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忆·背影

 琐忆·背影

文/杨淑琴

天寒地冻,人们最盼望的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暖春到来。不过,这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冬三月过不完,艳阳高照的暖春绝不会提早到来,然而,人间的暖春倒是时常暗流涌动。

今天又翻看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这是中学课本中的一篇散文,也是让人耳熟能详的,记忆颇深的一篇散文。它的魅力就在于朱自清通过这篇文章写出了他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他父亲送他离南京去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火车后,替他买橘子的情形。作者用细腻平实的语言写出了父亲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下攀上时的背影。作者用朴实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很深刻、细致、真挚,让人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爱护,看到此处,我也情不自禁想起了刻在我心中的几个背影。

首先脑海中浮现出的是文革期间的1968年9月7日白露那一天,爸爸、妈妈,弟弟因莫须有的罪名被遣返回老家的日子。

那一天虽是仲秋,但心里感到比寒冬还冷。

我和哥哥送爸、妈、弟弟他们到门口,爸爸肩上扛着铺盖卷儿,妈妈手里提着简单的生活日用品,弟弟手里提着一些杂七杂八过日子要用的东西准备上路了。我们每个人心里有千言万语,但如鲠在喉半晌说不出话来。爸爸只是连声嘱咐我和哥哥要“注意安全,晚上想着关窗户……”,妈妈则是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们哥俩儿,仿佛要把我们的样子印在她的眼睛里;弟弟年级尚小还不谙世事,但也泪水盈眶;我和哥哥强忍着不让泪水从眼眶中流出,不愿把这悄然告别的场景再添些许悲伤。爸妈嘱咐完我们便赶忙转身连头也不回地大步走去。我看到妈妈抬起右手,在用衣袖抹着眼泪。

看着老少三人戴着“罪名”匆匆离去的背影,想着他们即将回到多年未归的老家,还不知会遭受到什么样的侮辱,我内心五味杂陈,翻江倒海,泪水在心里流,嘴却说不出话来。

其次萦绕脑际的也是文革时期的1969年8月22日处暑,是我响应毛主席号召去黑龙江屯垦戍边的日子。

那天,哥哥、弟弟等人一起去火车站送我,当绿皮火车汽笛一响,火车缓缓开动后,我从车窗望着哥哥他们送我走后不时回头张望火车远去缓缓离开站台的越来越小异常孤单的背影,心里空落落的。

空的是老屋将只剩下哥哥一个人,形单影只的空守,是多么的清冷。

空的是我从未离开过家,未离开过父母 ,第一次出门就是远离北京去往中国地图上距北京最远的东北黑龙江省,且前途未卜。

担心与忧虑涌上心头,哥哥与弟弟离开站台时落寞的背影至今在我的心里。手足之情分别在特殊年代,呈现出的“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是一种孤寂之感。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终于盼来了1976年文革的结束。

那是1977年我送二儿子随姥姥、姥爷去北京的情景。

第一次坐火车,儿子兴高采烈地登上火车找到座位,看到车上拿着大包小袋的来来往往的陌生人,看到座位前面支着的小桌子,一会儿又跑下车来跟我们数说着车上有这,有那,还有……小脸洋溢出的是无限的新鲜,兴奋与激动。直到铃声响起,儿子招手与我们告别,匆忙登上火车,眼睛里完全被高兴充满,没有丝毫的悲伤与忧愁。看到幼小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视线里的时候,脑子里又浮现出当年我去东北时哥哥、弟弟送我的背影。

两个场景都是在告别,但我的感觉是哥哥那个背影是因我离北京越走越远,前路未可知晓,是在为我担心,且家里又只剩下他一个人,这个分别的背影是凄凉而孤寂的;儿子跟我分别是去往北京,他乘火车也是远行,但离北京这片乐土越来越近,前景肯定是其乐无穷,虽然我心里也有不舍,但更多的是高兴。儿子的背影是兴奋与激动的。

因为时代不同,心境不同,火车开往的目的地不同,自然是感触不同啊!

还有就是2011年送大儿子的女儿上幼儿园的情景。我看着头上扎着小马尾辫,身着白底红点的小裙子,脚穿一双黑色小皮鞋,一蹦一跳地像只小蝴蝶飞进幼儿园。看着亲如家人的阿姨拉起她的小手,二人亲昵无比,她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一定感到的是莫大的幸福和欢快。

孙女呈现出的背影是那样的天真、活泼、可爱。我心里充满了无限的爱怜与放心。这里是她走上人生学习之路的第一个台阶,有这么好的条件,未来的她一定会前程似锦!

串联起四个不同情境下的背影,让我看到了时代的变化与进步。四个背影折射出人民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不觉随口诌出了这么几句,不知算什么,权当顺口溜吧!

元以一生诸事哀,

谁料不惑黎明来。

花甲古稀今更好,

方悟此花前人栽。

2020.12.19于北京同仁

更多阅读

背影

我们是朋友

小园香径独徘徊

半纸年华

(0)

相关推荐

  • 周孜仁:我 和 父 亲(下)

    我 和 父 亲(下) 文/周孜仁 三.继续说我和父亲的紧张关系 我始终认为我和父亲的分歧--用现代流行术语说,就是"代沟"--从根本上讲,是属于政治与文化认识上的南辕北辙.这个差距 ...

