意思

祝由:

后世称之为,祝由术

演变为中医

十三科之一

实际又分两科:

祝由科和禁科

有别于医药治病

而是属于巫术

治病的系统

祝由科主要是

给出,疾病诊断

类似于门诊确诊;

禁科负责具体的

开药方、抓药、

给药、调药治病

而具体治疗方法

一般也不是医药

而是符咒或者说

采取一些个

厌胜之法

比如一个孩子,从小体弱多病

如何才能保障,孩子长大成人

一般认为

医药方面

难以保障

所以需要

用一些个

祝由厌胜之法

比如:

带长命锁、

福寿钱、

虎头帽、

离祖过房、

改门换姓

等方法

离祖过房和改门换姓:

离祖过房:

离开亲生父母、过继给

同姓本族的叔叔大爷

改门换姓:

过继给

除本姓家族之外的他人

舍弃自己的爹娘和祖宗、

去叫他人爹娘、

成为他族的子孙

但有时候

限于宗法礼教

又会采取一些

退一步的方法:

认别人干爹、干妈;

或者

幼年出家舍身寺庙

成年之后,再还俗;

或者

干脆只是,寄身寺庙、

甚至只是,寄名寺庙

等等

原来的家族和父母

不能给予这个孩子

成人的保障

只有另寻求

除父母之外的其他庇护

才能保障其,成人长大

祝由术——移精变气法

当然还有些个符咒方法

平时能够见到、且比较熟悉的

比如小儿夜哭,哭得人心惶惶

黄表纸书写:

天惶惶地惶惶、

我家有个夜哭郎、

过路君子念三遍、

一觉睡到大天亮

然后贴到

十字路口

以上等等,诸如此类

都是属于,祝由术的范畴

但我们说这都是祝由法

走入末端术用后的情况

真正的祝由术核心

基本理念又是什么

可以说几千年来

很多人连“祝由”

二字的真正意义

也都没搞明白

首先,我们得知道

“由”字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因为这个字如果解释错了

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一般的,解释是:

疾病的,根由、起因

其实这是

大错特错

“由”字,甲骨文,象形的是:

灯芯,从油碗里,抽油燃烧

这是

三点水那个

油字的本字

本义是:耗用的源泉

引申义是,本元自我

这里的意思:

回归自我、

减少自我消耗、

自得不自失

“祝”本义:

献祭于神、

供养于神、

取悦于神

“祝由”本意其实就是:

自我调养,自我痊愈

让曾经失去的一切

重新回归自我等等

这些意思

这是通过

自我锻炼、

自我调养

等方式,来营造

自身和合的气场、

激发自身潜力、

靠自身本有的自愈力

治病疗伤的一种方法

这种祝由之法

被古人称之为

“移精变气”之术

就是通过

“移精变气”之术

来去进行“祝由”

激发自身

自愈潜能

进而达到

恢复本元

毒药:

这是古人对于

所有药物类的

一种专有称谓

古代专门负责

采集、备药

的官员叫医师

《周礼·天官·医师》:

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

为什么

这里要用

“毒药”一词

有人可能

以为这是

“毒物”和“药物”

的一种合称

其实不是的

古人的理念:

“是药三分毒”

再好的药

超过一定的量

也会害人;

毒性再大的药

小于一定的量

也能治病救人

“毒”也是药、

“药”也是毒

这个“毒”,能不能为害

根据“量”,来说

不像现在

听说有毒

退避三舍;

听说有益

就当饭吃

那是不对

岐伯对曰:

往古人

居禽兽之间

运作以避寒

阴居以避暑

内无眷慕之累

外无臾官之形

此恬淡之世

邪不能深入

毒药不能治其内

针石不能治其外

可移精祝由而己

译文:

过去的人们

他们的生活,跟禽兽一样

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他们通过

迁徙或者

就地取暖

的方式

来避寒;

通过

背阴而居

来去避暑

对于内心,没有对父母妻儿的感情拖累

对于外在,没有社会的压迫劳刑伤害

恬淡的生活

邪气就不能

深入侵害他

所以

就不需要用医药

从内来治疗疾病

也不需要用针石

从外来治疗疾病

所以

那是可以通过

“移精变气”之术

来去进行“祝由”

激发自身

自愈潜能

进而达到

恢复本元

重点词语剖析:

运作以避寒:

运,迁徙

作,劳作

修房子或者制备棉衣等等

运作,就是

要么迁徙到暖和的地方

要么就地自己去想办法

找洞穴、

造房子、

或制作棉衣

来御寒过冬

阴居以避暑:

就是找个

清凉背阴

的地方

来避暑

内无眷慕之累:

眷,对已有的,放不下

慕,对没有的,想拥有

累字

甲骨文上面

是三个囟字

即心思杂乱;

下面一个系,表示,缠绕在一起

累字的本义,是指,心绪的烦劳

外无臾官之形:

臾,好言劝慰、诱惑你

官,法令强迫、吓唬你

干啥呀?