  • 太好哭了,怪不得3亿人打5星!

    关 注 电 影 派,和 片 荒 说 拜 拜 电影派 Vol.2501 最近有一部综艺,被"哭"上热搜. 节目的原则是:没有脚本,没有设计. 不添加任何表演成分! 内容也单纯到不行, ...

  • 雨萌周记21:爸爸纯粹的一生

                     我没有想到在我周记第21周的时候,是写我爸爸.几年前写过我妈,算是给妈妈母亲节的礼物,可是没有想写我爸.因为妈妈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故事讲不完.而爸爸一生算是风平 ...

  • 【美文天下】父亲的背影,是怀念也是感恩(参赛作品)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们一起来读点唯美的文字吧!  父亲的背影,是怀念也是感恩 雨濛濛|文 儿子长大了,父亲走了 再也看不到您的身影了 父亲走了,儿子明理了 再也不能聆听您的教诲了 父亲啊,您风 ...

  • 无声‖文/cy

    无声 凌晨三点半办公室飘荡令人窒息的烟味,偶尔传来几盏普洱的淡香.椅子上坐着一个中年人他是我的父亲,他在电话的那头我在电话的那头只是简单的问候几句最近家里怎么样奶奶身体有没有好点就结束了我们的对话. ...

  • 别离‖文/律止悦

    别离 我依然清晰的记得,那一年我八岁,是第一次远远地离家. 父亲是一直送我到火车停靠点的,他送我上了火车,安顿好我的座位,就在窗户外边陪我等火车开动. 或许是从来没有经历过,我坐在火车上和父亲相互看着 ...

  • 元宝成长记|两岁8个月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也是在走出去之后,才算真正明白英语的重要性. 当我在下龙湾的船上宛如哑巴般看着身边的背包客们嘻哈打成一片,当我坐在印度的火车里因为词穷不得不与对面的美国夫妻尴尬一笑, ...

  • 【军旅琐忆】岩泉||骑马照相

    骑马照相 岩  泉 五十年前,在大西北当兵,有机会亲身领教骑马的滋味.那时,我们部队建有一个生产队,为了短途运输疏菜需要,特意从当地牧民那里买了一匹杂色马,我们这些从南方去的新兵争着骑马照相,为了定格 ...

  • 乡情琐忆‖嫲嫲的石碾

    ​碾棚,在村子的前街.从我记事起,碾棚就只剩了下碾,没有了棚. 随着粉碎机.磨面机的到来,就"碾前冷落车马稀"了. 但也有用场! 比如俺嫲嫲,就经常在石碾上"做文章&qu ...

  • ​【军旅琐忆】张德喜||游锤,那扯不断的情结

    游锤,那扯不断的情结 张德喜   只有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工程建筑部队呆过的人,才知道游锤是个什么物件,我有幸经历了.游锤,顾名思义就是游动的大铁锤.人工抡大锤,一般锤重都是八至十二镑,再重就费劲了. ...

  • 【军旅琐忆】徐洪杰||我一句气话,就把战功给整没了

    我一句气话, 就把战功给整没了 徐洪杰 1985年9月,我413团1营2连驻守在老山地区八里河东山3号无名高地.3号无名高地海拔1000多米,紧临老山,正北面是敌人的1307高地. 1985年3月,徐 ...

  • ​【军旅琐忆】刘书升||心良

    心 良 刘书升 那一年,我与心良,一同军校毕业,一起坐着绿皮火车,颠簸一夜到了烟台.又一块换乘老式解放牌汽车,一路尘土飞扬地进入昆嵛山深处的步兵第七十七师. 心良,心地善良,心直口快,心不藏事.我们相 ...

  • 血酬南国忆剿匪——贾清江琐忆广州郊县剿匪往事

    1949年10月,由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改编的人民解放军我44军130师奉命向广州进军.当时我在这个师388团任团长.14日,我带领全团刚赶到广州的白云山麓,就听说国民党军政头目李宗仁.余汉谋等在我军强 ...

  • 【军史琐忆】胡德聘‖涤荡高平(上)

    涤荡高平 胡德聘 战争并非仅是政治的延续,而是政治及人类社会活动最极端.最残酷.最暴力的表达形式,尽管如此,人类千百年以来,国与国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集团与组织之间因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爆发各种战争.有 ...

  • 【军旅琐忆】张建国‖在“攻如猛虎连”的那段峥嵘岁月

    在"攻如猛虎连"的那段峥嵘岁月 张建国 1979年,我们408团3营和团直共8个连队在农场执行生产任务.团里有个指挥组驻在农场指导工作,当时我在政治处宣传股当干事,作为指挥组成员在 ...

  • 【军旅琐忆】江天||和郁钧剑相处的日子

    和郁钧剑相处的日子 江  天 人这一辈子,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儿,也会遇见许许多多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儿,就像黛色的远山,渐渐的隐入了茫茫的雾霭之中.然而,有的人和事儿就像一朵朵晶莹的 ...