让你为他们干活

“形”,通刑

对肉体的折磨

在这里

是指社会压迫下

或者环境逼迫下

的劳作

外无臾官之形:

自愿的

或者

被迫的

辛勤劳作

会对身体

造成损伤

此恬淡之世:

世,即“生活”

毒药不能治其内

针石不能治其外:

不能,这里是“不需要”

既不需要,用药物,从内治疗

也不需要,用针石,从外治疗

仅仅

用移精变气的

祝由自愈之法

就可以了

当今之世不然

忧患缘其内

苦形伤其外

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

贼风数至,虚邪朝夕

内至五脏骨髓

外伤空窍肌肤

小病必甚

大病必死

故祝由不能己

译文:

当代社会

不一样了

忧患,缠绕于内

劳苦,外伤身体

并且,也不顺应

四季、寒暑的变化

热了不能纳凉

冷了不能御寒

这样

冷热之气就会形成

贼风和虚邪之气

于内会伤及脏腑骨髓;

于外会侵袭

毛孔和九窍、

进而伤及内府

最不济也可以

伤及表层肌肤

本来是小病

发展成大病

大病那一定就没法治了

所以,这就不是单纯的

靠“祝由”激发自身潜能

就能解决问题的了

重点词语剖析:

忧患缘其内:缘,关系牵连、缠绕

失四时之从:从,顺应规律

逆寒暑之宜:宜,适应

该御寒就御寒

该避暑就避暑

单纯地想要靠

“移精变气”术

的自我修炼

解决一切问题

那是办不到的

你得先解决

内忧和外劳

内外的忧劳,解决不了

“移精变气”的,祝由之法

也难以产生,实际效果

好像要烧开一锅水

你不但不盖好锅盖

还用冷风机使劲儿

吹锅里的水

在锅下面,努力烧火

也难烧开,锅里的水

这就叫做,劳而无功

拿走冷风机,盖好锅盖

尽量减少锅的热量消散

再下面烧火

效果就会

非常显著

事半功倍

这就是咱们文始道修法为何要倡导

“四十之前不修道”的理念根源所在

因为四十岁之前

你上有老下有小

能不眷顾、

能不挂心、

能不劳作伤身

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

气脉导引术的修炼

效果甚微

很难体会到

其中的奥妙

多半是,劳而无功

或者是,多劳少功

由此

你可能反而会质疑

文始道功法的殊胜

建议你四十岁之前

干脆不要修文始道法

等到

四十岁之后

老人也走了

孩子也大了

不用劳心了

有一定物质基础保障了

也不需要卖苦力伤身了

这时修法

那就显得

功效显著、

一日千里

修道这事

自古以来

从来就是

“有闲”阶层

才能实现的

劳心劳力阶层

根本无从谈起

比如我们熟知的

蜀汉丞相诸葛亮

早年师从庞德公修道

也曾“抱膝长啸”于隆中

你说他不懂修养之术吗

为何还会早殁于五丈原

根本原因

还在于劳心劳力

的外因没有解决

再好的道术修炼

也是事倍功半

甚至劳而无功

所以,文始道

有个重要理念

就是一定得有本事

尽早解决上老下小

的基本生活问题

以期尽早脱离

劳心劳力的状态

尽早实现“有闲”

至于像佛教那样

抛父弃母、舍妻离子等等

硬性的舍弃剥离世俗的做法

其根本原因虽然也还在于要

解决上文提到的“眷慕”之情

包括佛祖

释迦牟尼在

《遗教经》反对

僧侣从事,一切劳作

只是强调,乞食果腹

其本旨其实

就在于避免

“劳形”

后者落个寄生虫之名

但是确实行之有效地

实现“有闲”状态;

但前者,硬性剥离,感情羁绊

就可能,本末倒置,适得其反

因为人是感情动物

硬舍弃你会很痛苦

还会长久郁结于心

遗教经

比如那个王阳明

点化老僧的故事:

明朝

思想家

王阳明

在通天岩

讲学期间

听说

广福禅寺

得道高僧

坐禅入定

三年多了

闭目靜坐

不言一语

不视一物

已达化境

于是也就

前往探访

王阳明修为

那也是很高

一看这和尚

形定而气乱

真正的境界

形乱而气定:

外形邋遢随意

内气气定神闲

所以对着和尚

就大喝了一声:

你这和尚

终日嘴巴

不停说么、

终日眼睛

不停看么

这位入定三年的高僧

王阳明一声呵斥之下

霍然睁开了眼睛

赶忙起身施礼

对王阳明说道:

小僧

不言不视

已经三年

王阳明:高僧是那里人,离家多少年了

高僧:贫僧我是广东人,离家十多年了

王阳明:你家中还有何亲人

高僧回答:

我出家之时,尚有老母健在

如今已不知,其是死是活了

王阳明:

难道不想念

高堂老母吗

高僧凄然回答道:

贫僧怎能不想念

王阳明:

高僧既然不能

不再想念高堂老母

表面看来终日不言

但心中时刻在叨念

终日不视

心中已然是望眼欲穿

怎能说是不言、不视

高僧

猛然省悟

放声痛哭

合掌说道:

施主高论

贫僧明白

第二天

王阳明再去

探望这位高僧

其他僧徒告诉王阳明

那个高僧当天半夜

就还俗回乡了

王阳明点化老僧:

解决“眷慕”之情

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心放下,才能真正入道

所谓的,“心放下”

就叫做,“心安理得”

不管你

干什么事

不管外界

对你怎样

善恶凭借

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能:

“心安理得”

“心安理得”

是道法修炼的精神保障

是“炼气化虚”的思想前提

文始道的

核心理念

叫做“妥善行事”

目的就是,为了实现

“心安理得”的心理效应

俗话讲的是:

“不做亏心事、

不怕半夜

鬼叫门”

世界上的,任何修法

归根结底都在于修心

没有“心安理得”为基础

一切

修行法门

都是空谈

都是空中楼阁

心安理得

又必须

建立在

周行妥善

基础之上

周行妥善

能够让你:

行事之前,三思而行

行事之后,能放得下、不纠结

如何做到

周行妥善?

师父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